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永超
摘要:藝術歌曲”作為國內外聲樂體裁之一,其在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一直以獨特而新穎的面貌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中國的藝術歌曲,以黃自的《春思曲》為代表,注重鋼琴的配合、通過作品中和聲與曲式的變化,來對曲中的意境進行渲染與刻畫,將人物形象通過以上等技巧刻畫出。本文以《春思曲》為例,通過作家簡介、作品分析、藝術特征、情感色彩與歌唱實踐能力等,來學習和把握歌曲的演唱技能以及對于藝術歌曲的鑒的能力。
關鍵詞:藝術歌曲;黃自;《春思曲》;藝術特征;情感色彩
黃自(1904-1938),字今吾,1904年3月23日出生于江蘇省川沙縣。1916年入北京清華學校,開始接觸音樂。作為我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上杰出的作曲家、音樂理論家、音樂教育家,黃自、蕭友梅、青主等人在二十世紀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黃自先生的音樂創(chuàng)作,開始于1926年留學美國的三年間,當時他共創(chuàng)作了四首聲樂曲、十首器樂曲(多數(shù)為復調性的鋼琴作品和管弦樂),其中,藝術歌曲是黃自作品中口碑頗佳、數(shù)量最多的一種,更是其創(chuàng)作風格和藝術成就的突出代表。黃自的藝術歌曲大體可分為兩類,一是取材于古典詩詞的藝術歌曲,二是用現(xiàn)代詩人詩作為題材創(chuàng)作的藝術歌曲。同時,黃自先生在我國在音樂教育、音樂理論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為我國近現(xiàn)代音樂事業(yè)培養(yǎng)出很多優(yōu)秀的作曲家,如:陳田鶴、江定仙、劉雪庵、賀綠汀等。
《春思曲》作于1932年5月17日,由韋翰章作詞。在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期間,韋翰章常賦詩作,他的文辭清新淡雅、意境優(yōu)美,黃自對文章十分敬慕與贊美,故經常對他的詩作進行譜曲,并放于音樂會的演唱之中。黃自將西方的作曲技法與中國傳統(tǒng)音樂元素相融合,創(chuàng)作出了許多經典的藝術歌曲,《春思曲》即為優(yōu)秀的代表之作。
“瀟瀟夜雨滴階前,寒衾孤枕未成眠”,文字所述十四個字,交代了歌曲的環(huán)境背景與主人公的心神狀態(tài)?!盀t”字,本有形容風雨暴疾之意,而疊字“瀟瀟”在此基礎上更加重了雨的猛烈與急速,增添了陰寒之意。“綠云慵掠,懶貼花鈿”,烏發(fā)懶梳,無心插花鈿,詞中透露出主人公的無心梳妝,更加映襯了開始處,“寒”與“孤”所帶來的惆悵。第二段,“小樓獨倚”,到最后“喚他快整歸鞭”,歌詞句子長短不一,嫉妒雙飛的燕子,呼喚思念遠去多年的情郎,感嘆為何不能花城杜宇,喚他快快歸來?!洞核记分校淖终Z言簡短凝練,作者運用歌詞對于場景的渲染和對事物的描述,來表現(xiàn)主人公的內心煎熬與惆悵。歌曲采用12/8的形式,以Adagietto(小柔板的速度展開,)帶再現(xiàn)的單二段曲式結構,如圖所示:
引子 ? ? ? ? ?A ? ? ? ? ? ?B ? ? ? ? ? ? 尾聲
a ? ? ?a ? ?b ?d ?e
1 ? ? ? 4 ? ? 4+2 ? ?3 ?3 2+4 ? ? ? ? ?2
A段由兩個同頭換尾的樂句構成,第二句的擴展使得句子從屬行進到主,形成了完滿終止。旋律從高到低,在d小調與d和聲小調中游走。“淺”字由f小調轉換成為F大調,降半音給樂曲造成了一種陰郁優(yōu)柔之感。A段整體上來說,右手為柱式和弦,左手為旋律走向。小調式的和弦,更為音樂的環(huán)境增添了一種神秘暗淡的氣氛?!靶仟氁小保瑸锽段的開始,由兩個完全不同的樂句組成。與A相反,B段的情緒開始轉變,分解式連續(xù)行進的和弦,音樂的色彩更加清晰明快了些,描繪出一種春上楊柳的欣喜之感。
在伴奏織體上,小三度引入,給予全曲暗淡陰冷的柔和,“瀟瀟”二字旋律級進下行的走向以及歌詞內容,仿佛為全曲鋪墊了凄冷的藝術氛圍和畫面暗淡的既視感。歌曲第一部分內容以柱式和弦的支撐為主,在第二部分轉換成了分解和弦的形式,曲中的情感色彩通過織體的變化顯而易見的體現(xiàn)出,從單調乏味到略為明快光亮的音響,到最后的a tempo(回原速),又是情緒的轉變,音樂符號標記增多,重音、延留音以及由強到弱,都是曲中情感的轉變之處??v觀全文,“雙燕”二字表現(xiàn)了主人公的嫉妒之心,“杜宇”二字又以高潮之地,飽含深情亦如吶喊般,將對情郎呼喚與思念迫切的抒發(fā)出來。對于《春思曲》的情感色彩可見大致有三個的把控:平靜點、轉折點、高潮點。曲中的各個部分緊密結合,互相映襯,使得《春思曲》的情感色彩層次分明,輕重有序,層層遞進,歌曲更加朗朗上口,生動多彩。
演唱時,要控制自己的氣息,在高位置以弱聲開始,給予夜雨之涼感覺,要看到譜例上詞與詞之間和鋼琴伴奏之間的連貫性?!皽\”字與“掠”字的降半音,要唱到準確。在“更妒煞無知雙燕”時,“妒”字要保持氣息的暢通穩(wěn)定,在“知”字上面提前給出高音的位置,“雙”字到“燕”字,注意變化音高,保持聲音位置一致。在“吱吱語過畫欄前”連續(xù)的變化音上面做到術語rit.的漸慢。在歌曲最后回原速時,注意曲中情緒的變化,形成對比?!袄伞弊譃槿罡咭?,演唱時口腔打開,身體放松,氣息撐住并且保持。在重音上,胸腔打開,學會運用音樂技巧將主人公情緒表現(xiàn)出來?!岸庞睢倍忠粲蚩缍容^大,演唱時提前準備,給出空隙,做到從漸強到漸弱。延留音和漸弱的表達是主人公惆悵失意的無限感嘆與意猶未盡,我們在演唱時一直到鋼琴伴奏結束都要保持情緒的飽滿,情感要以“思夫”展開。無論個人的實際演唱效果如何,將個人情感與曲中人物情感臨摹靠近,或許也尚未不可。
學唱中國藝術歌曲,無論是高校的聲樂教學還是學生的自由演唱,我們都要秉持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的自信與驕傲,要更加注重對于藝術歌曲中情感的把握,在演唱中闡釋它的內涵,無論是歌唱中的演唱技巧還是鋼琴伴奏,在充分理解與努力學習之后,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與藝術修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紅,黃自藝術歌曲的演唱分析與處理—以《玫瑰三愿》《春思曲》為例.黃河之聲,2018-10-18 16:43.
[2]張敏,春天的思念—黃自《春思曲》演唱分析.陜西師范大學藝術學院,陜西西安,7210062.
[3]彭芳,談音樂美的特征在藝術歌曲《春思曲》中的體現(xiàn).北方音樂,2015-10-30.
[4]陳靜,淺談黃自的藝術歌曲《春思曲》.南通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12-15.
[5]錢康仁,《黃自的生活與創(chuàng)作》,音樂藝術,1993-4.
[6]郭穎,音樂與詩歌的融合——論黃自《春思曲》的藝術特色,藝術教育,2006-02-01.
[7]路陽,《春思曲》的鋼琴伴奏特點,戲劇之家,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