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藝美術職業(yè)學院體衛(wèi)處 天津 300250)
全國高職院校辦學規(guī)模+教育理念發(fā)展提升,體育教育之育人功能日漸凸顯,尤其:2018年9月10日全國教育大會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時指出:“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育課,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讓大學生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未來社會的合格建設者。遵循:美好+艱巨的使命責任。天津工藝美術職業(yè)學院(高職)2015年至今5年來在“和球”體育教學+訓練中運用“冥想式思維教學法”踐行體驗→效果良好。與同仁交流+探究。本文採用文獻資料+專家訪談+網絡查詢+實踐驗證等方法,學習研究+歸納總結之。
法國知名學者笛卡爾說:在解決問題時,把我們所考慮的每個問題→都盡可能地分成細小部分。經過長期實踐,人們找到了解決難題的鑰匙,把難題→按照空間+時間前后依次順序,合理+科學的→通過對過去感知的材料→進行加工改造,最后經過實踐→從而得到解決。稱之。是當代國際+國內流行的→深層次+更高級的“思維模式”。
誕生于2008年9月3日→由中國體育職業(yè)者姜世才率領團隊歷經5年探索+研究+創(chuàng)建→后由 《國際和球聯盟》修定與完善。和球運動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球運動=源于+沿襲中國古代“蹴鞠”游戲(唐代:單球門-風流眼→隔網非對抗)借鑒當代“足球+藤球+排球→特征”融為一體→融合當代國際《競技體育規(guī)則》→“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中西合璧”傳承中華傳統+體育文化內涵→新興新型“技巧性”競技體育項目。
和球運動=其文化精髓是“競合文化”。競合平衡則“天地為焉,萬物育焉”。和球+競合文化之理念基礎源于《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和球運動員經踐行和球運動:感悟天之自強不息,地之厚德載物,感悟競合文化,努力做到“和于身→和于人→和于自然”→最終達到“和而樂”體育運動競技之最高境界。如偉大導師毛澤東:友誼第一+比賽第二(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注:對中國乒乓球指示→體育理念。詩詞:太平世界,環(huán)球同此涼熱→顯世界大同理想。
圖1
中國古代傳統哲學經典《易經》+氣功+武術(中國功夫)→均有“形意”(形象→意念)→升華理論與方法。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髓瑰寶→當代須發(fā)揚光大。哲學=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量變→質變)(感性→理性)形象→抽象思維飛躍。體育教育訓練學=運動技能形成=“泛化—分化—鞏固—自動化”動力定型→扎實基本功。運動心理學=感知—識記—再現—復述—想練結合(感性→理性認識)心理暗示?!蹲闱蜻\動簡明教程》正遷移+正誘導→自我暗示“在大腦中進行”(FIFA理念)。
和球運動=自誕生至今12年來蓬勃發(fā)展+成績斐然→備受世人矚目+喜愛。特別是當前對和球運動研究視角多元化→含:和球文化教育內容→實施途徑亦多元化。依現狀+特征→內容主要集中在:根基淵源+誕生+發(fā)展+競技比賽+文化功能+未來發(fā)展諸方面。前景廣闊。
比賽攻守技術+戰(zhàn)術運用需發(fā)揮“直觀形象→抽象思維”升級演化過程→達“高水平競技”實戰(zhàn)狀態(tài)。普及+提高(完善)→屬隔網非對抗+技藝型球類項目。和球→手腳并用+全身運動。球員→傳、墊、扣、攔、發(fā)、擋、頂、踢、顛、勾、抹、吊等全身技術→活動與比賽。比賽雙方→守護自己的半場,像網球一樣,對方第一次進攻過來的球→可觸地1次,比賽連續(xù)性、激烈性和精彩性→提高。和球比賽→每次進攻,每隊→最多四次擊球機會,其中上肢→最多兩次擊球,其余→采用頭、腳、腿、軀干等非上肢擊球→(簡稱:四二次擊球法則)。像排球一樣→可用身體各個部位→通過架上過球區(qū)→球擊過對方半場?!帮L流眼”進攻,類藤球→只能使用非上肢技術。
和球比賽→單獨計分+上下半場,每半場→分2節(jié),每節(jié)→凈時9分鐘。每半場→單獨計分,比分多→獲得一個積分。若在半場比賽結束前二分鐘內,雙方比分差距→少于2分→時間無效,率先獲得2分(含2分)以上優(yōu)勢領先的一方→獲得該半場比賽勝利→(簡稱:二二決勝法則)。全場比賽結束積分高者→獲得最終勝利,打成1:1→加賽3分→先獲得三分者→獲得最終比賽勝利。和球比賽→每球得分制。普通進攻→每次得分1分,女運動員進攻→落在對方比賽場地后無人觸及形成死球→得2分。每一回合比賽結束→失利一方獲得發(fā)球權。
傳統名?!鷮W員屬“藝術類”高職層次大學生。開設多種專業(yè):美學基礎(由自發(fā)→自為→有天賦優(yōu)勢)→升華為民族文化素養(yǎng)高層次藝術。
美術:寫生+素描→直觀感知→形象思維;繪畫+工筆→體驗領悟→藝術表達。泛化感性→理性分化體驗→大小寫意 “似與不似”的自動化(形象→抽象)→思維的突破升華。
工藝:雕塑+篆刻→形象藝術→工匠精神;裝裱+裝潢→設計增值→工藝精品上市。故:工藝美院體育教學+訓練→優(yōu)選:隔網非對抗+技藝型(富于表演+觀賞性)和球項目乃明智之舉→適合+滿足“藝術類”大學生心理需求→亦可豐富拓展+強化其專業(yè)素養(yǎng)。
傳統常規(guī)體育教學慣用“直觀→體驗”法,解決基本技術+戰(zhàn)術問題。比賽中技術運用+戰(zhàn)術思維→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需理念支撐+體驗反饋+不斷完善→提升之。
教師備課→備學員+備教材 (將教授內容→深入細致分析+研究+推敲→系列完整技術動作→按其動作結構分成環(huán)節(jié))。課時計劃=教案→設計+編排+制圖+模型+符號或視頻)→目的是使初學者頭腦中產生新形象。理論課=講解動作結構+技術原理→內在聯系(創(chuàng)建:冥想式思維)。教學實踐+評估=考核→反饋(總結教學效果→合理+實效性)。
[環(huán)節(jié)]講解→示范→模仿+練習→糾錯→重復練習→完成動作。如:“頭頂和球”技術。(冥想式思維教學法→各教學環(huán)節(jié)→施加助力+干預)示例。
(1)講解:教學程序和“頭頂和球”動作要領。(語言精煉+生動+形象+完整)。如:將和球頭頂球前的伸展→背弓,迎擊→和球比喻為“拉滿弓”(人體頭頂和球瞬間→好似拉滿待發(fā)之弓箭)又可比喻為 “禮儀戴巾冠”(特指傳統文化→束發(fā)之齡→家長給其鄭重佩戴束發(fā)巾冠)→頭部稍后仰+雙眼凝目專注等系列動作。使學員頭腦中意象創(chuàng)建;
(2)示范:完整動作(可制作直觀教具,如卡通人物模型→結合圖示,用模型模擬人體動作的不同環(huán)節(jié)+時機+結構。圖例展示→使學生頭腦中再造形象生動+正確→逼真);
(3)模仿:條件允許時→可開課之初,組織觀看和球比賽→示范教學視頻+資料片,為學生再造想象積累豐富素材→加深感性印象→知識儲備。對關鍵環(huán)節(jié)→正誘導+想練結合;
練習:判斷來球方向→步伐移動→合法擊球系列動作。完整動作→連續(xù)+重復;
(4)糾錯:可反復播放(慢鏡頭)技術動作節(jié)奏→使學生明細關鍵要點自我暗示;
(5)重復練習:學生可盤腿席地+精神放松+閉目養(yǎng)神→“入靜”集中注意力→“頭頂和球”技術動作→在大腦中運用冥想式思維法→重復播放→入腦入心。亦可交替+多次重復;
(6)疑點+難點:練習間歇→可在學生“入靜”冥想式思維時→給予“輕聲柔語”規(guī)范性動作專業(yè)術語誘導(提示:每個程序結束階段讓學生→記錄結果+感受+心得體會);
(7)頭頂和球技術動作→由表象→實際動作趨于一致→按教學要求達完善+準確;
(8)初學者頭腦中形成新動作→反復模仿+練習→須注意每次“冥想式思維訓練”→提示學員要以“效果呈現”結束→以鞏固自我展示成功信心→使“助力干預”具有顯效性。
此方法→整堂教學課中→交替使用,在某個技術動作疑點、難點→規(guī)范性動作語言引導,每次過程結束收尾階段→學生記錄結果、感受、心得。注意:每次冥想式思維訓練結束→學生以“效果呈現”結束→鞏固自我展示成功信心。對所練習動作→反復模仿練習→使學生頭腦中出現的頭頂和球技術動作表象+教學要求→實際動作→一致+完善+準確。
基于體育教育訓練學 《教學大綱》要求→調研+設計+踐行“和球運動”項目(理念支撐)→為“試行驗證”之初衷。其3項基本程序:
理論教學:開學講授《教學計劃》本課要求+和球項目理念+技術戰(zhàn)術特征+《比賽規(guī)則》等內容。制作“視頻”演示→建立直觀印象→激發(fā)大學生“感興趣+想參與”積極性。
踐行程序:“冥想式思維教學法→教學環(huán)節(jié)→施加助力+干預”于“和球運動”項目→(動作結構原理→肌肉+協調)技術運用+戰(zhàn)術打法思維+素質體能+心理平衡→實戰(zhàn)競技。
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講解→示范→模仿+練習→糾錯→重復練習→完成動作。操作。如:頭頂和球→頂球前伸展(背弓)→迎擊和球→拉滿弓 (兩眼看球→下肢蹬伸→收腹擺體→頸部固定→前額部→擊球后中部)關鍵環(huán)節(jié)發(fā)力順序。想練結合→自我暗示→達成目標。其核心:充分發(fā)散冥想思維→設想可能出現問題→巧妙解決→動作活躍→事半功倍。
依本人工藝美院從教32年→2015年引進和球項目。實踐表明:可提高教學效率→豐富大學生想象力+解決難題之能力→“感興趣+想參與”多贏良效。采用“冥想思維法”助力+干預教學→2018級經授課+課外活動=約30學時。
結課技評:
【實驗組】景觀班20人→有14名(優(yōu)+良=2+12=14人占70%)→基本掌握率為:19/20=95%;
【對照組】產品班20人(傳統授課模式)優(yōu)+良=10人占50%→較實驗組少20%(正態(tài)分布)。
兩種方式授課效果有較明顯差異,表明:合理運用(試行干預)可有良好效果。
表1 天津工藝美院“和球”專項選修課“冥想思維法”教學效果驗證統計表
圖2 天津工藝美院“和球”專項選修課“冥想思維法”教學效果驗證統計
本人→從教32年→自2015年本院→引入+接受和球項目,總結→冥想式思維法,在高職院校體育各項目教學→實際應用。本人→高職院校30多年實踐經驗→采用此方法→加快教學進程、縮短教學時間→提高學生豐富想象力+解決疑難問題能力,大學生→樂于接受+對體育運動產生興趣。例:此方法教學→2018級景觀班21名同學→三周授課學習,結課技評→20名學生基本掌握→動作要領→成功率95%,對照組2018級工業(yè)系班20名學生→傳統授課模式教學→三周后技評→只有12名學生基本掌握動作要領→成功率60%,顯而易見→效果差異明顯。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少年強+青年強則中國強。少年強+青年強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思想品德+學習成績+創(chuàng)新能力+動手能力,也包括身體健康+體魄強壯+體育精神”。黨的十九大為全國各條戰(zhàn)線指引光輝前進方向:給予高職院校殷切希望與使命。我們要在職責崗位與時俱進→開拓性探究→跨越式發(fā)展→為體育教育做出應有新貢獻。
中華經典哲學《易經》精髓+民族傳統文化瑰寶→傳承弘揚:感悟競合文化體育精神:和于身+和于人+和于自然→達 “和而樂”體育競技最高境界。
體育教學訓練優(yōu)選→隔網非對抗+技藝型 (富于表演+觀賞性)和球項目乃明智之舉→適合滿足藝術類大學生心理需求→亦豐富+拓展+強化專業(yè)素養(yǎng)。
試用“冥想式思維教學法→于教學環(huán)節(jié)→施加助力干預”獲事半功倍滿意實效:愉悅身心+強健體魄+文化理念+藝術修養(yǎng)=諸多良效→贏在終點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