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樸
己亥歲末,庚子年初,冠毒肆虐。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從武漢四散開來,一時間,神州上下,陰霾密布,人心恐慌。然而,面對著傳染性極強,甚至還不太明病源就里的時候,在黨中央、國務院統(tǒng)一部署下,來自全國各地、各行各業(yè)的援助力量奔赴荊楚大地,伸出援助之手。發(fā)生在我們?nèi)A夏兒女身上同舟共濟、團結(jié)一心、共御災難的歷史場景再現(xiàn)。
歷史進程告訴我們,所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也正是人類面對一次次的災難抗爭之后,才取得了一次次的涅槧重生,人類文明得以進步,歷史文明得以延續(xù)。中華文明尤為如此。記得那是12年前的汶川大地震,17年前的抗擊“非典”,中華兒女并沒有因為災難發(fā)生在西南一隅,也沒有因為病毒遠在天邊,便只顧自掃門前雪、高高掛起而漠不關心。相反,全國一盤棋、華夏一條心不分彼此,伸手相助。要么身臨第一線;要么用心在關注,無處不在地展現(xiàn)著中華民族面對災難時奮勇抗爭的情景,那就是:我們永遠在一起。
這次20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又一次讓我們中華兒女心連心、手牽手團結(jié)在了一起。也許團結(jié)的形式可能是層層防護不得相擁,甚至團結(jié)的形式竟是閉門謝客,不相往來。但這就足夠了,因為我們心在一起。武漢,曾經(jīng)那么令人神往的地方,今天,并沒有因為疫情的隔離而遠離,還是因為心和你在一起,所以依然讓我們神往。武漢讓人神往還在于新中國革命從這里開啟,當年的毛澤東就是“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從湖南走出,便來到武漢開啟了新中國革命之旅。
所以苦其心志勞其筋骨,不過預示著天將降大任也。毛澤東在1 927年大革命失敗前夕登臨黃鶴樓“心潮逐浪高”,而后確定了革命方向,使中國革命走向了正軌。用今天我們體育科學中最本質(zhì)的運動訓練學理論來闡釋這個道理也是如此。什么叫運動訓練?就是提高肌體的抗壓能力,也就是說肌體恢復因為負荷壓力而產(chǎn)生疲勞的能力。當恢復疲勞能力強了,肌體的運動能力就強了。運動訓練就是不斷地負荷壓力、疲勞恢復、再負荷再壓力著的過程,直到達到越來越高的恢復能力的競技水平。
人類文明何嘗不是如此?面臨災難,共同抵抗,勝利之后便進入到新的歷史時期。人類文明就這樣不斷地迎接著災難、戰(zhàn)勝著災難地前進著。只不過這種前進方式不是一個人在前進,而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共同前進著。共同的形式未必是擁抱,也未必是手牽著手,而是心在一起。就在此時,庚子年的立春時節(jié),千里之外的北京一場大雪飄然而至,只下得神州大地白茫茫一切病毒無處藏!時逢元宵節(jié)臨近,又是一場大雪深夜連白晝,正是“燕京飛雪到,楚天春已歸,已是疫情無處去,冠毒做元宵”。
這場雪來得正是時候,大江南北應該都下了吧?所以,請記住了,武漢!也請你放心,你不是一個人在前進,你身邊有著全部的華夏兒女,整個中華民族、全國人民和你在一起!我們一定能夠取得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最終勝利!
(《體育教學》副主編、首都體育學院期刊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