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小學開始學生才接受系統(tǒng)性的作文訓練,并將其作為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已經(jīng)成為教師工作難點。寫作中學生經(jīng)常出現(xiàn)語句重復、選材老舊與偏離題目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其生活環(huán)境單一,特別是農(nóng)村學生生活體驗少,加上課堂中作文課程設置不合理。針對此教師進行有效的改進,如加強學生生活體驗,科學指導與增加作文教學時間等,旨在提升學生寫作水平。
關鍵詞:農(nóng)村小學;作文教學;寫作能力
作文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主要內容,學生寫作能力的高低不但與成績有關,還對其將來思維發(fā)展與口語能力有很大影響,因此教師要重視作文教學,分析農(nóng)村小學生寫作的難點,并制定適合的教學策略,提升其寫作能力為將來學習與工作奠定基礎。
一、 農(nóng)村小學生作文難點分析
(一)學生生活體驗少
生活如源泉,語文如溪水。只有豐富的生活體驗,才能讓學生知道作文題目后,在頭腦中快速生成寫作材料。但是多數(shù)學生往往在寫作中表現(xiàn)的“痛苦”主要是因為其生活體驗較少,看到作文題目頭腦中空無一物。主要是因為小學生生活體驗不豐富,特別是農(nóng)村學生,少出去旅游,到外面走一走,見到的、想到的東西自然沒有城市里的孩子那么豐富。學生生活空間狹小,整天學校家庭兩點一線,學校較少組織出校園的課外活動,即使是周末也受環(huán)境的限制接觸社會與自然的機會也不多,只有在家中看電視、玩電腦,頭腦中寫作素材少,導致寫作時往往是冥思苦想,胡編亂造。缺乏豐富情感體驗,過于封閉式的作文訓練,終究導致小學生作文無話可說,假話連篇。
(二)作文課程設置時間少
農(nóng)村小學語文教師教學中雖然也帶領學生進行寫作練習,但是因為對其不重視,作文課沒有在課標中完整體現(xiàn)出來,即使有,也是一周一節(jié)或者兩節(jié),課程時間設置不合理,短短的35分鐘還需要教師講解與學生寫作,時間明顯不足。另外有的教師還喜歡在課堂中與學生一共探討關于作文的話題,但是往往只進行開頭,下課鈴聲就響起,學生在此過程中吸收知識點少,面對實踐寫作的時候,遇到困難。
二、 農(nóng)村小學生作文教學對策研究
(一)增強學生生活體驗,指導寫作方法
小學生作文的指導,不能只局限于課上,要使用多元化方式。課堂中帶領學生審視作文題目,思考寫作結構,精準選材,明確作文題目本質基礎上,與學生討論,教師可以提供一些關鍵詞,或者為學生朗讀相關文章優(yōu)美詞句,激發(fā)學生想象與創(chuàng)新思維。為了更好地指導學生寫作,要先告知作文的寫作需有對象,如讓學生知道,此篇文章的創(chuàng)作是為了讓誰看,并以此為對象,進行編著。如設置情境,學校中要舉辦賽跑比賽,請你給學校附近的居民寫一封邀請信,然后指定活動計劃書等,明確寫作面向主體。然后考慮到此次活動要對表現(xiàn)優(yōu)異的選手方法獎品,所以向學校附近商家寫一封信函,希望其可以捐獻商品作為獎品。比賽的時候,為了鼓舞選手積極參賽,還要書寫加油稿,在廣播中宣讀。上面的活動有很多都對學生寫作有一定要求,面向對象與書寫內容也有所不同,需要學生認真思考。這樣動筆的時候才更加有方向性,對其寫作能力的提升很有幫助。但是基于農(nóng)村此類活動少,需要教師為其創(chuàng)建情境,縮小單位,在班級中舉辦活動,向其他班級書寫信函等,此效果是相同的。在此環(huán)境下豐富學生感知,更容易進入創(chuàng)作狀態(tài)。另外,對學生作文的指導,要建立在一定標準之上,讓教師有理可循,學生也能有目標創(chuàng)作。如對于班級中的男生與女生,其寫作能力有所差異,教師指導的時候需要使用不同的標準進行。如男生對待情節(jié)的描述比較粗獷,很多細節(jié)描寫不到位,此時不能使用強硬的方法要求其寫出精彩語句,而是引導的語言讓其自主說出。如關于景色描寫的寫作,女生更加得心應手,教師就要將更多注意力放在男生身上,如“對于梅花的描述,你還能想到更優(yōu)美的語句嗎?”“你做得很好,可以以同樣的描述語言對公園中的景色進行敘述嗎?”等鼓勵的語言,啟發(fā)男生的想象,建立良好的思考氛圍,解決學生寫作困難,教師不放棄任何一名學生,使用多種方法積累學生語言,令其循序漸進地提升寫作能力。
(二)關注學生變化,合理設置作文時間
即使是農(nóng)村,受網(wǎng)絡信息的影響,其中小學生也逐漸變?yōu)椤靶滦氯祟悺?,對其作文教學方法也要不斷改變,才能吸引學生學習興趣,并隨著學生年級的變化,設置不同的任務。如面對四年級的學生,改變古板教學狀態(tài),作文課中以《哈利波特》中對人物外貌的描寫當作導入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興趣上,對外貌描寫方法有新的認知后,將夸張、細致的語言代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以此消除對作文古板的認知。結合學生每一階段身心變化與對學習的要求,教師為其推薦適合的書籍,幫助積累作文語言,家長也要在家中多督促與陪伴閱讀,另其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擴展學生視野。另外,小學階段學生寫作需要花費較多時間,原因有很多,針對此先科學設置作為教學時間,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都有充足指導與交流的時間,并對課程進行調整。以看圖寫話《可憐的小狗》為例,一節(jié)課既進行指導,又要讓學生寫作,時間是肯定不足的,教師不妨調課,將兩節(jié)語文課放在一起上,避免學生認知的斷檔。第一節(jié)課的前半部分與學生分析作文題目、觀看圖畫思考,然后在下半節(jié)課帶領學生到學校附近的寵物市場,近距離觀察小狗的長相與形態(tài),讓學生在體驗的基礎上,頭腦中對其有形象的認知,然后在第二節(jié)課上寫作,在充分的時間中,學生認真回憶思考,組織詞語,這樣創(chuàng)作出來的文章質量才更高。
綜上所述,農(nóng)村小學寫作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不是一方面造成的,與課程設置與學生學習環(huán)境有關,教師明確原因后,就要改進學生指導方法與標準,關注學生變化,合理安排作文教學時間,讓學生面對作文題目有話可說,逐層提升其寫作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寫作習慣。
參考文獻:
[1]楊勇.SOLO分類理論下小學生英語思維結構發(fā)展現(xiàn)狀研究:以W校六年級寫作測評為例[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9,35(11):35-39.
[2]馬莉.以讀促寫,提高小學生寫作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9(45):101.
[3]李慧燕.改進農(nóng)村小學作文教學行動研究[D].臨汾:山西師范大學,2009.
作者簡介:
何少葉,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浦縣官潯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