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鑫
摘?要:情境教學法以其知、情、意的獨特魅力,成為歷史課堂教學的首要選擇。對學生而言,它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思考,能培養(yǎng)分析、概括、歸納歷史信息的能力。對教師而言,通過教學相長原理,教師自身素質和專業(yè)水平及師德修養(yǎng)也有了很大提高。本文以《民主政治的搖籃——古代希臘》一課為例,將情境教學如何運用到高中歷史課堂做了詳細闡述。
關鍵詞:情景教學;高中歷史;對策探究
一、情境教學的概念及優(yōu)勢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tài)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fā)展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老師合理地運用情境教學,積極地引導學生,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用公正、客觀的眼光去審視歷史、評判歷史,加強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二、如何將情境教學運用到歷史課堂
(一)運用生活情境,導入教學內容
美國教育家杜威指出:“教育即生活,最好的教育就是從生活中學習?!庇蒙钪械乃夭臑榍腥朦c來進行情境教學,營造親切感,拉近學生與知識的距離,以便活躍課堂的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本課的導入部分,老師可以展示臺風“山竹”造成破壞的圖片與同時間希臘優(yōu)美風光的圖片,兩者強烈對比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也自然的引起學生思考二者巨大差異的原因。老師可以此為教學的切入點,引出地理環(huán)境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
(二)創(chuàng)設歷史情景,突破重難點知識
本課屬于世界古代史范疇,需要學生掌握自然地理環(huán)境對希臘城邦民主制度產生的歷史作用。高一的學生雖然具備了一定理解材料內容和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但分析歷史問題容易簡單化,缺乏辯證分析的能力。而本課內容學生相對生疏,需要教師積極引導,如果使用大段枯燥史料容易引起學生疲憊,而選擇情境創(chuàng)設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通過虛擬一位生活在古希臘的人物——帕尼,讓學生跟隨帕尼回到千年前的古希臘。首先,通過帕尼與父親的對話展現(xiàn)古希臘獨特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教師隨即提出兩個問題:“帕尼所生活的古希臘地理環(huán)境有何特點,地理環(huán)境對古希臘的政治、經濟、文化產生怎樣的影響?”提出問題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討論。這樣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巧擬故事可以激發(fā)學生興趣,問題設置由淺入深,也為不同學情的學生提供展示機會。在學生得出“地理環(huán)境為孕育民主政治提供自然條件”的結論之后,教師繼續(xù)引導學生跟隨帕尼的生活軌跡展開,通過視頻了解他所生活的城邦具有怎樣的特點,以及身為公民必須具備什么樣的素質,并引導學生積極討論。情境的創(chuàng)設將大段枯燥的材料生動化,也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千年前古希臘人生活的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人文環(huán)境,從而能夠較為容易得出:“希臘城邦制度為民主政治提供了社會環(huán)境”和“公民素質為實踐民主政治提供人文條件”的結論。
(三)模擬歷史情景,深化知識理解
為了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開展興趣教學,老師可以在班級里舉辦“舞臺劇”,再現(xiàn)歷史情境,同時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在本課的主干知識學習結束之后,可以設定帕尼與中國古代的秦始皇跨時空的辯論,到底是小國寡民的城邦民主制度好還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更加優(yōu)秀。教師提供一定素材,讓不同的扮演者陳訴自己的選擇和理由,通過這種方式在豐富課堂教學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東西方文化的橫向對比能夠豐富并深化學生的所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辯證思維能力,讓學生了解并懂得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通過情境教學,可以克服原先僵化古板的說教,給課堂注入鮮活的、貼近生活、關注社會的情感素材,讓學生滿懷情感的參與課堂,從而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
三、總結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針對學情,合理地利用情境教學的方法,幫助學生了解歷史知識,同時以樹立正確的歷史價值觀念為向導,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學科素養(yǎng)以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目標。在課堂上,讓學生們充分地感受到歷史學科的獨特魅力,讓學生們在寓教于樂的環(huán)境中,享受歷史學習,愛上歷史學習。
參考文獻
[1]?李吉林.李吉林情境教學理論與實踐[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23.
[2]?王春艷.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提高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果[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2(05):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