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廩
摘? 要:《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中將美術欣賞列為初中美術教學的重要內容,同時要求教師引導學生欣賞美術作品,幫助學生理解美術現象。同時使學生通過欣賞美術作品,感知其中蘊含的美,潛移默化地發(fā)展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傳統(tǒng)的灌輸知識方法是無法做到這一教學要求的。對此,教師需要優(yōu)化教學,采取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欣賞美術作品。一般情況下,我在組織初中美術欣賞教學的時候,會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將學生們帶入到具體的場景中,指導學生自主體驗,有效鑒賞,提升欣賞質量。
關鍵詞:初中美術;欣賞課;情境教學;應用策略
情境教學是以心理情感為核心的一種教學方法。在教學活動開展中,實現有效的應用,不僅可以使學生們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塑造積極的情感,還可以使學生親身體驗,獲取知識、技能,提升學習效果。眾所周知,美術欣賞課是一門以情感為導向的學科,對美術作品的欣賞,需要學生們帶著積極的情感,走進作品中,體驗其中蘊含的情感,從而提升欣賞水平。立足美術欣賞課的如此特點,我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對情境教學法進行了應用:
一、運用多媒體,仿造實際情境
新課程改革主張在教育教學活動的實施過程中,打破課堂教學的限制,把學生帶到廣闊的生活天地中,使學生在體驗多樣的活動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建構對所學的理解,同時獲得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參與式教學是新課程改革下大力提倡的一種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在學習新知的時候,充分地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建構對所學的認知,同時獲得學習樂趣,潛移默化地發(fā)展學習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目前的初中美術欣賞課教學實施過程中,由于各種因素的限制,真正地將學生們帶入生活天地是不可行的。此時就需要發(fā)揮情境教學的作用,利用情境將學生們帶入到作品中,驅動學生體驗。因此,我在組織美術欣賞課教學的時候,會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們仿造實際情境。
以“敦煌莫高窟”為例,在組織欣賞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是不可能將學生們真正地將學生們帶到敦煌莫高窟,欣賞壁畫的。但是,在網絡時代,我們可以通過網絡渠道看到諸多的介紹敦煌莫高窟的視頻,觀察這些視頻,就仿佛是走進了敦煌莫高窟一樣,對其自由游覽。因此,我在組織欣賞教學活動的時候,直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們展現了介紹敦煌莫高窟的紀錄片,使學生們在視覺作用下,從整體上建立對敦煌莫高窟的認知,為接下來詳細地分析敦煌莫高窟的壁畫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運用語言,創(chuàng)設虛擬情境
語言是教師初中美術欣賞課的主要手段。語言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無論新出現了何種教學方式,其在美術欣賞課教學實施過程中都有著極強的應用價值。在傳統(tǒng)的初中美術欣賞教學活動實施過程中,盡管教師也發(fā)揮了語言作用,但是,其使用的語言是晦澀的,且使用重點是將作品內容展現給學生們。如此無形中剝奪了學生們自主體驗、欣賞作品的機會,影響了學生們對作品內容的認知和理解,導致欣賞課教學效果不佳。針對該情況,在組織初中美術欣賞課教學的時候,為了提升語言的應用價值,我嘗試利用語言表達方式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們在聽覺作用下,自主地在大腦中描繪虛擬的場景,借此初步認知作品,為有效地鑒賞作品打下堅實的基礎。
仍以“敦煌莫高窟”為例,在指導學生們欣賞“飛天”作品的時候,我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們播放了樂調舒緩的樂曲,同時利用生動的語言,為學生們描述了少女片翩翩起舞的畫面,使學生們在視覺、聽覺的作用下,自主地大腦中建立飛天畫面,從而建立對作品的認知。為了使學生們感受到“飛天”作品的飄逸,我還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了動畫畫面,使學生們將此畫面遷移到作品中,觀察分析舞者的裙帶、衣角等,從而感知作品特點。
三、運用活動,創(chuàng)設體驗情境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立足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機械灌輸知識的不足,提出了做中學的理念,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創(chuàng)設多樣的活動,利用活動豐富課堂,使學生們走進活動中,借助活動,實現對所學的感知和理解,提升學習效果。美術欣賞是一項與作者實現情感共鳴的活動,因此在組織欣賞教學的時候,我會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驅動學生們體驗。
比如,在組織“面具的設計以制作”教學活動的時候,我將各個民族的面具展現在學生面前,同時創(chuàng)設了節(jié)慶活動,驅動學生們體驗,使學生們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感知面具中的文化內涵。接著,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實踐活動,驅動學生聯(lián)系所學,自主動手,繪制面具,將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滲透其中。
總之,在實施初中美術欣賞課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發(fā)揮情境教學的作用,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多樣的情境,借助情境優(yōu)化傳統(tǒng)教學,點燃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同時使學生們通過體驗情境,鑒賞作品,建立對作品的認知和理解,并自由地創(chuàng)作,從而提升美術欣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盛曠.情境教學法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8(24):162.
[2]蘇春品.美術課堂教學情境的巧妙創(chuàng)設探析[J].成才之路,2018(16):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