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清慧
摘 要:隔代教育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對幼兒的成長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家長因工作需要,將孩子交由老人撫養(yǎng)、教育,由此產(chǎn)生的隔代教育問題日趨突出。通過對幼兒園隔代教育進行調(diào)研,梳理問題并提出紓解對策。
關鍵詞:幼兒園;隔代教育;紓解策略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216(2020)03B-0039-02
隔代教育,多由祖輩參與照顧孫輩的生活、教育,如祖父母、外祖父母撫育和教養(yǎng)孩子。隔代教育是當下社會較為常見的現(xiàn)象,因老人對孫輩孩子的生理保育多于培養(yǎng)教育,易對孩子的社會適應性、人際交往、心理健康等帶來偏執(zhí)影響。藉由此,對幼兒園隔代教育問題展開調(diào)研,并分析隔代教育對幼兒成長的影響,試圖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進建議。
一、幼兒園3~6歲幼兒隔代教育現(xiàn)狀調(diào)研
結(jié)合我市幼兒園3~6歲幼兒隔代教育問題,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300份,回收有效問卷282份,有效率為94%。其中男生152人,女生130人。各年齡區(qū)間分布如下,3歲幼兒中隔代教育有62人,約占21.98%;4歲幼兒隔代教育有68人,約占24.12%;5歲幼兒隔代教育有72人,約占25.53%;6歲幼兒隔代教育有77人,約占27.30%。
本問卷編制采用陳會昌教授的《兒童社會性發(fā)展量表》,對兒童父母進行施測,結(jié)合家長會進行統(tǒng)一發(fā)放、回收,確保調(diào)研結(jié)果的客觀、真實。從調(diào)研結(jié)果統(tǒng)計來看,各項目得分累計即為該幼兒在該項目中的總體得分。在各調(diào)查維度中,發(fā)展最好的是“遵守社會規(guī)則”,其次是“無侵犯性”,再次是“依戀家人”,最差的是“生活習慣”??傮w來看,對城鎮(zhèn)、鄉(xiāng)村隔代教育與非隔代教育的比較,城鎮(zhèn)占比超52.3%,鄉(xiāng)村占比超58.2%,較為符合當下國情實際。隔代教育對幼兒成長的影響是多方面的,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撫育幼兒,易采取溺愛或放養(yǎng)方式,使得幼兒在生活習慣、社會性、獨立性多方面意識薄弱,進而帶來不良習慣,影響幼兒社會適應性。如父母角色在幼兒成長中缺失,導致幼兒心理產(chǎn)生不安全感,對周圍人群不信任,影響幼兒心理健康;祖父母、外祖父母的過分嬌慣,增強了幼兒的依賴性,在遇到問題時,幼兒易暴怒、個性自私等。另外,祖輩在育兒理念方面,認知普遍較低,教育方法不當,忽視幼兒自主性、合作性、創(chuàng)新性的發(fā)展。
二、幼兒隔代教育的紓解策略
(一)以育人文化為引領,轉(zhuǎn)變祖輩撫育理念
隔代教育是不爭的事實,幼兒園在參與隔代教育理念引領上,要從教育觀念、文化、人格特征、親子關系等方面,向祖輩家長傳遞新的撫育知識,讓祖輩家長能夠適應并更新觀念。教育文化水平偏低是祖輩家長的普遍問題,隔代教育如果不加以正確理念引領,將使幼兒錯失成長“關鍵期”。通過文化導入,以育兒知識文化來滲透祖輩家長,提高祖輩家長的知識水平,轉(zhuǎn)變教育觀念,承擔起正確的撫育責任。如開設“祖輩學堂”活動,定期以專家講座、教師報告等形式,以家長會為契機,向祖輩家長傳達育兒方法、理念和思路,幫助祖輩家長認識到隔代教育問題,能夠自主更新教育理念。同時,引發(fā)隔代教育知識手冊,如《隔代教育對幼兒個性發(fā)展的負面影響》《祖輩教養(yǎng)經(jīng)驗對孫輩成長的不良影響》《如何改善祖輩對孫輩情感、智力發(fā)展的關系》等等,解決和回答祖輩家長面臨的教育困惑難題。另外,各園所教師要積極了解班級幼兒的撫養(yǎng)現(xiàn)狀,與祖輩家長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采用雙向交流、個別指導等方式,向祖輩家長傳播正確的、科學的教育方法,贏得祖輩家長的理解和認同。
實例分析:奶奶向教師反映,4歲的青青不愛說話,見親戚、鄰居不問好,平時還膽小,感覺沒有禮貌,多次提醒她,但效果不好。教師給予解答:孩子不愛打招呼,我們應該給予正向鼓勵,先從熟悉的客人、場景入手,鼓勵孩子主動打招呼,不要過于強迫孩子,讓孩子漸進適應陌生環(huán)境。外婆反映,3歲的佳佳在家里很搗亂,總是翻箱倒柜,整理好的東西給翻得亂七八糟,罵他也不聽話。教師應對:與孩子的好奇心強有關,家長不能過于管制。建議將抽屜鎖住,避免翻騰東西時出現(xiàn)意外傷害,過一段時間再對孩子進行適度引領、教育。
(二)幼兒園與祖輩家長展開溝通,發(fā)揮教育合力
隔代教育有利有弊,幼兒園要積極行動起來,與祖輩家長展開深度溝通,密切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如依托家長會、幼兒園網(wǎng)站、家園共育微信群、QQ群、校信通以及班級教育宣傳展板等,將每周的活動主題、家長熱點問題、孩子在園所的學情傳達給祖輩家長。通過讓祖輩家長積極參加定期的親子活動、家園共育知識講座等,及時化解撫育難題。教育觀念、教育方式的差異性,與祖輩家長知識文化水平局限有關。通常,在隔代教育中,祖輩家長樂于代勞,呵護備至,幼兒缺乏自主性,缺失鍛煉機會。因此,通過向祖輩家長講解教育觀念,讓祖輩家長懂得適度放手。還有一些祖輩家長過于嚴厲,對幼兒批評多,鼓勵少,責罰多于獎勵,使得幼兒心理產(chǎn)生自卑、自閉,甚至叛逆。教師要向這類祖輩家長傳達“賞識教育”理念,讓祖輩家長懂得多鼓勵,少批評。不同祖輩家長存在不同的撫育難題,教師要多與祖輩家長聯(lián)絡,了解幼兒在家庭的狀況,針對不同類型的隔代教育祖輩家長,“因人施策”。教師要主動觀察幼兒的情感、心理、態(tài)度、言行,及時與祖輩家長保持溝通,提出針對性指導建議。
實例分析:天氣轉(zhuǎn)冷,嬌嬌的奶奶在送來孩子后,專門給教師交代,天冷了,請教師給嬌嬌臉上涂點潤膚露,不然臉易皸裂,要多涂幾次。在下午奶奶進教室接孫子時,專門詢問嬌嬌老師有沒有給你涂潤膚露,涂了幾次?這一現(xiàn)象,反映了祖輩對教師工作的不信任,而要轉(zhuǎn)化祖輩的思想工作,也非朝夕之功。類似這些問題,在處理時較為棘手??偟膩碚f,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將老人請到辦公室,避免在教室、公眾場所,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二是以禮待人,以理服人。教師要給祖輩家長營造良好的溝通氛圍,如泡杯茶,靜靜心,向祖輩家長說明情況,避免老人在生氣時,不當勸解,反而激化矛盾;三是了解老人的興趣,以和諧的方式與祖輩家長溝通,贏得祖輩家長的理解。
(三)引入多彩活動形式,實現(xiàn)祖孫兩輩共同成長
對隔代教育的干預和指導,幼兒園要充分整合教育資源,挖掘祖輩教育潛能,動員祖輩家長積極參加園所教育活動,讓祖孫兩輩人都得到共同成長。如在園所定期開展“親子教育實踐活動”,以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邀請祖輩家長參與交流、學習,分享教育經(jīng)驗。老年人與幼兒在心理上具有相似性,可以通過趣味游戲活動,適度運動量,簡易操作,來增進祖孫間的情感交流。在活動內(nèi)容與形式上,要突出活潑、趣味、多樣,如講故事、做運動、拼接手工等等。這些形式簡單、運動量適當、易于操作與實踐的祖孫親情游戲,既能夠化解祖輩內(nèi)心的不愉,還能讓祖輩老人保持陽光、積極的心態(tài)。在重陽節(jié),園所組織祖孫同慶同樂活動,由幼兒祖輩老人一起表演節(jié)目,共同慶祝特殊的節(jié)日。寶貝們背唐詩、唱兒歌,爺爺奶奶們?yōu)樾∨笥驯硌莺铣⒗收b等,整個節(jié)日活動充滿歡聲笑語,氣氛溫馨,促進了祖孫間情感的良好溝通。
三、結(jié)束語
隔代教育作為社會現(xiàn)象,祖輩與孫輩之間的認知沖突與不解也是客觀存在的。幼兒園要重視隔代教育問題,立足園所實際,采取靈活多樣的指導與紓解策略,讓祖輩、孫輩之間獲得教育統(tǒng)一。幼兒園要綜合利弊得失,積極參與到隔代教育指導實踐中,挖掘祖輩家長的教育潛能,幫助祖輩家長轉(zhuǎn)變育兒理念,提升教育水平。
課題名稱:幼兒園應對隔代教育狀況的研究;課題類別:2019年度武威市“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課題立項號:WW【2019】GH023。
參考文獻:
[1]林艷.祖輩學堂:幼兒園隔代開展家庭教育的實踐建構(gòu)[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12).
[2]王雪菲.關于隔代教育的研究綜述[J].教育觀察,20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