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建瓊
【內(nèi)容摘要】閱讀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fā),在現(xiàn)階段的閱讀教學中,課堂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甚至出現(xiàn)了萬馬齊喑的狀態(tài),這樣的課堂不僅不能保證教學效率,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也產(chǎn)生了嚴重的阻礙作用,因此運用何種方式開展語文閱讀教學能使學生與作者產(chǎn)生思想上的共鳴,吸引他們的閱讀興趣,是當前高中階段語文閱讀教學中最重要的課題。
【關(guān)鍵詞】高中? 語文閱讀? 對話教學? 策略
前言
以往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教師通過對一篇篇鮮活的文章進行的分析、解剖,已經(jīng)將文章弄得面目全非,不斷重復進行的教學方式,不僅使學生在課堂上感到身心疲憊,甚至已經(jīng)失去了對文章的欣賞能力,從而漸漸也失去了對語文閱讀的興趣。為了轉(zhuǎn)變當前的這種課堂狀態(tài),教師要做出教學方式的改善,將對話教學模式引入到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通過在不同類型文章閱讀中有效運用對話教學的方式,使學生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用心體會作者的情感,從而感受閱讀的魅力,熱愛閱讀,提高對語文閱讀課堂的興趣。
一、對話教學的概念
對話教學的運用激活了沉悶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為課堂教學注入了一道新鮮的血液。對話教學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對話的方式展開閱讀教學,是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模式。在對話式閱讀教學中,學生不再是以往的被動地位,而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體,成為了知識的主人。對話教學將學習的主動權(quán)還給學生,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與教師展開公平的對話,抒發(fā)自己的內(nèi)心想法,這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和獨立見解的形成都有很大幫助。對話式閱讀教學注重教師、學生以及文本三方面關(guān)系的融合,通過交流互動的方式使學生理解閱讀內(nèi)容,感受文章思想,它將以往閱讀課堂教學的教師“獨白”模式轉(zhuǎn)換成自由、平等的師生互動學習模式,它不僅是一種追求人性化和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更是一種貼近生活的教學①。
二、高中語文閱讀對話教學的有效策略
1.在散文閱讀中對話教學有效策略
散文是一種十分自由的文體,取材廣泛,大自然的美麗景色、祖國的大好河山、花鳥魚蟲以及歷史文化都可以是散文創(chuàng)作的素材。作者在進行散文創(chuàng)作的時候,寫作方式也不拘一格、內(nèi)容也極其豐富,使讀者讀起來的時候有一種目不暇接的感受。但是無論散文的描寫多么不拘一格,那都是散文的形,而它要表達的中心思想都是十分明確的,這也就是散文形散神不散的體現(xiàn)。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散文閱讀的時候,要先從散文的“形”入手,這是閱讀散文的基礎。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將散文的“形”找出來,然后感受作者運用這種行文方式的意義②。其次是從散文的“神”入手,這也是閱讀散文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散文雜亂無章的“形”中善于找到“神”,也就是說要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與作者在情感上進行對話,達到情感的共鳴之后,才能對文章展開深刻理解。
2.在小說閱讀中對話教學有效策略
進入到高中階段的小說閱讀已經(jīng)在難度上有所加深,教師已經(jīng)不能再延續(xù)初中階段的小說三要素的淺顯方式引導學生了,也不能僅僅注重對小說寫作方法的分析。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文字表象與作者進行思想的對話,要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與作者展開交流,要懂得聆聽作者的心聲。小說中對人物都有較大篇幅的描寫,一是人物的行為特征,其次是人物的語言,小說情節(jié)的分析對于高中生來說不難,對人物性格的把握對學生來說是體會小說中心思想的切入點,通過對人物特點的分析,往往能夠形成一些有價值的思維觀點,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幫助。例如在《林黛玉進賈府》閱讀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小說中的人物性格特點,發(fā)掘小說作者言語形式背后的深層內(nèi)涵,學會與作者進行對話,將形成的觀點與教師分享交流,教師要為學生建立師生真正平等的對話平臺,要鼓勵學生將自己的分析過程表述出來。另外當學生的觀點與教師的觀點發(fā)生碰撞時,教師要借助思想碰撞的火花,展開對學生邏輯思維的開發(fā)。
3.在古詩詞閱讀中對話教學有效策略
古詩詞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內(nèi)容,古詩詞描寫的都是發(fā)生在古代的事情,學生如果無法建立對詩詞意境的透徹理解,不能與詩人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那么在詩詞理解上將出現(xiàn)很大困難。因此教師在詩詞閱讀教學中,要幫助學生建立古詩詞的意境,使學生在意境中理解詩詞的內(nèi)涵和詩人的情感。首先讓學生熟讀詩詞,誦讀過程是對詩詞行文理解的實踐過程,教師可以將枯燥的誦讀過程轉(zhuǎn)化成體味語言藝術(shù)的過程,教師要與學生展開交流,就詩詞的情感與表達方式展開交流③。例如在《登高》學習中,教師可以將古詩詞的欣賞規(guī)律引導給學生,使學生在文字、文章、文化方面展開對話,從而在誦讀的過程中體味詩詞意境。
結(jié)語
總之,對話教學是以對話作為基礎的教學,體現(xiàn)在閱讀教學中,以追求人性化和創(chuàng)造性為基礎,對話教學雖然是以對話方式呈現(xiàn)的教學,但其本質(zhì)目的是激發(fā)學生對閱讀教學的熱愛,帶著濃厚的興趣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從而加深對文章意義的理解。借助對話使學生在閱讀教學中會讀、樂讀,真正帶著對文章的獨立認識和見解去閱讀,從而達到在閱讀中開發(fā)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效果。
【注釋】
① 劉凱玉. 課堂對話教學存在問題及引導策略研究[D]. 青島大學,2017.
② 沈喬. 閱讀教學文學類文本“對話教學”研究[D]. 蘇州大學,2017.
③ 張思雨. 高中古詩詞教學中課堂對話的有效性研究[D]. 四川師范大學,2017.
(作者單位:江蘇省沭陽縣建陵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