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亞明
摘 要: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將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實現(xiàn)二者的融合與促進,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要創(chuàng)設多媒體教學情境,培育學生閱讀寫作興趣;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增強閱讀寫作教學的互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拓展學生閱讀視野;傳授閱讀技巧和方法,積極開展仿寫訓練。
關鍵詞:語文教學;閱讀與寫作;學習能力;寫作水平;融合;促進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15-0040-02
語文教學內容較為廣泛,但是有兩大要素貫穿語文教學的全過程,那就是寫作與閱讀。一直以來,教師將閱讀與寫作割裂開來,形成兩個相對獨立的板塊來進行授課,這不僅難以促進二者的融合,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制約著學生的語文學習。在新課改全面實施的今天,教師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應該積極發(fā)揮以讀促寫、以寫促讀的作用,積極推進二者的高效融合,全面促進學生的進步與發(fā)展。
一、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的教學現(xiàn)狀
閱讀與寫作作為語文非常關鍵的兩大內容,是檢驗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關鍵部分,一直以來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作為語文教師,則在某種程度上割裂了兩者的關聯(lián),造成閱讀與寫作的脫節(jié),這無疑會影響學生的整體素養(yǎng)。同時,教師在閱讀與寫作的教學過程中,往往依托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教學過程死板教條,教學形式缺乏趣味性,教學評價機械簡單,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寫作積極性。而作為語文學習主體的學生,自身也缺乏對閱讀和寫作的興趣。部分學生缺乏一定的閱讀技巧和方法,在閱讀過程中把握不住關鍵點,閱讀相對泛泛,既沒有吃透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旨要義,也沒有掌握文章中遣詞造句方面的特點。還有部分學生缺乏一定的自主學習意識,沒有主動投身于課外閱讀實踐中,更沒有書寫讀后感、閱讀心得體會的學科意識??傊?,在語文教學實踐中,閱讀與寫作的脫節(jié),不僅制約著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水平,而且影響著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應用能力。
二、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融合與促進策略
在語文教學實踐中,閱讀與寫作作為兩大關鍵內容,彼此之間具有非常緊密的關聯(lián)。教師應該深入挖掘語文教材,精心為學生選擇語文閱讀材料,全面強化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關聯(lián)性,真正發(fā)揮二者的融合和促進作用,整體優(yōu)化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1.創(chuàng)設多媒體教學情境,培育學生閱讀寫作興趣
在語文教學實踐中,要整體優(yōu)化學生的閱讀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就應該利用多媒體技術,巧妙創(chuàng)設多媒體教學情境,積極創(chuàng)設閱讀氛圍,全面調動學生的感官,引導學生進行綜合感受和體會,繼而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缺乏主動融合的意識,而且沒有進行相關情境的創(chuàng)設,只帶著學生“咬文嚼字”,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依托于多媒體技術,教師可以科學創(chuàng)設多媒體教學情境,將課文內容以形象直觀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有效烘托課堂情感氛圍,切實增強學生對課文情感的感受能力,并將這種情感滲透進寫作過程中。例如,在《狼牙山五壯士》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于多媒體來播放一些影視片段或者影像資料,讓學生在認真觀看的過程中,切實感受到革命先烈不畏犧牲的勇敢精神以及維護民族利益、堅決同敵對勢力作斗爭的精神。當學生觀看完畢后,教師可以預留幾分鐘讓學生發(fā)表觀后感。當學生的認知情感與課文內容中的情感基本一致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課文閱讀,著重把握段落的中心以及凸顯文章內涵的部分。當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應巧妙進行課堂延伸,鼓勵學生積極回歸生活實踐來發(fā)現(xiàn)和探索“為大家舍小家”的現(xiàn)代英雄人物。可以是消防員,可以是武警戰(zhàn)士,可以是交通警察,也可以是生活中平凡的人。教師要為學生設計寫作任務,鼓勵他們在認真把握情感的基礎上,嘗試在寫作過程中融入真情實感??梢哉f,基于多媒體教學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
2.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增強閱讀寫作教學的互動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巧妙促進閱讀與寫作的高度融合,引導學生真正參與到閱讀以及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語文內容以及學生的認知特點等,巧妙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發(fā)表自己的感想感受,積極闡述自己的寫作意圖和思路。例如,在《最后一課》的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結合課文的主要內容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并盡可能使問題符合學生的興趣愛好。當學生回答后,教師再引導他們回歸課文,并注重把握課文中的時代背景和情感內涵。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啟發(fā),學生的情感被充分調動起來,此時教師就可布置課堂寫作任務,讓學生以“我的最后一課”為題目進行小作文的寫作。受限于課時,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草擬作文提綱,并向其他同學闡述自己的作文大意。這樣的方式,既能夠有效增加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氣氛,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
3.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拓展學生閱讀視野
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組織學生積極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全面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不斷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為整體優(yōu)化學生的閱讀及寫作能力,教師應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整體拓展閱讀視野。教師可將班級內的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引導學生在組長的帶領下深入閱讀課文,精準把握課文的中心思想,全面提煉課文遣詞造句等方面的內容。教師還應廣泛開展課外閱讀,與學生相互交流閱讀心得體會,共同評改閱讀讀后感和閱讀筆記等。這樣的方式,很容易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4.傳授閱讀技巧和方法,積極開展仿寫訓練
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等,積極向學生傳授閱讀方法和技巧,引導學生就閱讀材料或者課文段落來進行仿寫訓練。一方面,教師應該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先對文章進行泛讀,然后再精讀,除了把握文章內涵以及中心思想外,還應該提煉和把握文章中修辭手法、描寫方法等。另一方面,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科學閱讀的基礎上,積極開展仿寫訓練,從仿寫它的“形”,逐步過渡到仿寫它的“神”。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與寫作是不可分割的。教師應結合語文教學特點以及學生的認知能力,巧妙融合閱讀與寫作這兩部分能力,通過創(chuàng)設多媒體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傳授閱讀技巧和方法等,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馮應東.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探究[J].甘肅教育,2016(13).
[2]姜法榮.閱讀與寫作相融合,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提升[J].考試與評價,2013(10).
[3]鮑紅松.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的融合與促進分析[J].課外語文,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