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彩芳
摘 要:主要針對初中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進行研究,為提升音樂教學的有效性及為現(xiàn)代音樂教師提供更多的教學思路和幫助。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存在問題;有效策略
初中音樂一直以來都與語文、數(shù)學等課程處于不同的地位,同時在考試體系中并沒有音樂這門科目,所以,音樂被視為一門娛樂性的課程。下面主要針對初中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進行了研究。
一、初中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觀念狹隘
在現(xiàn)代教育環(huán)境下,應試理念比較突出,造成了教師在音樂教學方面的觀念比較狹隘。教師與學生都認為音樂這門課程不在考試范圍之內,所以不需要花費精力在教學與學習中,即便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最終可能也不會得到相應的獎勵與表揚。對于教師來說,在日常教學中按照教學要求進行講解教學,把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作為最終目標,并不會十分關心學生學習效果如何。在這種教學狀態(tài)下,學生對于音樂知識的掌握程度受到了忽視,很難實現(xiàn)真正的教學目的,由此可見,教師觀念的改變是目前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
2.教學方法單一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利用課堂進行詳細的知識講解,按照課本要求一一敘述,而學生只能夠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機械式地記筆記,整個課堂的氛圍較為枯燥乏味,對于學生來說,在課堂中的學習較為煎熬,這也會使學生對課堂學習產生比較厭煩的情緒,從而抵觸音樂學習,在課堂中表現(xiàn)為分神、打瞌睡等現(xiàn)象,造成音樂教學效率低下。所以,教學模式的改變十分關鍵,教師需要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更好地學習音樂知識。
3.師生關系不和諧
傳統(tǒng)教學理念下,部分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認為自己主導課堂和學生的學習,在學生中形成了一種絕對權威的形象,不容侵犯,與學生產生很強的距離感,這也造成了學生的畏懼心理。學生對教師應該保持一定的敬畏之心,但是如果教師過于苛刻和嚴厲,也很難與學生融洽相處,更無法將學生當朋友或者親人般對待,這會使學生敬而遠之,從而導致師生關系的不和諧。
二、提升初中音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討
隨著現(xiàn)代音樂課程教學的逐漸發(fā)展,初中音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筆者針對如下幾個層面提出了一些個人的看法與建議。
1.加強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
在班級中,教師作為學生的指引者,在傳授音樂知識的同時要加強自身行為的規(guī)范,這樣才能夠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音樂教師需要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一方面要加強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另一方面要對音樂教學形成全新的認識,認真對待音樂學科的學習,一絲不茍地教學,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從潛意識中重視音樂學習,為初中音樂教學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2.利用多元化教學模式吸引學生眼球
對于初中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至關重要,所以,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音樂興趣的培養(yǎng),這樣才能夠更加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多元化的音樂教學模式能吸引學生的眼球,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比如,教師可以采用不同的音樂器具,引導學生參與其中,轉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同時也可以播放現(xiàn)代流行歌曲以及古典歌曲,或者實施各種課外音樂活動,這樣能夠進一步拓寬學生的視野與思維,促進音樂教學進入新的一個階段。
3.實施評價來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隨著新課改發(fā)展,教學評價逐漸受到了重視。通過教師的有效評價,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中更加具有成就感和滿足感。音樂教學評價的方式比較多,如學生自我評價、師生互評以及學生相互評價等。這些評價的方式不應該生搬硬套,需要根據課程要求以及實際情況進行評價,這樣才能夠獲得最佳的效果。音樂活動比較多,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天分進行深度挖掘,找到屬于他們每個人的閃光點,及時給予鼓勵與評價,使學生能夠體驗到被他人欣賞的感覺,才會對音樂學習更加有信心,從而全身心地投入音樂學習中。
4.加強師生關系的維護與培養(yǎng)
音樂教學需要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與學生能夠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進行學習,使課堂氛圍更加生動與活躍,這樣學生才能夠聚精會神地學習,從而更好地掌握音樂知識,這也是教學開展的重要基礎。
音樂本身是比較活躍的,如果師生關系過于僵硬,很難達到音樂教學的最佳效果。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和藹可親,與學生成為朋友,共同分享知識和進步,只有雙向的交流才能夠促進教學更加有效。因此,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需要全面采用多種因素才能夠提升音樂教學的水平,通過多元化教學模式,并且從實際情況出發(fā),進行具體化教學。音樂教學需要以實際的教學大綱作為參考依據,不斷創(chuàng)新和實踐,形成符合學生學習情況的音樂教學體系與目標,為初中音樂教學水平的提升注入更多的能量。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