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紅
摘要:世界上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細細體會,確實很有道理。特別是在領雁工程培訓班為期兩個月的學習實踐中,從專家的講座引領中,從名師的課堂展示中,我深刻體會到了“引導”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有效引導”的強大力量。就像小孩子第一次學走路,第一次吃飯一樣,都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他才知道怎么做,再考慮如何做好。
關鍵詞:小學英語;有效引導
學生的發(fā)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它強調(diào)課堂應以學生為中心,課堂教學應成為學生在教師引導下構(gòu)建知識、活躍思維的過程。
但作為一名新教師,筆者在日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在某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我下達一個指令或提出一個問題或布置一項任務,學生總無法順利做出正確回應,甚至會表現(xiàn)出迷茫的神情。教學過程因此而中斷,有時不得不重復提示,甚至配上中文費力解釋,學生才有所理解。幾次下來,我感覺十分失落,心想是不是哪里出錯了,為什么學生對于我的話沒法正確回應。是學生太笨了難以理解我的意思,還是有其他的原因。我開始對部分學生進行調(diào)查,得到的回答有:1、我的指令學生不理解,不知道要他們做什么;2、我的指令不清楚或太復雜,學生不知從何開始;3、我的提問學生不理解,不知從何回答;4、即使我的提問或任務學生理解其意思,但不知該組織怎樣的語言來回答或沒有足夠的儲備來反饋輸出。針對學生反饋的這些情況,我認真研究并請教師傅前輩們,終于發(fā)現(xiàn)了問題所在:我的“引導”有問題。我的引導不足,甚至是引導錯誤才導致學生的輸出困難。
不是有這么一句話:世界上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細細體會,確實很有道理。那么,如何讓教師的引導有效,即教師如何開展有效的引導來促成學生的有效學習這一問題,筆者將從有效引導的定義,有效引導的作用及有效引導的(常試性)實施方式等方面來探討。
一、有效引導的定義:
“有效”是指有效果、有功用;“引導”是指帶領,啟發(fā)?!敖處煹挠行б龑А笔侵附處熌茉谡n堂教學中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和地位,能最大限度的發(fā)揮主導作用,直接影響制約著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
二、有效引導的作用:
筆者認為: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引導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1、有效引導——讓學生理解教師的指令,從而做出正確的回應,享受活動的樂趣;2、有效引導——讓學生理解教師的提問,清楚表達自己的見解;3、有效引導——讓學生互相交流,活躍思維,建構(gòu)自己的新知。
三、有效引導的實施方式:
1、利用TPR活動復現(xiàn)所學知識的方式:如教學PEP Book 8 Unit 4 My Holiday A Lets learn 的幾個過去式的動詞詞組前,教師先是叫幾個學生分別上臺看卡片內(nèi)容表演動作,并讓下面學生猜:What can he/she do?學生根據(jù)臺上同學的動作示范,回憶已學知識,做出猜測:He/She can play the piano/play the computer/sing an English song/climb like a bear/baby等。這樣復習了跟本課相關的一些動詞詞組的一般現(xiàn)在時,而且這些詞組并非是以前某一課學過的原原本本的東西,而是需要學生自己重組內(nèi)容的,它是讓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自行建構(gòu),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可見其引導充分展示了有效性。
2、利用手勢輔助指令語引導學生明白指令的意思:如:學習英語是從“聽”起步的。“聽”是“說”的前提,沒有“聽”,就無從模仿“說”。只有聽得清,聽得懂,才能說得準,說得好。但小學生雖然模仿性強,卻缺乏自控能力。課堂上,常有學生一聽教師示范發(fā)音,就急于開口模仿,輕聲跟講,結(jié)果導致自身發(fā)音欠準,而且還影響了他人聽音。因此,在英語起始教學階段,教師就要引導學生靜心聽,可以用手勢指示學生先認真聽示范發(fā)音,聽清后再張開嘴模仿,這樣發(fā)音易到位,模仿效果好。跟讀課文也一樣。
3、利用提問的方式:如教學PEP Book 4 Unit 3 B Lets learn的主要內(nèi)容是讓學生會用句型:The is/are.來描述什么衣物是什么顏色、大小、長短等。教師利用一女孩的圖片先提問:What is she wearing?來引入教學。學生回答:She is wearing a blue T—shirt.然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出示新句型:Theis.學生根據(jù)自己前面的回答在老師的引導下很容易理解并輸出。
4、設置懸念的方式:如教學PEP Book 2 Unit 5 Where is my ruler?A Lets talk.“In”這一方位詞呈現(xiàn)后,教師為了讓學生輸出In the?和 Its in the.這兩個句型,教師出示一個裝有東西的袋子,設置一疑問:Where is my pencil?引導學生用In the?來提問。學生對這種懸念很有興趣,都很積極的進行猜測。由于教師教具制作的好,一個袋子套一個盒子,套了好幾個不同的袋子和盒子,學生帶著好奇心連續(xù)不斷用新句型進行猜測,此新句型在呈現(xiàn)環(huán)節(jié)就操練地相當?shù)轿?。最后教師再一步步把pencil 放回原位,引導學生說Its in the.學生還是相當有興趣,不斷用新句型輸出。教師利用這一懸念設置和教具的輔助教學,學生在猜測中不斷操練,對于句型和in 這一方位的理解和運用就相當透徹??梢娺@樣的引導方式使學生的學習有效性提高。
5、鋪墊式的輸入引導:如教學PEP Book 2 Unit 5 Lets talk 新句型時,教師先用Put yourin/on/under the.這一句型操練,在教師口頭指令和動作的引導示范下,學生體會in/on/under 的含義。然后教師再提問:Where is the?引導生回答:Its in/on/under the.這樣的輸出相當有保證,也什分有效。再如教學PEP Book 2 Unit 4 Lets learn.教師呈現(xiàn)grapes 這一單詞后,為了拓展grapes 的語義與用法,舉了一些例子:grape wine,grape jelly,及句型:is from grapes.引導學生輸出一些有關grape 的合成詞,由于前面出示了grape wine,grape jelly 這樣的詞,學生很容易根據(jù)實際生活經(jīng)驗輸出:grape ice—cream,grape cake等詞,可見有效引導自然產(chǎn)生有效輸出。同時學生能自己完成這種新知的建構(gòu),其成就感油然而生,一定會對英語課堂保有更持久的興趣。
四、結(jié)語:
小學英語課堂就應該是一個真實的,開放的學習英語的的場所,在這里,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之間能用英語進行自然的交流。而有效引導正是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它讓我們的教師教得更輕松,讓我們的學生學得更充實愉快,讓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更有效,讓我們的英語學習更富有生命力。為此,我將不斷努力,不斷嘗試,爭取不斷取得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