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維霞 張敏
摘 要:與擔任文化基礎知識課程和專業(yè)課程教學任務的文職教員相比,士官學員的特點、軍事體育課程本身的特點都決定了軍事體育文職教員將要接受更大的挑戰(zhàn)。本文從教學的角度分析了士官院校軍事體育文職教員的發(fā)展困境,并針對性地提出了對策策略。
關鍵詞:軍事體育;文職教員;發(fā)展困境
軍隊院校編制體制調整的影響,軍事體育課程對教員身體素質的高要求使得院?,F(xiàn)役軍事體育教員流失嚴重,又因陸軍只有一所院校培養(yǎng)軍事體育專業(yè)的研究生,數(shù)量有限,軍事體育現(xiàn)役教員流通通道也較狹窄。在這種背景下,軍事體育文職教員應運而生,作為新生事物,其發(fā)展必將面臨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本文將從教學的角度分析士官院校軍事體育文職教員的發(fā)展困境。
1 士官院校軍事體育文職教員發(fā)展困境
1.1 學員身份特點給教員造成的困境
(1)與身體素質高要求的差距。士官院校學員來自基層部隊,具有扎實的身體素質基礎。人們常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軍事體育課程是一門以實踐為主,理論為輔的課程,作為軍體教員必須具備扎實的身體素質、較強的示范能力才能讓學員心服口服。而軍事體育文職教員畢業(yè)于地方院校,軍事體育教學任務中的某些項目是他們在上學時從來沒有接觸過的,他們對足、籃、排、投擲等項目了解的多,但是對障礙、格斗、爬繩爬桿等內容知之甚少,因此示范能力自然也就較差。軍事體育文職教員經(jīng)常感到學員“不買賬”,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學員對教員示范能力高要求的期望與教員示范能力偏低的差距,學員“看不起”教員、教員“成就感”較弱。
(2)與基層經(jīng)歷高要求的差距。軍事體育文職教員大多是從院校畢業(yè)再到院校工作,沒有任何基層經(jīng)歷可言,大部分人對部隊的了解都是在進入軍營工作之后才開始的。而士官院校學員多為三年或四年兵,具有比較豐富的基層經(jīng)歷。教員基層經(jīng)歷的缺乏給教學帶來了很多被動,他們對教學對象不了解,對基層需求不了解,對基層訓練模式也完全不清楚,這樣的課堂缺乏針對性,對學員的吸引力自然大打折扣。
1.2 課程特點給教員造成的困境
(1)軍事體育課堂本身的特點。軍事體育課程是士官院校軍事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首先姓“軍”,爾后姓“體”,這就決定了軍事體育課堂必須有“軍味”,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上下課時具有規(guī)范的報告制度,下達科目必須按照規(guī)定的程序進行;二是課堂講究井然有序,不管是隊形的變化還是訓練的組織,都按照訓練要求執(zhí)行,不能像地方體育課堂那樣“隨心所欲”;三是課堂要緊貼實戰(zhàn),要體現(xiàn)“教為戰(zhàn)”、“練為戰(zhàn)”的思想;四是課堂對軍體教員個人軍政基礎素質的高要求。軍事體育課堂對“軍味”的高要求,更拉開了軍事體育文職教員與現(xiàn)役教員之間的差距。
(2)軍事基礎課程的學科特點。士官院校軍事體育課程屬于軍事基礎學科范疇,雖然它在士官教育中發(fā)揮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但是與專業(yè)課相比,軍事體育課程卻又很難出學術成果。軍事體育文職教員也只能進行一些低水平、低層次的研究,促進教學的作用不明顯,也不能為個人評定職稱提供足夠的業(yè)績材料,導致職稱評審難,干工作的勁頭不足。
1.3 工作現(xiàn)狀給教員造成的困境
(1)個人身份特點。隨著習主席“裁軍三十萬”的指示,未來軍營中文職人員成為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勢所趨,近幾年文職人員的工資待遇、地位也有了質的飛躍,即便如此,文職人員的“非現(xiàn)役”身份仍然時常讓他們感到“不舒服”,“二等公民”感依然強烈的存在著。這種身份特點使得很多文職人員對工作缺乏信心,沒有歸屬感,不能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投入到工作中去,部分新進文職甚至將現(xiàn)工作視為一個“跳板”、視為積累經(jīng)驗的舞臺。
(2)日常事務繁重。軍校教員與地方高校教師工作的最大不同就在于,要遵守“坐班制”的約束,要在以教研室為最小管理單位下完成各類繁重的日常事務。教員們紛紛抱怨到“最開心的事就是上課”,不上課就永遠有干不完的雜活,有開不完的會。而留給教員的空閑時間就很少,教員也很難抽出時間進行業(yè)務提升,更不用說進行培訓進修,因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教員業(yè)務能力、科研水平只在原地踏步,甚至是退步。
2 發(fā)展策略分析
2.1 軍事體育文職教員個人嚴要求的態(tài)度
作為一名軍事體育文職教員,要上好一堂軍事體育課,不僅要有扎實的教學能力,還要有過硬的身體素質,不僅要教會學員,還要讓學員學會怎么教?不僅要傳授基本技能,還要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因此,軍事體育文職教員既要深刻認識到自己與“現(xiàn)役”教員的差距,更要敢于直視自己的短板,針對性的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要有“活到老學到老”的心態(tài)。在軍政素質、示范能力、教學組織等方面下功夫,在日積月累中“厚積薄發(fā)”。
2.2 組織上注重教員業(yè)務能力培養(yǎng)
教員業(yè)務能力不僅關系到個人的發(fā)展,也將對教學質量產(chǎn)生深遠影響,甚至直接影響到院校培養(yǎng)的士官人才質量。重視士官教育,首先要重視的就是為教學對象“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教員,教員業(yè)務能力不強,素質不過硬,自然也就培養(yǎng)不出高質量的士官人才。因此,在文職教員的使用上,要重使用更要重培養(yǎng)。在崗前培訓時,除進行軍政基礎素質的訓練,還應針對軍事體育教學進行專項性的訓練,要使文職教員對未來所教科目“胸有成竹”。除在崗培訓外,還應進行經(jīng)常性的在崗培訓,安排培訓進修的機會。教研室作為教員的最直接管理單位,應組織好日常訓練,通過開展經(jīng)常性的業(yè)務訓練活動,不斷提升業(yè)務能力。
2.3 全面接納文職教員
隨著文職人員政策的全面推廣,文職人員隊伍正在逐步走向龐大,但依舊是一支比較年輕的隊伍,福利待遇、“話語權”在某些方面依舊得不到保障。這就導致很多教員對工作缺乏動力與激情,他們認為“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長此以往不利于文職教員隊伍的建設。因此,小到教研室,大到學校乃至全軍都應該尊重文職教員的地位與勞動。對于文職教員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種現(xiàn)實困難,組織應盡可能幫助解決,讓文職教員無后顧之憂,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傉聦俚谋鴨T和文職人員局也應及時出臺各項政策,保證文職教員的根本利益。
2.4 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隨著文職人員福利待遇的逐步提升,文職人員崗位對地方高校畢業(yè)生的吸引力也逐步增加,而文職人員的招聘條件也越來越“嚴苛”,有的學校非“雙一流”不收,有的學校非“碩博”不考慮,總之在學歷層次上已經(jīng)將文職人員的檔次拔高了很多,文職人員隊伍的質量也越來越高。為文職人員營造輕松愉快地工作氛圍,讓文職人員干得“安心”、干得“舒心”、干得“放心”。讓他們主動“安營扎寨”,才能留得住優(yōu)秀人才,否則軍事體育文職教員隊伍自然也會面臨人才流失的問題。
3 發(fā)展前景展望
3.1 軍事體育文職教員隊伍規(guī)模的逐步擴大
一方面,編制體制調整后,軍事體育現(xiàn)役教員的編制在不斷壓縮,而文職教員的編制卻相對充分,因而文職教員隊伍的規(guī)模將逐漸增加;另一方面,現(xiàn)在部分軍事體育現(xiàn)役教員因編制問題,只能占用文職編制繼續(xù)工作,當他們因為年齡或者個人轉業(yè)訴求選擇轉業(yè)后,這些編制將被空出留給軍事體育文職教員。
3.2 軍事體育文職教員隊伍質量的逐步提升
目前來看,軍事體育文職教員在年輕的文職教員隊伍中更顯稚嫩,軍事體育文職教員與崗位的匹配度還存有一定的差距,相信伴隨著文職教員準入條件日益嚴苛的同時,新進軍事體育文職教員隊伍的質量、崗位的匹配度也會上一個新臺階。同時,隨著各級各類培訓體制機制的逐步完善,新進文職和在崗文職都能得到更多地學習鍛煉機會,從而更好地滿足士官院校軍事體育教學需求,更好地為軍事體育教育事業(yè)服務。
3.3 軍事體育文職教員的工作幸福感日益增加
隨著文職人員隊伍規(guī)模的逐步擴大,文職人員福利待遇的逐步增加,工作環(huán)境的逐步改善,工作勝任能力的逐步增強,軍事體育文職教員工作的幸福感也將日益增加,將軍事體育教學工作當做事業(yè)來干的決心將更加堅決。只有廣大軍事體育文職教員的工作幸福感增加了,只有他們全身心的投入到軍事體育教學中去,才能為部隊培養(yǎng)出更多體能優(yōu)異的士官人才。
作者簡介:鄧維霞(1987-),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社會體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