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板書是課堂教育有機整體中的重要部分,它是教師利用圖文、線條、符號等方式,重整其課堂教學思路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教師課堂活動的智育載體。優(yōu)質的板書,不但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課堂的教學效能,更能引發(fā)學生的思維之花,豐碩學生美育之感,豐盈學生的精神之樹,從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此,板書的設計要充分展示學生的主體性質,遵循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激發(fā)學生的個性思維,引領學生的深度探索。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板書;留白;點睛;創(chuàng)新
板書是課堂教育有機整體中的重要部分,它是教師利用圖文,線條,符號等方式,重整其課堂教學思路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教師課堂活動的智育載體。優(yōu)質的板書,不但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課堂的教學效能,更能引發(fā)學生的思維之花,豐碩學生美育之感,豐盈學生的精神之樹,從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此,板書的設計要充分展示學生的主體性質,遵循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激發(fā)學生的個性思維,引領學生的深度探索。
一、 留白——使板書成為興趣的引發(fā)劑
如在高三一輪復習“電解池”部分內容時,在統(tǒng)整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我們可以讓學生在板書上填寫設計思路,分組進行實驗合作探究,并進行小組成果展示。板書設計如圖1所示:
設置問題情境:電解池裝置中,電極材料的不同,內部設計的差異,將會引發(fā)不同的現象,達到不同的效果。請你根據不同的目標,設計出對應的電解池簡易裝置圖,并說明你的設計原理,寫出對應的電極反應與總反應方程式,實現化學學習從“宏觀→微觀→符號”的化學學習進階過程。
問題鏈板書剛一呈現,學生就異?;钴S,為了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知識結構及不同興趣,我以四人為一組,可以挑選其中2到3個問題進行探究與分享。在本次的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我沒有進行常規(guī)方式的教學,而是利用板書進行目標引領,把解決問題的主動權轉交給了學生,把實驗探究的選擇權交還給了學生,切實提升了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探索實踐能力及概括表述能力。如在實現產生較多次氯酸鈉這一目標設置環(huán)節(jié)中,有的小組選擇將裝置豎過來放;有的小組選擇將產生的氯氣通入另一個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但兩者的設計均遭其他小組的質疑:這樣未被吸收的氯氣直接排入空氣中,是否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進而引發(fā)學生們后續(xù)對環(huán)保問題解決方案的設計。
通過分享與質疑可以看出,這樣的板書留白,不但可以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思索,使不同的學生個體均得到思維的律動,進而產生小集體間思維的碰撞;這樣的留白使得學生的知識鏈條更連貫,思維探索更廣闊,組間探討更充盈。
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選取有效的教學方式,并恰適地給學生留出空白的“問題自留地”,引發(fā)學生去探索與發(fā)現。學生經常遇到問題,才會經常思索問題,才會經常產生新問題,并進行創(chuàng)新性的解決,這是提升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重要方式。而利用板書留白,在引領學生探索方向的同時,解決問題的主動權歸還給了學生,讓學生在自身原有的知識圖式中去探索與融通,更是一種可以提升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優(yōu)質方式。
二、 點睛——使板書成為思維的催化劑
課堂教學的效率,不僅取決于教師的熱情多少,而更重要的是取決于學生的探索有多少,思維有多深?!熬Α敝傅氖钦麄€課堂教學中統(tǒng)領性的知識、能力或情感。點好睛,不但可以厘清課堂教學之思,更可以串起學生思維之路。
如在教學“二氧化硫的性質”內容時,在學生查閱資料預習的基礎上,我要求學生找出體現二氧化硫性質的詞眼,并設置以下的網狀板書,如圖2所示。
我將二氧化硫至于網的中間,讓學生思考并與同桌探討分析,同時設置問題:如何可以讓二氧化硫安然地存在于網中間而不逃逸出來污染空氣?板書之網一出,快速引發(fā)了學生的表現欲望,都希望自己可以在白板上留下自己的痕跡,參與熱情非常高,一個具有本班特色的網狀板書躍然于白板上。
有的同學說:“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它遇到水的反應,應與二氧化碳類似,會生成一種酸。因此它具有酸性,可與氫氧化鈉等堿性物質發(fā)生反應?!庇械耐瑢W補充:“亞硫酸酸性大于碳酸,所以二氧化硫還可與碳酸鈉,碳酸氫鈉等溶液反應生成二氧化碳?!边€有的同學說:“二氧化硫在空氣中遇到水、氧氣等物質,會產生酸雨腐蝕建筑,所以它是對環(huán)境不友好的物質。”話剛說完,立刻又有學生補充:“就是因為它能與氧氣、水反應生成硫酸,所以工業(yè)制硫酸的過程中就是利用它的這些性質,它還是有很大用處的?!绷碛幸恍┘氈掠^察生活的同學,提出疑問:“二氧化硫不是有毒的嗎,為什么它居然會出現在紅酒的主要成分中?”這一問題又引發(fā)了大家的熱烈探討。在學生的分享、補充與質疑中,在學生思維的交融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已經有了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的思維方式,而且將知識與生活實際進行了交聯(lián),體現出了學生思維能力與科學素養(yǎng)的提升,這使得本堂課的教學五彩繽紛。
這樣的精彩,離不開板書設置的引領。板書設置不但為生生對話、師生對話創(chuàng)造了條件,而且也為學生與各種資源及實際生活的對話架起了橋梁,它是教師與學生共同的思維創(chuàng)作,其中有知與能的提升,更有情與美的感受。板書作為無聲的教學言語,不但可以升華學生從有聲言語中得到的信息,形成課堂獨特的思維氛圍與審美情感,而且可以催化學生的思維方式與思維效能,創(chuàng)設出“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課堂教學思維之境。
三、 創(chuàng)新——讓板書成為美育的著色劑
板書設置的權力,不但可以由教師來掌控,更可以由學生來把握,使學生成為板書之美的創(chuàng)設者和思維之蘊的詮釋者。
學生利用自身對知識的理解,建構內容之路、思維之線與情感之悟,并將之體現于板書之畫中,創(chuàng)設出另一種美學的空間,這將是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育的又一個契機,同時這也是學生展示自我價值需求的又一個舞臺。葉圣陶老師認為:“教,是為了不教。”將課堂教學重要組成部分——板書設置的主動權和創(chuàng)設權交給學生,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提升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性與連貫性。課堂中的學生是最具有潛能,最可挖掘的重要資源,充分釋權代表著充分信任,也將代表著學生充分的展示與表現,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不同學生得到各自不同的發(fā)展。
如在教學“化學反應基本類型”內容時,在講到氧化還原反應與四種基本反應類型的關系時,我讓學生自己分組動手設計板書,畫出這兩類反應類型之間的相互關系圖。思維始于問題,在問題的引領下,學生迅速進入角色。在大家的合作探討下,設計出了兩種可愛的板書圖畫,如圖3所示,并在師生的交流與分享中,促進了學生對內容的深入理解。
板書深入探討:氧化還原反應是指有元素化合價發(fā)生變化的反應。在四種基本反應類型中,置換反應是一種單質生成另一種新單質的化學反應,可簡單表述為A+BCB+AC,其中A與B元素的化合價必然會發(fā)生變化,因此置換反應肯定屬于氧化還原反應;復分解反應,可簡單表述為AB+CDAD+CB,是一種交換離子或離子團的反應,因此元素的化合價均未發(fā)生變化,屬于非氧化還原反應;化合與分解反應則有些反應中有元素化合價發(fā)生變化,有些反應中沒有元素化合價發(fā)生變化,因此有的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有的屬于非氧化還原反應。此時教師繼續(xù)引導學生在每一個區(qū)域內寫出符合該位置的一個常見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并進行組內交流,相互點評。這樣一張兼具思維脈絡與美學意義的板書圖畫,便呈現于白板及學生的筆記本上,為課堂教學進行了美育的著色。
板書是課堂教與學思路的精華,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精妙對話的結晶。好的板書,可以誘發(fā)學生的思考,引發(fā)學生的想象;好的板書既有科學性,又有藝術性。讓我們堅持教學之心,設計好白板之“書”,在提高課堂教學效能的同時,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經志俊.重視板書設計,保障有效教學[J].教師論壇,2009(3):25-27.
[2]吳艷.我們怎樣思維:杜威的反省思維及其教學啟示[J].現代基礎教育研究,2010(4).
[3]謝穎.如何設計好板書[J].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2007(6).
[4]李巧.多媒體視角下數學課堂傳統(tǒng)板書的設計[J].教學與管理,2014(2):63-64.
[5]王建磊.多媒體時代傳統(tǒng)板書教學的應用分析研究[J].大眾文化,2010(4):249-250.
作者簡介:陸小鵬,江蘇省蘇州市,江蘇省黃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