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仙仙
摘要:游戲教學是將教學內(nèi)容與游戲融合在一起,實現(xiàn)寓學于樂,增強幼兒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習習慣,獲得更全面的發(fā)展,這也是學前教育的重要形式。但是從當前游戲教學來講,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價值性難以充分體現(xiàn),這就需教師注意教學活動的有效性,使幼兒在游戲中有所收獲。
關鍵詞:幼兒園教學;游戲教學;價值性
幼兒由于思維發(fā)展不夠健全,即使簡單知識也需反復講解,游戲教學的實施,能夠實現(xiàn)知識與游戲有效結合,使幼兒在游戲中掌握知識點,調(diào)動其在學習中的主動性、積極性,提升其整體學習效果,促進其身心健康發(fā)展。
一、合作中培養(yǎng)幼兒協(xié)作精神
幼兒園中游戲教學的實施需將幼兒作為主體,教師更多是發(fā)揮引導作用,需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對游戲進行合理安排,進而增強幼兒在學習中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此過程中和諧游戲氛圍的構建十分重要。同時也要鼓勵幼兒勇于將自身想法、觀點表達出來,和幼兒之間進行平等溝通、交流,這樣才能促進幼兒協(xié)作精神的形成。例如,在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字的認識時,教師可以為幼兒組織一場運球游戲,兩個幼兒為一組,運球時需將手臂和手臂交錯在一起,然后協(xié)作運球,最后看哪組運球的數(shù)量最多。這種方式的運用能夠為幼兒構建良好學習氛圍,也能讓其在游戲中形成協(xié)作意識,游戲教學獲得更明顯的效果。
二、實踐中培養(yǎng)幼兒解決問題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實踐活動的開展,在實踐中對幼兒進行引導,增強其問題解決能力。為了使幼兒對人民幣形成一定認識,教師可以組織一場去超市購物的游戲,將廢棄的紙張制作成人民幣。在購物中幼兒可能會遇到很多問題,如,不知道怎樣看商品價格,購物時錢不夠等等。這時教師就可以對幼兒進行引導,如果不了解商品價格,可以問售貨員阿姨,如果獨自購買錢不夠,可以問問身邊的小伙伴是否愿意和自己合買。在此過程中幼兒會充分發(fā)揮自身能動意識,完成教師布置的購物任務。同時在購物時還會遇到找零、要發(fā)票等問題,幼兒在實踐中會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獲得實踐的勇氣,進而實現(xiàn)教學的生活化。
三、賞識教育中提升幼兒學習熱情
在運用游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常識性教育的開展,調(diào)動幼兒的學習熱情。在此過程中,需將幼兒學習熱情的調(diào)動作為教學目的,幫助幼兒在游戲中掌握更多知識,增強其生活技能。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為幼兒展示不同類型的水果圖片,然后讓幼兒搶答屏幕上是什么水果,這種搶答的形式能夠使幼兒感受到趣味性,詳細了解水果的名稱。同時也能對水果的顏色、味道進行探索,掌握更多和水果相關的常識。在幼兒搶答時,無論結果如何,教師需注重賞識教育的運用,鼓勵、贊美幼兒,肯定其在搶答中的優(yōu)點,在指出不足之處時也需運用比較委婉的方式,增強其在游戲學習中的自信,使幼兒在今后的學習中更樂于表現(xiàn)和表達自己。
四、對游戲材料進行合理選擇
幼兒在思維方面比較活躍,一般情況下對玩具的興趣比較短暫,為了使其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得到較好發(fā)展,教師可以為幼兒準備一些鍛煉其動手能力的材料和玩具。在進行材料選擇時,盡量體現(xiàn)出多樣化,如彩筆、剪刀、吸管等,剪刀需要是幼兒專用,這樣才能使幼兒在使用時安全性得到保證。游戲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制作自己比較感興趣的玩具,如果已有的材料不能滿足實際需要,可以讓其尋找類似的材料代替,在制作玩具過程中,幼兒的問題解決能力能夠得到很好培養(yǎng),智力也能得到很好開發(fā)。
五、積極開展戶外游戲活動
戶外游戲活動的實施,不僅能向幼兒傳授知識,也能使其身體素質(zhì)得到較好培養(yǎng),對身心健康發(fā)展意義重大。在開展戶外游戲活動時,需精心設計教學內(nèi)容,促進幼兒綜合發(fā)展,在活動時可以從這幾方面進行:首先,教師需在活動中為幼兒提供足夠的空間,使幼兒在游戲中感受到樂趣。其次,在選擇戶外活動場地時,需將教學內(nèi)容作為依據(jù),確定運用集中或者是分散的方式,這樣才能保證活動的合理性,使其學習熱情、興趣被充分調(diào)動,進而想象力、模仿力得到充分提高。例如,教師可以通過老鷹捉小雞的游戲,培養(yǎng)幼兒對“1”和“多”的認知,游戲需要以一對多的形式進行。在游戲進行時,每當有小雞被老鷹抓住時,教師就可以對數(shù)字進行強調(diào)。通過游戲的實施,能夠使教師在游戲中不斷對“1”的內(nèi)涵進行強調(diào),幼兒也會對“1”這個數(shù)字產(chǎn)生更深刻的認識,進而將抽象的數(shù)字學習變得更具象化??傮w來講,戶外游戲的開展不僅能夠使幼兒在愉悅的氛圍中獲取知識,也能增強其對事物的整體分辨能力。
六、注重游戲評價的實施
在進行游戲教學中,為了凸顯教學有效性,教師不僅需認真組織幼兒進行游戲,也需使幼兒在游戲中認識到什么是錯、什么是對,在游戲中認真觀察幼兒,并且注重游戲評價的實施。在游戲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利用五分鐘左右的時間和幼兒進行溝通、交流,幼兒在此過程中可以講述一下自身在游戲中的經(jīng)歷,進而在講述中鍛煉自身口語表達,并且找到在游戲中存在的問題。通過這種溝通、交流的形式,教師和幼兒一同對游戲進行完善。同時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更深入了解幼兒的心理、性格特點,然后根據(jù)幼兒的特點,針對性選擇游戲,使游戲的開展最大限度發(fā)揮自身價值和作用。這種評價的方式也有利于教師和幼兒和諧關系的構建,使幼兒更崇拜和信任教師。
七、結語
總之,幼兒對很多事物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對游戲有著強烈探索欲,游戲教學屬于學前教育的重要形式,為了游戲教學凸顯合理性,在運用時教師需將教學內(nèi)容作為依據(jù),保證游戲在設計時的科學性、合理性,使幼兒在學習到知識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樂趣,增強在學習中的主動性、積極性,游戲在幼兒教學當中的價值得到充分發(fā)揮。游戲教學的實施符合幼兒的認知規(guī)律和思維發(fā)展特點,能夠幫助幼兒獲得更全面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娜孜拉·排祖拉.游戲教學在幼兒園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語文課內(nèi)外,2019(36).
[2]祁雙.游戲教學在幼兒園集體教學中的實踐策略[J].讀與寫,2019(35).
[3]范雯娟.基于游戲活動下的幼兒園學前教育教學策略探究[J].散文百家(下),2019(12).
[4]熊剛琴.如何將游戲教學有效融入幼兒園教育[J].散文百家(下),2019(12).
(責編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