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峰
【摘要】目的 淺析N末端B型利鈉肽原(NT-proBNP)檢測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診療中的應用。方法 抽取我院心內科2017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入院約120例心力衰竭的患者(依據(jù)NYHA分級,選取心功能II-IV級的患者),分成II級、III級、IV級觀察組,每個觀察組并按年齡再分(55~75)歲為A組、大于75歲為B組,共分6組,每組各20例,在抽取同期來我院行身體檢查的老年心功能正常者20例作為對照組。就NT-proBNP檢測結果進行比對。結果 觀察組患者NT-proBNP以及LEVF水平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各亞組間差異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NT-proBNP測定方法簡捷快速,可幫助臨床醫(yī)生快速鑒別心衰、評估病情嚴重程度,評估療效及出院的安全性,減少總住院費用,為醫(yī)院帶來良好社會影響,增加病源,從而提高醫(yī)院經(jīng)濟效益。
【關鍵詞】NT-proBNP;慢性心力衰竭;診斷;左室射血分數(shù)
【中圖分類號】R54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02
隨著我國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老年慢性疾病的發(fā)病率也隨之不斷增高,例如老年心衰,特別是80齡的老年人群發(fā)病率相對較高。影像學檢測是慢性心衰的主要診斷依據(jù),諸如X線檢查、超聲心動圖,但因心衰的某些臨床癥狀以及體征缺缺乏相對顯著的特點,極有可能因其他合并癥而掩蓋,造成漏診的現(xiàn)象,對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以及預后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慢性心衰的早期診斷和早期干預非常重要,所以尋找一個快速有效的診斷途徑尤為重要。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心血管內科2017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12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為觀察組,按照美國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分級標準,抽取患者(心功能II~IV級,55~95歲),主要包括:擴張性心肌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病、缺血性心臟病,先按NYHA分級標準分成3組,再按年齡75歲為截點分成2個亞組,每亞組病例約20例,同時選擇同年齡段心功能正常老年人20例作為對照組。
1.2 方法
所抽取患者,均在入院時使用抗凝試管抽取靜脈血3 ml(肘正中靜脈血),靜置(15 min)后離心(3500 r/min)5分鐘分離出血清1.3 ml,由我院檢驗科,采用梅里埃全自動免疫分析儀器(名稱:VIDAS PC 30),應用酶聯(lián)免疫熒光法,測定血漿NT-proBNP濃度。測定范圍為:①男女兩性75歲以下,檢測值小于125 pg/ml,排除心力衰竭;②125~450 pg/ml,心力衰竭可能大;③75歲以上,大于450 pg/ml,可診斷心力衰竭。
1.3 觀察指標
分別記錄患者NT-proBNP濃度及LEVF值,同時測定對照組NT-proBNP和LEVF值。
患者入院后24小時進行。采用我院現(xiàn)有的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和探頭,由本院一名經(jīng)驗豐富的超聲醫(yī)師測定,按照NYHA分級標準,分別記錄II、III、IV級患者和對照組患者的LEVF數(shù)值。儀器采用Philips IU Elite型彩色多普勒心臟超聲,探頭頻率:2~4 MHZ。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對全文數(shù)據(jù)展開計算分析,計量資料記為(x±s),計數(shù)資料記為%,數(shù)據(jù)是否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取決于P值的大小。
2 結 果
觀察組患者NT-proBNP以及LEVF水平相較于對照組更高,觀察組各亞組間相較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3 討 論
目前有多項研究顯示,在心衰的診斷、治療檢測等方面,NT-proBNP作為診斷心衰的新型心臟標志物,在心衰早期診斷有重要作用[2]。NT-proBNP的指標高低,可直接反應左室功能的優(yōu)劣,其在慢性心衰失代償期時快速被激活且釋放,目前臨床認為其可作為慢性心衰患者的診斷、風險分析等,另外還可判斷預后狀況以及指導治療[3]。因NT-proBNP具有較長的半衰期,可達2 h(在機體內),并有較好的穩(wěn)定性(體外),上訴因素可能是造成NT-proBNP對于心力衰竭診斷敏感性較佳的直接原因[4]。
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NT-proBNP以及LEVF水平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各亞組間差異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證實檢測NT-proBNP濃度,可作為篩查心臟疾病、心力衰竭早期診斷的血漿標志物。
綜上所述,NT-proBNP測定方法簡單便捷,有助于醫(yī)師心衰患者的快速診斷、評估病情嚴重程度,減少總住院費用,為醫(yī)院帶來良好社會影響,增加病源,從而提高醫(yī)院經(jīng)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陳蘭芳.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漿NT-proBNP檢測的臨床意義[J].中國急救醫(yī)學,2015,33(z1):19-20.
[2] 陳明榮,王才進,許宏珂,等.血漿和肽素、NT-proBNP檢測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嚴重程度的應用價值[J].心腦血管病防治,2017,17(3):207-209.
[3] 趙玉清,袁桂莉,張進順,等.和肽素聯(lián)合N末端B型利鈉肽原評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預后的價值[J].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14,29(4):275-278.
[4] 王安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25-(OH)D3、hsCRP及NT-proBNP水平與心力衰竭程度和預后的相關性[J].武警醫(yī)學,2018,29(4):367-370.
本文編輯:董 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