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我國越來越關(guān)注特殊群體的教育情況,因此,聾校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學習環(huán)境受到了人們廣泛的關(guān)注。其中,語文教學所涉及的范圍十分廣泛,且其教學內(nèi)容也較為豐富,而聾校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對學生進行良好的語文教學,能夠有效地提高其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對文字語言的掌握和運用能力。在過去,對于聾校學生的教育沒有給予過多的重視和關(guān)注,使這些學生由于自身的不足而導致其受到教育的效果也明顯不足。因此,在如今,各教師需要不斷地創(chuàng)新、改善過去的教學方案和教學計劃,教育要面向他們的生活,使聾校的學生能夠受到良好的、合適的教育。針對如何將生活化教學落實到聾校小學語文教育中這一問題提出一些相關(guān)的建議和策略。
關(guān)鍵詞:聾校;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
語文這門學科本身就是來源于生活,且應用于生活。將語文教學生活化能夠有效地實現(xiàn)教學過程的簡單化和具體化。在面對聾校學生的教育時,語文教師需要從多個方面以及多種渠道入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情況出發(fā),使學生能夠接受最適合自己的教育模式。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有效地將語文教學進行生活化設計,聾校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由于其語言方面具有一定的障礙,因此,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死記硬背的情況,這種機械式的學習會導致學生的思維出現(xiàn)障礙,無法靈活地運用自己的思維,因此,教師應該著重將生活化理念融入教學中,使學生的各方面能力都能夠得到改善和提升。
一、運用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shù)
信息技術(shù)對于教育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夠有效地實現(xiàn)教材內(nèi)容的簡單化、直觀化,使學生能夠以一種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式對知識進行掌握和學習。而對聾校的學生而言,這種方法也能夠大大地降低其對課文的理解難度,使其能夠脫離過去死板、枯燥的機械式學習過程,能夠通過多媒體創(chuàng)設相關(guān)情境,將自己的注意力和好奇心都投入對知識的學習過程中,能夠通過這種新穎的、有效的教學方式,逐漸活躍、開放自己的思維,并在提升自己能力的同時,產(chǎn)生較強的成就感和自信心,避免因為自身缺陷而產(chǎn)生自卑心理。信息技術(shù)能夠通過圖片或視頻向?qū)W生傳達出教材內(nèi)容中的信息,使聾校的學生能夠不再認為學習教材知識是有難度的、復雜的。
例如,在講解《大自然的語言》這篇文章時,在過去,教師只能夠通過手語的表達,向?qū)W生介紹、講解文章中的內(nèi)容,而如今采用了信息技術(shù),便能夠?qū)⒁粋€完整的視頻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學生能夠通過對畫面的理解和感悟,不斷地深入了解文章的內(nèi)涵和意義,使其能夠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和美好。利用信息技術(shù)將學生生活中的自然景象進行展示,能夠使學生逐漸發(fā)現(xiàn)自己身邊存在的美好景象,這種方式能夠有效地實現(xiàn)并落實生活化,使學生能夠逐漸開始主動、自發(fā)地去觀察自己身邊的生活。
二、將生活化理念運用在寫作教學中
為了使學生能夠產(chǎn)生寫作訓練的信心和動力,教師可以不斷地加強自己與學生的溝通和討論,使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獨有的方式,結(jié)合語文知識內(nèi)容,對自己的想法和思想進行表達。在這一過程中,為了減輕學生的寫作負擔,教師可以將生活化融入寫作教學的過程中,使學生能夠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更加清晰、明確地將自己的思想進行表達和展示,學生在與教師進行溝通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地鼓勵、引導學生,使學生能夠擺脫自卑、不安的情緒,由于聾校的學生缺乏語言經(jīng)驗,所以他們寫出的文章在一開始都會比較散亂、沒有條理性。這時,他們很容易產(chǎn)生自卑、放棄的心理。于是,教師可以讓其從生活入手,通過對生活不斷地感悟和觀察,形成較好的思想基礎。之后,教師再將一些生活化的語言向?qū)W生進行講述,使學生能夠在這種較為簡單的語言模式下,對自己的寫作進行練習,通過不斷地訓練和總結(jié),不斷地潤色自己的文章。
三、開展生活實踐活動
為了讓聾校的學生能夠有勇氣和信心與外界的人員進行有效的溝通,語文教師便要多開展一些以語文內(nèi)容為主題的課外活動,使學生能夠更加容易地融入校外的生活。并且這一過程還能夠有效地將語文教材中的知識在生活中進行落實和應用,使學生能夠在理解語文知識的基礎上,不斷地訓練自己的表達能力和溝通技巧。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深刻地去剖析教材中的文章內(nèi)容,根據(jù)文章而選出并開展適合農(nóng)校學生進行的課外活動。
例如,在講解《只有一個地球》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向聾校學生組織植樹活動,使其能夠在活動開展前與工作人員進行溝通,這樣便能夠有效地通過生活實踐,加強學生與校外人員進行溝通的能力,使學生能夠更加有自信和動力去與人進行交流和溝通。
四、結(jié)語
本文主要針對如何將生活化教學落實到聾校小學語文教育中這一問題提出了幾點相關(guān)的建議和策略,包括運用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shù)、將生活化理念運用在寫作教學中、開展生活實踐活動這三方面,希望能夠給農(nóng)校小學語文教師一些幫助,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逐漸形成較強的語文思維和學習信心,能夠在未來的發(fā)展和生活中擁有較好的思想和理念。
參考文獻:
[1]沙學會.聾校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15):37.
[2]湯步敏.特教學校中聾生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實踐策略研究[J].小學生,2018(6):12.
課題名稱:聾校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研究。
作者簡介:冉麗(1981—),女,漢族,甘肅定西人,大學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特殊教育學校聾生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