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紫巖
天津財經(jīng)大學珠江學院
隨著服裝的發(fā)展,設計師設計的重點逐步轉變?yōu)椴牧系膭?chuàng)新與發(fā)展,在服裝中面料多元化的研究,關于材料、工藝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應當更加注重,使設計師找到創(chuàng)作的靈感,從而增加設計的原創(chuàng)性。另外,應用多種多元化的設計方法,使其相互結合,一方面對開發(fā)新型面料提出建議,另一方面也使服裝的表達形式更加豐富,具有更多的藝術價值。
服裝材料是指構成服裝的一切材料,可以分為服裝面料和服裝輔料,只要是構成服裝的材質都可以稱之為服裝材料。
面料多元化指的是對面料的設計方法,采用的材質和工藝,表現(xiàn)的效果和款式以及在服裝上的應用和表現(xiàn)形式均實現(xiàn)多元化。
面料立體化通過多種工藝手法對面料進行改造,改變了原本的平面形態(tài),呈現(xiàn)的第三維度的具有一定體積和立體感的面料的形態(tài)。
本文關于面料多元化的研究,主要是對多元化的面料進行分類,將面料的多元化歸類于平面的形態(tài)和立體的形態(tài)兩種,并對材料方面加以相關說明。
1.平面形態(tài)的面料多元化
平面形態(tài)的多元化,關于材質方面來說,并沒有多大的局限性。除了一些棉麻絲綢毛等原材料外,還分為以下幾個種類:
傳統(tǒng)面料類:大體上都是以平面的形式呈現(xiàn)的針織面料、梭織面料、泥紡面料,如棉布、絲綢、泥紡布、尼織物等。
反光面料:在面料的表現(xiàn)力上很是吸引人的眼球,如熒光面料、絲光面料等。
新型材料類:由于科技的發(fā)展,促使服裝行業(yè)對新型材料和面料的開發(fā),這一類材料令人難以想象,如通電以及發(fā)光的智能材料。
圖1 常見的面料
圖2 反光面料
圖3 發(fā)光材料
圖4 塑膠質感的面料
2.立體形態(tài)的面料多元化
立體形態(tài)的多元化,因為在材質上不受到平面形態(tài)的限制,所以除了傳統(tǒng)的材料和纖維紡織面料外,還有一些原本就具備立體特征的材料和非紡織類的材料,這就擴大了可用材質的范圍。
纖維紡織材質:除了在上面平面形態(tài)中所提及的材料之外,還包括一些帶有立體形態(tài)的纖維材質,如毛線、皮草等。
圖5 纖維面料的立體紡織
圖6 服裝將材質立體化
非紡織類材質:非紡織類材質分為天然材質和人造材質。天然材質,如貝殼、石頭、珍珠、樹枝、羽毛等這些來自大自然的天然素材。人造材質,如金屬制品、玻璃、塑料甚至也可以是各種與服裝面料毫無相關的原材料或是成品。
下圖是Burberry2017秋冬時裝周中的幾款服裝,設計者用羽毛、珍珠和用鐵絲銜接的斑紋瓷片等裝飾分別制作成了服裝,完美地體現(xiàn)出材料的多元化和設計師的創(chuàng)意。
圖7
圖8
圖9
服裝與面料多元化在設計關系中相互配合、相互補充、缺一不可,因此,關于設計方法,分別從整體到局部和從局部到整體進行辯證的設計方法進行分析。
1.由整體到局部的設計方法
從整體到局部的設計方法,是先對服裝的整體設計確定之后再逐步考慮到其他的設計方法,同時使設計方法能夠滿足其想要表達的藝術形式。在服裝設計的開端就按照靈感來源進行,根據(jù)服裝想要表達的設計思想來選擇材料和工藝,這樣可以更好地詮釋服裝設計的精要部分。
瑞典設計師桑德拉·貝克蘭德(Sandra Backlund)的InkBlot系列的設計作品,通過將藝術與思想跨界融合,提取出服裝的設計理念和靈感來源,并逐一分析了造型、色彩和材料,獲得了最恰當?shù)膭?chuàng)意元素。
圖10
2.由局部到整體的設計方法
由局部到整體的設計方法,是使由不同的多元化面料所表現(xiàn)的不同風格特征在服裝上表現(xiàn)出來。這種設計方法先從面料的多元化入手,使思維方式充分發(fā)散以此表達出設計師的創(chuàng)作靈感。與上一種設計方法不同的是,不用權衡服裝的設計思想,它可以讓面料成為這一設計的最突出之處。
圖11是候塞因·卡拉揚(Hussein Chalayan)運用施華洛世奇的水晶材料制作出來的泡泡,是一款非常有趣的服裝,從材料方面著手,從而使服裝的藝術風格增強。
因為不同的服裝具有不同的特性要求,所以在面料多元化的相關方面,其材質和工藝的處理上也要在形式美法則的基礎之上進行調整和配合,即對比與統(tǒng)一、節(jié)奏與韻律、對稱與平衡等。然而在設計與應用中,設計師不僅需要考慮應用形式美法則的設計方法,而且還要做到突破形式美法則的表現(xiàn)形式。突破分為部分的突破和整體的突破兩種形式,它們制造出的感官享受和所帶來的視覺沖擊是不同的。這種與慣例截然不同的設計,主要想表達設計師能夠帶來的無限創(chuàng)意以及增強設計的原創(chuàng)性。
圖11
在服裝中運用面料的多元化,使人們不再只是單一地從視覺上欣賞服裝,更多地可以從觸覺甚至是聽覺等多方面的感官來享受服裝所帶來的樂趣,讓多元化的面料和服裝從多個方面感染人們的內心,從而增加人們對面料多元化和服裝的青睞和了解。
由于不同的服裝所呈現(xiàn)的藝術風格也不相同,所以關于面料多元化的運用,也要考慮對所用的材質和工藝進行選擇相對應的藝術風格,從而達到想要的風格。不僅如此,服裝對人文價值也有一定的思考,在服裝設計和面料多元化的應用中,通過不同的方式向人們表達出設計師自己關于藝術的理解。
在服裝的最初設計之中,需要考慮的問題方方面面,造成設計師自我感覺比較局限,但是由于面料多元化的應用范圍較大,這就擴大了能夠運用搭配的元素,因此,服裝設計師對服裝的設計就不再受那么多的局限性,使得設計師的創(chuàng)意更加的大膽,增加原創(chuàng)性,從而形成自己的設計風格。
服裝面料的多元化可以激發(fā)設計師們的靈感,開拓服裝設計的思路,更準確地實現(xiàn)設計風格,注重對面料多元化的研究可以擴展服裝面料的表現(xiàn)形式,提供更豐富的面料語言來表達設計的理念。本文總結了面料多元化的發(fā)展歷史和形態(tài)分類,分析了服裝中的設計方法和表現(xiàn)形式,得出了一些結論:立體形態(tài)的面料多元化可以從多個方面來表達面料的變化;在服裝的設計中應該告誡設計師不要循規(guī)蹈矩,應該嘗試突破慣例,擁有屬于自己特有的設計思想,同時也要考慮受眾者的感受和體驗;最后對面料的多元化在服裝中應用的作用及存在的意義進行了總結。
不管是服裝的發(fā)展還是面料的發(fā)展,或多或少都有多元化的設計思想的存在,材質和工藝,服裝藝術風格和感官效果以及設計中想要表達的文化價值,都體現(xiàn)了多元化,無論從哪方面看都說明了多元化的發(fā)展趨勢,因此,在設計師的設計中也要與之相順應,不能與社會發(fā)展相抗衡,否則必定自食其果,只有順應時勢,才能得到令人滿意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