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麗帕哈旦木·帕吐拉
摘? 要:隨著近年來社會對幼兒教育關注度的提高,幼兒教學也在不斷變化。在傳統(tǒng)的幼兒教學中,幼兒的教學時間主要依賴于幼兒園,學生家長對學生的教育并沒有過多的參與,導致家庭和學校形成了鮮明的分界感,以至于學生更愿意待在家人身邊享受舒服地被寵愛著的感覺,而不喜歡在幼兒園被管束的生活。近年來隨著教育觀念的普及,越來越的家長重視起家庭教育,校方也在逐步拓展教學課堂,創(chuàng)造更多家校共育的機會,幫助學生們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生活教育;常規(guī)習慣;小班幼兒;實踐探索
幼兒的常規(guī)習慣是否良好,對教師開展日常幼兒教學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如果班級學生的上課秩序不佳,教師就需要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來維持課堂秩序,導致教學質量有所下降。對于幼兒自身來說,良好的常規(guī)習慣也有助于其未來的發(fā)展。由此可見,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常規(guī)習慣是多么重要。本文筆者以小班幼兒的常規(guī)習慣培養(yǎng)教學為例,分析了在幼兒園和實際生活兩種環(huán)境下的實踐經驗。
一、幼兒園教育
(一)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創(chuàng)設情境是幼兒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利用外在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為學生們營造出不同感受的學習環(huán)境,讓幼兒們能夠在和諧愉快的教學氛圍中學習知識。幼兒的常規(guī)習慣不僅是在幼兒園的這段時間,在其實際生活中也是有所影響的。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的方式,讓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例如,在活動室內教師可以利用貼紙和裝飾物將活動室模擬成學生家中的樣子,幼兒們在活動室可以玩玩具、搭積木、識字拼圖等。當游戲時間結束后,教師需要提醒小朋友們去到活動室內模擬的“洗手間”洗手,告知小朋友們因為玩具道具上會有很多細菌,如果不慎入口容易引起疾病。引導學生們養(yǎng)成勤洗手的好習慣,并且通過類似于學生家中的場景設置,很多學生會在幼兒園學會以后在自己家中也能繼續(xù)保持這樣的行為習慣。
(二)巧設游戲,寓教于樂
孩子都是在不斷探索和學習中成長的,教師要相信他們的能力,為他們提供嘗試的機會[1]。幼兒教師應當重視教育的過程,教給孩子們做事的方法和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而不是一味包辦和代替幼兒。借助教學中的游戲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在游戲中潛移默化地掌握常規(guī)習慣,起到寓教于樂的目的。例如,教師可以將警察、小偷、劫匪、平民、商販做成卡通形象化的卡片,教師喊出身份名,學生在卡片中找取對應的卡片。待學生們熟練認識了這些卡片后,教師可以設立生活中的問題:“如果我們遇到了小偷應該去找誰呀?”“我們在與商販買東西的時候要說什么呢?”借助游戲活躍的氛圍,不僅讓孩子們感受到了游戲的樂趣,還學習到了常規(guī)習慣的知識。
二、生活教育
(一)建立幼兒情況信息公示平臺
家庭教育可以鞏固幼兒在校的學習內容,建立幼兒情況信息公示平臺,可以讓家長清楚地了解到幼兒在校的相關情況,讓家長與幼兒園間的信息溝通更為順暢,有助于幫助幼兒培養(yǎng)良好的常規(guī)習慣。例如,教師可以將李欣同學今天在幼兒園主動帶領其他小朋友餐前洗手的事跡記錄在信息公示平臺上,李欣的家長看到后就可以在放學接送的途中詢問李欣今天做了什么,并對孩子主動帶領其他小朋友餐前洗手的行為表示認可和贊揚,讓李欣小朋友充分感受到執(zhí)行好的行為習慣被獎勵和認同的滿足感,增強幼兒對良好行為習慣的接受情況,進而更加愿意去學習和堅持良好的常規(guī)習慣。此外,信息公示平臺可以讓家長和幼兒園間對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同步的數(shù)據參考,使幼兒被教育環(huán)境保持一致性。讓教育可以更加靈活,避免了幼兒在校和在家接觸到不同標準的教育情況,更有利于孩子的教育培養(yǎng)。
(二)家長交流群,分享教育心得
網絡信息年代拉近了人與人間溝通的距離,幼兒教育也應當靈活運用網絡技術。比如借助時下流行的社交軟件,由教師建立家長溝通交流群,在群內家長們可以相互分享教育的心得,也能反饋一些自己在育兒方面遇到的苦惱。家長們有了互相學習、共同交流的平臺,達成了幼兒常規(guī)習慣培養(yǎng)的共識[2]。不僅如此,因為溝通群的交流可以十分靈活,更方便幼兒教師與家長間溝通幼兒的生活習慣和自理能力,便于幼兒教師及時了解幼兒的變化。以小班幼兒為例,當教師了解到孩子的某些進步后可以多留心這個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當觀察到孩子的確有所進步時可以及時地給予認可和鼓勵。這樣孩子除了感受到正確的生活習慣被認可后的滿足感以外,孩子還會感受到自己真的是被老師關注的。這種被關注感可以增進師生間的感情,有助于教師進一步開展各項教學工作。
結束語:
總而言之,培養(yǎng)幼兒常規(guī)習慣是每一名幼兒教師都需要面對的一項教學工作,將這種培養(yǎng)和教導結合到學生的實際生活中,可以有效提高幼兒教育的實效性。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將教學環(huán)境更加生活化,為幼兒營造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再借助游戲環(huán)節(jié)的巧妙設計讓幼兒理解各種生活常識和正確的行為習慣。開展家校共育活動,讓幼兒教學進一步深化到生活當中。
參考文獻:
[1]葉琪.在生活教育中培養(yǎng)小班常規(guī)習慣的實踐探索[J].學周刊,2015,(13):211.
[2]吳媛媛.在生活教育中培養(yǎng)小班幼兒常規(guī)習慣的實踐探索[J].兒童大世界(下半月),2018,(1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