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娜瓊
摘 要:課堂不僅是學生學知識的場所,也是學生交往的場所和社會化的重要天地。理想的課堂應是互動的、知性靈動的天地。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日益受到關(guān)注,探討如何在課堂上進行有效互動成為研究的新熱點。課堂教學的互動方式很多,較為基本的有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小組合作等幾種。隨著現(xiàn)代科技優(yōu)教通在學校的應用和普及,對促進課堂有效互動,起到了推動作用。
關(guān)鍵詞:語文教學; 智慧課堂; 有效互動
中圖分類號:G623.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20)3-066-001
真正有效的互動,是師生間、生生間思維的碰撞,情感的溝通和知識能力的提升。怎樣在中年級語文智慧課堂中實現(xiàn)有效的互動,成就精彩的課堂呢?我跟同組老師一起結(jié)合課堂教學實際,認真進行了探討和研究。
一、在質(zhì)疑、釋疑中收獲
學貴質(zhì)疑,小疑小進,大疑大進。從有疑到無疑的過程,就是學習收獲的過程。新課程理念要求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則需要學生形成問題意識,能夠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我們傳統(tǒng)的課堂互動,大多是以老師的問題來引領(lǐng)學生思考和交流。學生的學習是被動的,缺少自主性、能動性,更談不上創(chuàng)造性。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敢問、會問、善問”的良好學習氛圍,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提高他們質(zhì)疑問難的能力。本學期,我們都改用了部編版的新教材,其中第二單元的課程編排,就很好地突出了培養(yǎng)學生質(zhì)疑問難的目標,課文以問題開啟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學會提問。我覺得學生之所以不會提問,首要原因是不得法,不知道該怎樣提。所以我們先要指導學生提問的方法,告訴他們提問可以從哪些方面下手。比如,可以針對課文內(nèi)容來提問,可以從課文的寫法上來提問,還可以從課文中得到的啟示,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提出問題。另外,對于這樣的探究和嘗試,保護孩子們提問的積極性也是非常重要。如果刻意追求每個孩子提出的問題都是有價值的,或多或少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和積極性。因此,對于能提出問題的孩子,我都是盡量以鼓勵為主,優(yōu)教通的表揚功能也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所以課堂上,孩子們敢于暢所語言。例如,在教學《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時,孩子們提出的問題也是精彩紛呈:“為什么豌豆剛開始以為‘整個世界都是綠的,后來又說‘整個世界都變黃了呢?”“當小女孩的母親每天去外面掙生活費的時候,小女孩在干什么?又會想什么呢?”“為什么一株豌豆苗會被說成是一個‘小花園?”“小姑娘后來怎么樣的?”……對于每個孩子提出的問題,其他孩子們都非常主動、積極地思考和解答。而我作為一個聽眾,靜靜地享受著這一切,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給出引導和補充。我發(fā)現(xiàn),當孩子們成為課堂主體的時候,整個課堂充滿了活力和新鮮感。
二、在小組合作中成長
“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模式的應用給課堂教學注入了活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讓學生由被動變?yōu)橹鲃印?/p>
四年級第一單元課文的專題是“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要求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自然之美。第3課《秋晚的江上》是劉大白的一首現(xiàn)代詩,屬于略讀課文。課文提示:反復朗讀下面兩首詩,說說詩中描繪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構(gòu)成了怎樣的畫面。我想,教學這篇課文的重點已經(jīng)非常清晰,就是要引導學生讀、想、說。因為《補充習題》上有一道練習,請學生給詩句畫一幅插圖,并取個名字。所以,我把這讀、想、說、畫整合成一個環(huán)節(jié),那就是在引導學生初讀感知的基礎(chǔ)上,放手讓孩子通過小組合作來探究學習。
合作要有效,分工很重要。首先,每小組選出一個朗讀好的同學,帶大家把整首詩多讀幾遍,增強感悟。每個小組成員選一個自己感受深的景物,把它描繪具體說給大家聽。由一個畫畫好的同學,負責把這些景物繪成一幅插圖?;顒娱_始,同學們明確了自己的任務,興致勃勃地開始了交流,但是在繪圖時遇到了許多困難。比如有的同學把蘆葦畫成了普通的小草,有的同學把江河畫成了池塘,還有的同學畫的太陽已沉入地平線……巡視一周發(fā)現(xiàn)這是普遍存在的問題,我感到如果在預習的時候不只讓孩子關(guān)注課文本身,對所描寫的景物也能找些圖片熟悉一下,畫插圖就能得心應手了。此時,我想到了我們功能強大的優(yōu)教通平臺,給孩子播放了一段情景朗讀的視頻,引導孩子仔細觀察,增強直觀感受。動人的背景音樂,更激發(fā)了孩子們美好的情感。這樣一來,孩子們腦海中的畫面更具體形象,感受也更深刻了。
我深深感覺到,要想讓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切實有效,除了明確每人的任務,讓每個人參與其中,不無所事事,還要注意巡視指導,及時關(guān)注每組成員活動進展,發(fā)現(xiàn)問題,并給予幫助。另外,了解學生的學情,引導學生預習充分,也能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三、在角色體驗中提升
長期以來,我們的語文課堂呈現(xiàn)出“重內(nèi)容分析,輕語言訓練,表面回答多,啟發(fā)思維少”的教學狀態(tài),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學習缺乏主動性,學生充當?shù)氖锹牨姾涂纯汀P抡n程理念要求老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學生,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自信和積極性。其實這些道理很多老師都懂,只是在實踐中有待改善,利用優(yōu)教通可以幫助我們實現(xiàn)這個目標。每次上語文課,孩子們最喜歡的就是當“小老師”,可以通過優(yōu)教通平臺自信地展示自己的預習成果;還可以通過答題卡搶答功能主動爭取回答問題的機會,而不是被動地等待老師的點名;交流中,學生還可以走到講臺前,在屏幕上圈一圈,連一連,劃一劃……總之,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展示自己,才能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總之,我們要不斷學習,充分利用好優(yōu)教通這個平臺,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體驗學習的快樂,才能更好地促進中年級語文課堂的有效互動,讓我們的課堂40分鐘更有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佐彬.師生互動論課堂師生互動的心理研究[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葉瀾.讓課堂煥發(fā)生命活力——論中小學教學改革時代深化,教育研究,1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