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瓊娥
[摘要] 目的 評價不同的護理干預在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在該院治療的76例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按照不同的護理方法分為常規(guī)組與綜合組,每組38例,常規(guī)組執(zhí)行常規(guī)護理措施,綜合組執(zhí)行綜合護理措施,對比兩組患者的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各項指標情況。結果 綜合組的餐后血糖達標時間,PH值恢復時間,尿酮體恢復時間明顯短于常規(guī)組,低血糖發(fā)生幾率小于常規(guī)組,護理效果更為顯著。 結論 對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能提升護理效果,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縮短患者餐后血糖達標時間,PH值恢復時間,尿酮體恢復時間,降低低血糖的發(fā)生幾率,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小兒;綜合護理;低血糖
[中圖分類號] R248.4?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20)01(b)-0142-02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是指糖尿病患者在各種誘因作用下,胰島素明顯分泌不足,生糖激素不適當升高,造成的高血糖,高血酮代謝性酸中毒等病理改變的癥候群,為內分泌科常見急癥[1]。近年來,我國兒童患有糖尿病的人數(shù)顯著上升,對患兒的身心健康成長產生嚴重不良影響。兒童糖尿病的發(fā)病原因主要與遺傳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密切相關,在患者自身免疫過程中,加重對胰島B細胞的損傷和破壞,最終導致胰島B細胞分泌功能衰竭[2]。酮癥酸中毒為小兒糖尿病患者較為常見的急性并發(fā)癥,發(fā)病率與患者的年齡呈負相關,具有發(fā)病急,病情進展快等疾病特點,若不能及時進行治療或治療過程中護理不到位,極易引發(fā)患者諸多器官功能衰竭,嚴重時致使患者死亡。該次研究于2016年12月—2018年12月評價不同的護理干預在76例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該院接受治療的76例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作為該次的研究對象,按照不同的護理方法,分為常規(guī)組,綜合組,各 38例。常規(guī)組38例中,男20例,女18例;年齡4~13歲,平均(8.65±2.22)歲;病程1~4年,平均(1.87±0.45)年。綜合組38例中,男19例,女19例;年齡3~14歲,平均(8.81±2.98)歲;病程1~3年,平均(1.51±0.27)年。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研究。
1.2? 入選和排除標準
(1)入選標準:①所選79例患者,均在該院確診為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診斷依據(jù)符合相關診斷標準。②患者均表現(xiàn)出多食,多尿,消瘦,疲乏無力,神志不清等臨床癥狀。③均經(jīng)患者家屬同意參與該次研究,且簽署知情書。(2)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臟器等嚴重疾病患者;②患者家屬不愿患者參與該次研究患者;③有精神障礙患者。
1.3? 方法
常規(guī)組執(zhí)行常規(guī)護理措施,主要內容為時刻監(jiān)測記錄患者的各項臨床生命體征,定時檢測患者血糖,加強巡房視察等。綜合組執(zhí)行綜合護理措施,主要內容如下。
①病情護理:及時觀察注意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以及中樞神經(jīng)情況,如血壓、脈搏、呼吸等,若患者為意識不清者,應時刻注意患者的瞳孔反應,以及對光的反應等,同時監(jiān)測患者的血糖、血鉀、尿酮體以及心電圖等情況,詳細記錄患者的血糖濃度水平、尿量、血尿酮等各項指標,觀察患者是否出現(xiàn)皮膚脫水等情況,予以適當糾正,尤其是為患者靜脈補鉀時,應注意是否有藥液滲漏,防止局部皮膚組織因藥液的原因發(fā)生壞死,不利于患者的治療。
②防感染護理:護理人員應協(xié)助患者取側臥位,保障患者呼吸暢通,定期對患者的床鋪、被褥、床單等進行清潔,降低因外界因素引起的患者肺部感染和泌尿生殖系統(tǒng)感染的情況發(fā)生,定期清理患者的口腔,減少細菌在口腔大量繁殖,預防口腔感染,同時適當?shù)貫榛颊邥幉窟M行清潔,降低泌尿系統(tǒng)感染的幾率。囑咐患者家屬,定期為患者修剪指甲,換洗干凈的衣物。
③用藥護理:對患者實施小劑量胰島素治療時,患者的血糖濃度會出現(xiàn)穩(wěn)步下降的趨勢,加之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末梢神經(jīng)循壞較差,對其使用皮下注射胰島素,療效并不理想,且劑量不易隨時進行調整,因此,在患者發(fā)病的第1天,進行持續(xù)性靜脈胰島素治療,間隔2 h測量一次血糖,依據(jù)患者血糖控制情況,調整胰島素的劑量,若治療過程中,患者出現(xiàn)低血糖相關癥狀,應立即使患者采取平臥位,進行口服濃糖水,果汁等,嚴重者可予以靜脈推注高滲糖,快速提升患者的血糖。
④輸液飲食護理:患者治療過程中,均會使用靜脈輸液的方式治療,主要目的為糾正患者的失水,恢復血容量,因此,在患者靜脈輸液期間,應全面仔細地觀察患者的狀況,控制好靜脈滴注的速度,使藥液均衡地輸入患者體內;飲食上,應叮囑患者家屬,盡量避免為患者提供過多的糖分和鹽分以及動物油脂,可適當給予患者苦瓜等利于降低血糖的蔬菜,飲食易少量多餐。
⑤心理護理:糖尿病患者,需終身用藥,因此需加強患者及其家屬對日常生活行為以及飲食管理的健康宣講,告知患者謹遵醫(yī)囑的必要性和優(yōu)勢,消除患者的和家屬的恐慌,為患者和家屬講解穩(wěn)定血糖的重要性,鼓勵患者樹立信心面對疾病,堅持謹遵醫(yī)囑用藥治療。
1.4? 觀察指標
觀察經(jīng)護理干預后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各項指標情況:觀察患者餐后血糖達標時間,PH值恢復時間,尿酮體恢復時間,低血糖發(fā)生率。
1.5? 統(tǒng)計方法
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x±s)、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綜合組的餐后血糖達標時間,PH值恢復時間,尿酮體恢復時間明顯短于常規(guī)組,低血糖發(fā)生幾率小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為小兒常見急癥,引發(fā)其發(fā)病的主要原因為病毒感染,日常飲食不當,私自不服降糖藥物等,發(fā)病較為迅速,病情進展較快,若治療不及時或治療過程中護理不當患者易出現(xiàn)昏迷,休克狀況,嚴重情況下還會導致患者死亡,不利于小兒患者的身心健康成長[3]。因此,對于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采取及時的搶救和適當?shù)淖o理措施,為提升患者生存質量的關鍵。
該次研究中,該院對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在其治療過程中實施了綜合護理的護理措施,取得了較好的成效[4]。首先通過病情護理,時刻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監(jiān)測患者的血糖、血鉀、尿酮體等情況,能及時的掌握患者病情變化情況,為治療提供科學有效的數(shù)據(jù),便于及時更改治療方案,確?;颊叩闹委煰熜?,觀察患者皮膚是否出現(xiàn)脫水,輸液是否出現(xiàn)藥液外滲等狀況,能有效防止患者皮膚壞死,降低意外事故的發(fā)生;其次,通過防感染護理,調整患者的體位,保障其順利呼吸,對病床衛(wèi)生定期清潔,降低環(huán)境因素引起的肺部感染,為患者進行口腔、會陰部等清潔護理,降低了口腔與泌尿系統(tǒng)的感染幾率,避免了不利于患者治療的因素發(fā)生;再通過用藥護理,治療期間定時監(jiān)測患者的血糖濃度變化,有效降低了低血糖的發(fā)生幾率;通過輸液飲食護理,能均衡地使藥液輸入至患者體內,有效防止因飲食不當,導致的患者血糖升高等現(xiàn)象;最后通過對患者以及家屬實施心理護理,緩解了患者以及家屬的恐慌,使其更愿意配合治療,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治療依從性[5-6]。
對比該次研究中的常規(guī)組與綜合組的餐后血糖達標時間,PH值恢復時間,尿酮體恢復時間,低血糖發(fā)生率等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各項指標情況,實施綜合護理措施的綜合組情況均優(yōu)于常規(guī)組,證明這一護理方式的護理效果更好。
綜上所述,對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能提升護理效果,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縮短患者餐后血糖達標時間,PH值恢復時間,尿酮體恢復時間,降低低血糖的發(fā)生幾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艷. 不同的護理干預在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15):112-113.
[2]? 馬海梅,王文娜,孫杉.護理干預在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38):165.
[3]? 宋先耕. 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護理探討[J]. 糖尿病新世界, 2015(5):213.
[4]? 陳巧燕. 分析小兒糖尿病合并酮癥酸中毒護理的方法及臨床效果[J]. 糖尿病新世界, 2017(16):103-104.
[5]? 段松玲, 周麗莎,王繼紅.綜合護理干預在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病人中應用的護理體會[J].全科護理,2016,14(30):3198-3199.
[6]? 趙蓉蓉. 綜合護理干預對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齊魯護理雜志, 2017,23(19):63-65.
(收稿日期:2019-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