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顏
摘要:詩歌作為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學(xué)特質(zhì)的文學(xué)形式,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代表了中華民族的勤勞與智慧,尤其是唐詩,它開啟了中國古典格律詩的先河,實現(xiàn)了在音、韻、調(diào)方面的無窮變化及在內(nèi)容、形式、藝術(shù)上的完美結(jié)合,因而唐詩代表了我國詩歌發(fā)展的黃金時代,具有獨特魅力。近年來,隨著漢學(xué)在西方世界的廣泛傳播,如何在唐詩的翻譯過程中保持原作的韻律節(jié)奏、精神風(fēng)貌,成為眾多譯者必須逾越的障礙。今天我們就以許淵沖的翻譯為例來看看像他這種大家是如何處理的,并且在他的“三美”理論下來進行一首詳細的詩歌鑒賞。
關(guān)鍵詞:許淵沖;詩歌;唐詩鑒賞;
一、關(guān)于唐詩
詩歌的歷史源遠流長,且題材繁多,形式也在不斷變化中。我們選擇的是“唐詩”,它指的是近體詩,又稱格律詩。在唐朝以前,多是古體詩,有所謂四言詩(如《關(guān)雎》)、五言詩(如《木蘭辭》)和七言詩等。而到了南北朝,乃至隋唐,格律詩才逐漸形成。格律詩分為律詩和絕句,四句為絕句,八句為律詩,按照每句的字數(shù)又可分為五言和七言。正如其名,與古體詩相比,嚴格的格律是近體詩的最大特征,并通過句數(shù)和字數(shù)的限定以及平仄音之分表現(xiàn)出來。如何在這一點上進行轉(zhuǎn)換是我們在翻譯的過程中最需要注意的問題。
二、許淵沖簡介
許淵沖,生于江西南昌。從事文學(xué)翻譯長達六十余年,譯作涵蓋中、英、法等語種,翻譯集中在中國古詩英譯法譯,形成韻體譯詩的方法與理論,被譽為"詩譯英法唯一人" ,北京大學(xué)教授,翻譯家。在國內(nèi)外出版中、英、法文著譯六十本,包括《詩經(jīng)》、《楚辭》、《李白詩選》、《西廂記》、《紅與黑》、《包法利夫人》、《追憶似水年華》等中外名著。
在翻譯理論這個領(lǐng)域,各位大家都由自己的見解,如嚴復(fù)提出了"信達雅"的翻譯標(biāo)準("信"指譯文要準確,不隨意增減意思;"達"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譯文通順明白;"雅"則指譯文時選用的詞語要得體,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簡明優(yōu)雅);錢鐘書有"化境"說(文學(xué)翻譯的最高標(biāo)準是"化");朱光潛有詩論("從心所欲,不逾矩"是一切藝術(shù)的成熟境界);郭沫若有"再創(chuàng)論"("好的翻譯等于創(chuàng)作,甚至超過創(chuàng)作");傅雷有"神似說"("翻譯應(yīng)當(dāng)像臨畫一樣,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等。
而許淵沖正是在繼承前人學(xué)說的基礎(chǔ)上,集畢生翻譯之經(jīng)驗加以發(fā)展,提出"美化之藝術(shù),創(chuàng)優(yōu)似競賽",這句話是許淵沖翻譯理論的高度概括,它包含以下三論:"三化論"(深化、等化、淺化)是譯詩的方法論。分別利用加詞、換詞和減詞等方法,通過意譯來努力達到神似的境界。"三之論"(知之、好之、樂之)是譯詩的目的論。知之是使人理解,這是翻譯的基本要求;然后要求好之,能使人喜歡;最高的境界是樂之,能使人愉快。"三美論"(意美、音美、形美)是譯詩的本體論。三美之中,最重意美,音美次之,最后是形美。所謂意美,是值譯文要傳達原文內(nèi)容所產(chǎn)生的一種意境或者是聯(lián)想的美。所謂音美,是指譯文可以借助詩人的喜愛方法來表達原文的音美。所謂形美,許淵沖認為主要是在詩句長短和對仗工整方面,盡量做到形似。本次介紹就是基于他的三美理論。
三、詩歌鑒賞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作者:李白 (唐)
故人西辭黃鶴樓(lóu),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zhōu)。
孤帆遠影碧空盡(jìn),
唯見長江天際流(liú)。
A MENG HAO-RAN
Mon ami quittelouest la Tour de Grue dorée
Pour descendrela ville en fleur printanière .
Sa voile au loin se perd dans la vo?te azurée ,
Oùje ne vois couler quune longue rivière .
⑴黃鶴樓:中國著名的名勝古跡。傳說三國時期的費祎于此登仙乘黃鶴而去,故稱黃鶴樓。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達。廣陵:即揚州。
⑵故人:老朋友,這里指孟浩然。其年齡比李白大,在詩壇上享有盛名。李白對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稱之為“故人”。辭:辭別。
⑶煙花:形容柳絮如煙、鮮花似錦的春天景物,指艷麗的春景。下:順流向下而行。
⑷碧空盡:消失在碧藍的天際。盡:盡頭,消失了。
⑸唯見:只看見。天際流:流向天邊。 天際:天邊,天邊的盡頭。
譯文:
友人在黃鶴樓向我揮手告別,陽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揚州。
他的帆影漸漸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見滾滾長江在天邊奔流。
首先先從音美這個層面來鑒賞。在中文版本里,這首詩在押韻和平仄上都是嚴格符合格律詩要求的。格律詩的押韻,是指句子的最后一個字,都使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它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偶句押韻,本詩的“洲”和“流”就是韻母 ou、iu相押。關(guān)于平仄,簡單說,在現(xiàn)代漢語四聲中,第一聲、第二聲是平聲;第三聲、第四聲是仄聲,這首詩在平仄上也符合尾聯(lián)上仄下平的規(guī)律,因而讀起來讓人覺得比較悅耳。但是我們要注意到,法語里并沒有平仄這個東西,這已經(jīng)屬于不可譯的范圍了,我們只能加以舍棄。押韻倒是有類似的——韻腳(rime),法語詩歌里的韻腳是指詞末的元音相吻合,所以我們可以從這方面下手。因而,譯者在這里做了轉(zhuǎn)化,他選取了兩組韻腳,“ré”和“ièr”,如此以法語中的押韻來代替中文中的押韻,通過中文和法語的語言特質(zhì)轉(zhuǎn)化,保留了押韻的音美。并且詩歌整體讀上去也是毫不費勁,輕快流暢。
接著是形美這個方面。我們先來看這兩組韻腳,陰陽性和單復(fù)數(shù)都相吻合,并且“黃鶴”本身的翻譯應(yīng)該是“grue jaune”,譯者為了實現(xiàn)“ré”的的相符,將jaune改成dorée,不僅增加了黃鶴這個詞的美感,也實現(xiàn)了和“azurée”押韻。然后是這首詩的第二句和第四句是縮進了四個空格的,這并不是譯者的心血來潮,而是這代表了一種特殊的韻式。譯文采用了“ré”和“ièr”這兩個韻腳,并且是ABAB式的交叉韻(les rimes croisées),所以特意用這種形式來映照中國詩歌的對仗工整。其他的,比如許淵沖在翻譯杜甫的《春望》時,因為采取的是平韻(les rimes plates),所以詩句便排列整齊,沒有空格變化。除此之外,這首詩是五言絕句,用詞簡練,高度概括,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也盡量保持了其簡潔性。
最后是意美這個方面。這首詩雖是惜別之作,然而文筆優(yōu)美,意境開闊,讓我們感受到的只是淡淡的憂傷。首聯(lián)“故人”在中文里的意思是老朋友,“mon ami”翻譯出了這一點,為全文送別老友奠定基調(diào)?!包S鶴樓”本身只是一座普通的樓,但傳說中三國時期的費祎于此登仙乘黃鶴而去,且黃鶴在中國的文化中本身有著很好的寓意,象征著健康長壽和性情高雅,所以譯者特地用了“grue dorée”,不僅則增加了這個詞語的美感,更是凸顯了友人孟浩然的風(fēng)流瀟灑。頷聯(lián)翻譯得比較巧妙?!盁熁ā痹谶@里是一種意象,一種春色茂然的意象,譯者選擇了“fleur”這個最能代表春天的東西,以小見大。且譯者并沒有直接把“三月”翻譯成“mars”, 而是轉(zhuǎn)化成了“printanière”,“春天的”。這兩個詞連在一起“enfleur printanière”作為定語來修飾“揚州”這個“ville”,整句詩直譯過來是“為了去那個到處都是春花的城市”,雖不盡“意似”,卻做足了“意美”,畫面感十足,把三月里春意盎然的意境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頸聯(lián)的“vo?te”本身是“拱門,穹形物”,“azurée”則是“天藍色”的意思,這兩個詞連在一起一起表達“碧空”,富有美感。尾聯(lián)的“長江”本來的翻譯是“l(fā)e fleuve Yantzé”,而譯者在這里把它翻譯成了“l(fā)ongue rivière”,意思是“長長的江水”,一則是為了押韻,二則則是通過江水之長烘托出作者的依依不舍之情。這兩句詩看似是寫景的,勾勒了一幅碧藍的天空下,作者目送友人所搭載的船帆漸漸遠去,直至消失在水平線的畫面,通過這富有詩意的注目,很好地渲染了作者目睹好友離去的淡淡的悲傷感。
四、結(jié)語
通過這一篇詩歌翻譯的賞析,我們對許淵沖老先生的三美理論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并且希望對我們以后的詩歌翻譯有所幫助。不過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漢姆雷特,也許有些人并不偏好許老先生的這種翻譯風(fēng)格,畢竟翻譯再怎么優(yōu)秀也不能達到百分之百的翻譯度,比如許老先生就丟棄了平仄,還有他對地名的翻譯,常常進行了轉(zhuǎn)化,比如這篇詩里的“長江”和“揚州”,有些人可能更偏向地名的準確翻譯,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無論時代如何變化,嚴復(fù)提出的“信、達、雅”始終是翻譯的不變準則。在此原則的指引下,我們在翻譯的過程中務(wù)必反復(fù)鉆研原文,規(guī)范遣詞造句,同時也要拿捏好轉(zhuǎn)化的尺度,爭取實現(xiàn)原文與譯文的高度統(tǒng)一。
參考文獻:
[1]梅婷,《淺談許淵沖“三美”譯詩理論中的“音美”》,《校園英語》,2015年8月。
[2]張琴,[許淵沖《漢法對照中國古詩詞三百首》中唐詩法譯解析],《廣西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2015年12月,第6期。
[3]中英倫葩,沈雙褀,《論唐詩的法語翻譯》,《法國研究》,2016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