管學峰
摘 要: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教師需要讓學生了解美術鑒賞的標準,這樣學生才能了解鑒賞的方法。本文從展示作品,交流美的認識、分析作品,比較美的區(qū)別、總結感受,形成鑒賞標準等方面探討高中美術中關于美術鑒賞標準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高中美術 美術鑒賞 教學方法
高中美術課程中有一部分重要的內容,便是美術鑒賞。美術鑒賞的教學是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是對學生審美感知的啟發(fā)。在美術鑒賞的教學中,教師需要讓學生了解什么是美,不同的美之間的區(qū)別,了解美術鑒賞的標準。在此,我們以《藝術美和形式美》一課為例,探討如何在此課堂中教授學生鑒賞知識。[1]
一、展示作品,交流美的認識
在教師教授學生美術鑒賞標準之前,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審美啟發(fā),讓學生自己形成對美的感知與認識。因此,在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不同的美術作品,并讓學生自己交流對美的認識,表達出自己對美的理解。[2]
如,我在教授學生《藝術美和形式美》一課的時候,我便為學生展示出了美術作品,并讓學生之間共同交流對美的認識。我在課堂上展示出了達·芬奇的《蒙娜麗莎》、莫奈的《睡蓮》等作品。之后,讓學生表達自己對這些美術作品的認識,讓學生談一談自己認為哪些作品是美的,這些作品美在哪里。有的學生說:“我覺得達·芬奇的《蒙娜麗莎》這幅作品是美的,因為畫中的蒙娜麗莎的儀態(tài)、表情很美,讓我感覺很安靜、很祥和?!边€有的學生說:“我覺得莫奈的《睡蓮》這幅作品很美,雖然我看不到具體的睡蓮的形態(tài),但是我從畫中的色塊中能夠感受到睡蓮地盛開,而且這幅油畫的色彩非常鮮艷,我覺得非常漂亮。”在學生表達出自己對于美的認識之后,我對學生說:“大家剛剛說的美都是能夠讓我們直觀感受到的美,是我們視覺上認識到的美,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漂亮。但是漂亮是美術鑒賞的標準嗎?我們接下來便來仔細研究一下這個問題?!苯又冶銓W生引入到課程的下一階段中。
二、分析作品,比較美的區(qū)別
在接下來的課堂上,教師便需要讓學生了解漂亮的美術作品帶給人的審美感受,以及不那么漂亮的美術作品帶給人們的審美感受,由此使學生了解美是有區(qū)別的,并不是不漂亮的作品就不是美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兩幅作品進行對比分析,使學生了解美的區(qū)別。
我在課堂上將安格爾的《泉》與羅丹的《歐米哀爾》兩幅作品進行對比。之后問學生:“這兩幅作品哪個讓我們感覺到視覺上是美的?”學生毫不猶豫地說:“《泉》。”我接著為學生分析說:“安格爾的《泉》中人物的形體非常美,安格爾所表現(xiàn)的是年輕女性的古典美。而羅丹的這件雕塑《歐米哀爾》所表現(xiàn)的則是年邁的女性身體衰老,滿身皺紋,真實表現(xiàn)出了女性的愁苦病容。我們看到這件作品的時候感到它的外表是丑陋的,但是我們卻能夠感受到衰老的悲苦,這件作品能夠帶給我們精神上的觸動。所以它也是美的,這是藝術美。夾雜了我們主觀與客觀的感受?!敝螅矣譃閷W生展示出阿爾伯斯的《向正方形致敬》,讓學生將這幅作品與安格爾的《泉》與羅丹的《歐米哀爾》進行對比,說一說這幅作品美在哪里。有的學生便不知道該如何表達。于是,我對學生說:“這幅作品很好地展現(xiàn)了藝術的形式美。所謂形式美即是一幅作品能夠通過點、線、面、光影、空間、明暗、構圖等形成和諧統(tǒng)一的作品。這幅作品用黃、白、藍、綠四種色彩組成了相互交疊的正方形,其色彩的搭配、面與面之間的重合是非常協(xié)調的。所以,我們說這樣的作品是具有形式美感的?!蓖ㄟ^這樣的鑒賞,便使學生在課堂上掌握了對不同美術作品的中美認識。[3]
三、總結感受,形成鑒賞標準
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教師需要讓學生總結自己的感受,形成美術鑒賞的標準,這樣學生便能夠在今后學會欣賞美術作品,能夠運用自己的美術鑒賞標準對美術作品進行評價。在讓學生總結美術鑒賞的感受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試著對一幅美術作品進行分析,讓學生在自己分析過后再進行總結。
我在教學中,讓學生對達·芬奇《最后的晚餐》這幅作品進行鑒賞分析。一位學生談道:“這幅作品所畫的是耶穌跟十二門徒最后進行晚餐的場景,耶穌已經知道出賣自己的人是誰了,在說出這句話之后,十二門徒有的表現(xiàn)出了驚慌,有的表現(xiàn)出了憤怒,有的表現(xiàn)出了緊張。這幅畫面所描繪的便是這一情景。畫面的構圖基本對稱,以耶穌為對稱軸,兩邊的背景是一致的,只是人物的表情、動作不同。畫面中有變化也有統(tǒng)一,對稱均衡,比例和諧。畫面還表現(xiàn)出了空間感。”在學生表述完之后,我讓大家進行總結:“在這位同學進行鑒賞評價的時候,說了幾點內容?”“畫面內容、畫面構圖、畫面的空間感?!睂W生回答說。之后,我接著補充:“除此之外,我們還應當對繪畫背景、畫中色彩、繪畫技法、畫面感受等進行表述?!庇纱吮闶箤W生了解了美術鑒賞的標準。
總之,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教授學生鑒賞標準的時候,可以通過展示作品,交流美的認識、分析作品,比較美的區(qū)別、總結感受,形成鑒賞標準等方式進行美術鑒賞教學,使學生了解美術鑒賞的方法。
參考文獻
[1]王勃.比較法在普通高中美術鑒賞中的應用[J].甘肅教育,2019(11):69.
[2]劉紅霞.基于高中美術鑒賞教學實踐之探索[J].藝術評鑒,2019(09):145-146.
[3]華國春.高中美術鑒賞教學設計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