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智良
【摘要】?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是重要的構成部分之一,指導小學生進行綠色“悅”讀,一方面可以提高語文學習質量,培養(yǎng)學生寫作和閱讀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傳授學生正確的道德思想,提高思想道德意識。但是小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材料十分雜亂,導致無法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習慣。因此,老師要重視課外閱讀的作用,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對此,本文概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并提出目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 綠色悅讀 本色童年 小學語文 課外閱讀指導
【中圖分類號】? G623.2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15-016-01
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關鍵內(nèi)容,所以,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課外閱讀的作用。語文課程具有概念性強的特點,學習語文要面對很多枯燥的文字,這些文字很容易使小學生感到乏味,但是語文內(nèi)容廣泛應用到日常生活,如果把學習語文局限在教材中,將使學生無法掌握更多的知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重視課外閱讀,就可以擴大學生知識量,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
一、課外閱讀的重要性
(一)課外閱讀有利于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
課外閱讀材料的種類豐富多彩,有童話故事、科普類圖書等,這些豐富的課外閱讀材料對于年紀小,知識范圍窄的學生來說,是非常豐富的知識庫,通過閱讀豐富多彩的書籍,可以使學生快速接觸社會各個方面。面對豐富多彩的書籍,學生有自己不同的閱讀興趣類型,一些學生喜歡閱讀名著,一些學生喜歡閱讀故事書,學生之間可以分享自己喜歡的書籍,完善自身對事物的認識,擴大學生知識范圍,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道德修養(yǎng)。
(二)課外閱讀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
閱讀課外書籍時,也是在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學生在閱讀一篇文章的時候,會思考文章內(nèi)容、表達的情感等,對智力沒發(fā)育成功的小學生來說是一項十分有效的方式,使原本不開放的思路變更加開放和活躍。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習慣,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為學生后續(xù)學習語文知識打下堅實基礎,促進學生未來發(fā)展。
(三)課外閱讀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學習語文知識
課外閱讀可以幫助學生學習語文知識,語文教材中會有一些內(nèi)容較長的文章,學生通常對這類文章缺乏學習和閱讀興趣,但是長期閱讀各類課外書籍,可以使學生更加有耐心,在短時間內(nèi)梳理出文章的中心內(nèi)容和脈絡,培養(yǎng)學生自學習慣和能力。并且,文章中會有一些內(nèi)容意思模糊,通常課外閱讀的長期積累,可以幫助學生梳理文章脈絡,了解前因后果,加深學生對文章記憶,從而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
二、小學語文閱讀指導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缺乏課外閱讀習慣
在閱讀過程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都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雖然一些學生很喜歡閱讀課外書籍,對閱讀充滿興趣和積極性,但是缺乏良好的閱讀習慣,另外還有一些學生,幾乎不會閱讀課外書籍。并且通過一些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年齡越大,越不喜歡閱讀課外書籍。
(二)缺乏優(yōu)質的閱讀氛圍
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閱讀過程中,缺乏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老師和學校更加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很多學校會把課外閱讀課變成主課的自習課,并且學校沒有充分利用閱讀室,很多時候都處于閑置狀態(tài)。另外,家長也更加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閱讀的作用。社會上大部分書店都是以出售各種小說和八卦雜志為主,缺少高品質的閱讀書籍。
三、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的方式
(一)營造優(yōu)質的閱讀環(huán)境
優(yōu)質的閱讀環(huán)境可以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舉個例子,老師可以把自己班級的一角建設成小型圖書館,開展各種閱讀活動,并且定期補充新書籍,規(guī)范建設班級圖書館,使學生可以共享書籍,增加學生閱讀書籍的數(shù)量和類型。另外,老師可以制作一些條幅,添加上“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等名言警句,掛在班級的墻壁上,使班級的每個角落都充滿文化氣息。從而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提高學生閱讀興趣,使學生不由自主的想讀書。
(二)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興趣
有人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只有對一件事情充滿興趣,才會有想去做這件事的欲望,老師要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情況,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例如,學生喜歡看各種色彩豐富的圖片,在學習《美麗的小興安嶺》時,老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準備一些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圖片,告訴學生在文章中這些場景都有描述,引導學生去閱讀課文,使學生有閱讀的欲望。并且不同的閱讀方式也會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老師可以讓不同的學生分季節(jié)朗讀課文,朗讀時,放慢速度,引導學生想象各個季節(jié)的景色,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閱讀效果。在學習完書本上的知識后,老師可以給學生準備一些有關祖國大好河山的文章,引導學生進行對比閱讀,使他們明白祖國河山的壯闊,提升學生審美能力,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情懷。
(三)老師積極創(chuàng)新課外閱讀指導方法
老師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也要創(chuàng)新自身的閱讀指導方法。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老師可以采用鼓勵式的指導方法,關注每名學生的閱讀情況,發(fā)現(xiàn)他們不同的優(yōu)點,及時鼓勵學生的長處,通過老師的表揚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舉個例子,老師可以定期舉報各種課外閱讀活動,根據(jù)學生的興趣類型準備相應的課外閱讀書籍,有些學生喜歡閱讀童話故事,有些學生喜歡閱讀有關歷史的書籍,老師鼓勵學生多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書籍。在課外閱讀結束后,老師可以采取小組比賽方式檢驗學生閱讀成果,老師要求學生舉例說明通過閱讀學到的知識,提高閱讀效果和閱讀質量。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課外閱讀可以有效增加學生知識量,提高學生語文水平,但是目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語文老師需要積極探索各種方式解決這些問題,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用課外閱讀促進學生未來發(fā)展。
[ 參? 考? 文? 獻 ]
[1]彭小芹.綠色“悅”讀本色童年——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J].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12(7):8-9.
[2]嚴霞.讓閱讀之花開放在學生的心田——淺談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J].學苑教育,2011(3):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