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究式學習是對奧蘇泊爾的發(fā)現式學習進行的改進。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讓學生對知識的本質進行更加深入的認識,小學語文教師也要應用這種模式以便于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對課文內容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從而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促進語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本文對探究式學習在語文課堂上的應用進行研究,希望能夠為業(yè)內同仁工作的開展有些許幫助。
關鍵詞:探究式學習 小學語文教學 應用
時代的發(fā)展需要具有探究精神的人才。小學階段作為學生學習的啟蒙階段和關鍵時期,要抓住時機對他們進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探究精神作為學生成長過程中不能缺少的核心要素之一,我們要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借助課堂教學的形式對他們進行培養(yǎng),這樣才能培養(yǎng)他們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促進團隊意識的形成。
一、探究式學習的重要性
在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從學生群體中得到的反饋是課堂特別枯燥,教師的關注點是對文本的語言、詞匯、句子和段落的理解,不能把教材的知識與現實聯(lián)系起來。學生主要通過吸收教師所講的內容使自身得到提高,但是教師經常給學生布置一些機械性的任務,這些任務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來說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之所以要采用探究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其目的就是要調動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參與程度,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和創(chuàng)新能力。此外,探究式學習的出現和應用將有助于學生個人素質的發(fā)展,有效地激發(fā)他們的內在動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
二、探究式學習在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語文作為一門人文性的學科,運用探究性教學法可以充分挖掘課堂的人文情感,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人文素養(yǎng)。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語文教師一定要以創(chuàng)設探究性任務為抓手,提高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
創(chuàng)設情境的目的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夠體會作者在寫作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人文情懷,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問題的答案。在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上,課堂任務是被動的,學生只是一味地聽教師講解,按要求閱讀和背誦課文。即便是最后的情感總結,也是教師告訴學生文章的情感是什么,學生則是被動地接受。在這樣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下,時間一長學生就成了“提線木偶”,沒有自己的思想和見解,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以適應教育教學的需要,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和探索。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過程中,要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從而能夠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也以此機會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二)開展實踐,引導學生在探究中學習語文
語文實踐活動的基本內容是聽、說、讀、寫、練。通過實踐活動,學生不僅可以獲得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實踐活動中形成情感和態(tài)度,為學生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在學生閱讀教學過程中(包括快速閱讀、延伸閱讀),小學語文教學要求學生有針對性地閱讀并認真開展實踐活動。例如我們學習《為人民服務》這一課時,首先就要提出問題,為什么毛主席能夠為一名戰(zhàn)士寫追悼詞,讓學生先對文章進行閱讀,提出自己的見解,然后引出張思德同志是一位為人民服務的戰(zhàn)士,最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情況,針對班級怎么開展為同學服務,讓學生自己親自想一想、說一說、做一做。通過這樣的流程,學生才能對為人民服務有一個深刻的理解,才能體會到在服務他人的同時也快樂自己。在日常實踐活動中,學生通過不斷深入學習,獲得了更深刻的情感體驗,提高了理解能力,激發(fā)了情感。
(三)深入教材,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
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探究能力是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的,作為教師,必須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組織探究實踐活動,這些實踐不應盲目地追求數量,要做到切實為課堂服務,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以教材為中心拓展學生對知識的探究程度。
例如學習《藏戲》這篇文章時,為了解藏戲和藏族的風俗習慣,筆者就要求學生課后查閱資料,對藏族的風土人情全面了解,然后看一看藏戲在藏文化中的意義。這樣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就不會存在文化上的差異,而且查閱資料的過程也是對他們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
三、結語
教育改革的過程中新的教學模式層出不窮,作為語文教師,必須認識到探究式教學在當前課程創(chuàng)新中的意義,提高學生對課堂的參與程度,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熱情,這樣才能讓小學語文課堂生動有趣,充滿人文情懷。
參考文獻:
[1]王美芝,賈明書,宋玉蘭. 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打造高效課堂——談初中語文探究式課堂的應用[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版),2019(15).
[2]辛明銳,趙雪梅,顧彩霞.信息化時代下新課改過程中初中語文教學對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初中教師教育教研版),2019(24).
(作者簡介:胡雨蒙,女,本科,徐州市云興小學城東分校,中小學二級,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