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巴迪科·克里斯托普·瑪耶 安馳曼·努曼迪 阿古斯提亞拉
關鍵字:印尼;中國;納土納;安全化
在經(jīng)歷了長達數(shù)10 年的南海領土爭端之后,印尼看到自己被中國的自信所迫,在保護納土納群島周邊領土主權(quán)方面變得更加強硬。印尼政府對中國的說法感到震驚。中國聲稱,中國在印尼納土納海域擁有不可否認的捕魚權(quán)利,這“侵犯了印尼的領土主權(quán)”。本文采用哥本哈根學派提出的生態(tài)化概念框架,揭示雅加達在2013 年至2016 年期間迅速將納土納問題安全化。本文運用定量與定性相結(jié)合的方法,揭示近年來印尼主流媒體對納土納群島問題的討論。截止2016 年底,印尼媒體將中國在印尼領海所擁有的傳統(tǒng)捕魚權(quán)主張,描述成為印尼國家面臨的安全威脅。分析表明,印尼民眾接受了雅加達的安全話語權(quán),即印尼成功地將中國對印尼領海的主權(quán)主張安全化。本文通過對印尼新聞和社交媒體的分析,對安全化問題做出新的貢獻。
過去20 年以來,盡管相關南海主權(quán)聲索國在廣泛溝通以緩解南海局勢,但是南海爭端的數(shù)量和強度卻有增無減。中國一直在事實上改變南?,F(xiàn)狀,同時通過日益自信的話語權(quán)來渲染他們對南海主權(quán)聲索的合法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中國夢”施政愿景旨在復興中國過去的輝煌和世界地位。它重振了中國的自信話語權(quán),并使其更具對抗性。這是因為“中國夢”蓬勃發(fā)展的基礎之一就是維護中國的領土完整,包括臺灣、釣魚島以及南海九段線之內(nèi)的地區(qū)。重申中國對這些領土的控制被中國視為一項神圣的使命。即使與其他國家之間發(fā)生軍事對抗,它也必須取得成功。此外,作為一個正在崛起的經(jīng)濟和軍事強國,中國認為其對上述領土的主權(quán)是“100%合法和無可爭議,沒有任何談判空間”。更關鍵的是,北京方面的強硬態(tài)度喚醒了印尼對納土納群島領海主權(quán)主張的潛在沖突。目前,這一海域有可能爆發(fā)一場徹底的軍事對抗。直到最近,盡管由于領土爭端導致了一些緊張局勢,但是印尼宣布自己在南海爭端上是非主權(quán)聲索國,并愿意充當南海問題的中間調(diào)停人,處理好東盟相關國家與中國的關系。例如,在2011 年印尼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期間,印尼支持東盟加強與中國一體化融合,就反應了這種積極的態(tài)度。北京方面聲稱,納土納群島海域是中國傳統(tǒng)漁場的一部分,因此,中國認為有權(quán)向該地區(qū)派遺漁船和現(xiàn)代化海岸警衛(wèi)隊。然而,這種主張使得印尼對中國友好的態(tài)度日益受損、北京的相關主張主要基于“可疑”的歷史證據(jù),而這些證據(jù)尚未得到印尼和聯(lián)合國的承認。
印尼已經(jīng)以一種低調(diào)的方式拒絕中國的南海九段線主張,并認為以九段線劃界違反了1982 年《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然而最近,印尼對其與中國在南海爭端問題上的立場變得更加強硬。印尼總統(tǒng)佐科2014 年在接受《讀實新聞》(yomiuri)采訪時發(fā)表聲明稱,中國對南中國海大部分的主權(quán)主張沒有國際法依據(jù)。在試圖與中國保持良好關系的同時,印尼政府和軍方越來越擔心中國在印尼海域的強勢存在,以及這種存在導致地區(qū)不穩(wěn)定性。鑒于納土納海域涉及262,000 平方公里的水域,這使印尼對該海域有效管控成為一個挑戰(zhàn)。除了印尼與中國之間不斷升級的緊張局勢外,包括邊界海上搶劫、暴力襲擊、非法捕魚等事件使得鄰國之間在海洋資源、領土主權(quán)和海洋管轄問題上不安全感和沖突日益加劇,最終導致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的反華示威抗議活動頻發(fā)。
考慮到這一地區(qū)多國家多維度背景,本文有兩個目標,首先對印尼主流媒體涉及納土納群島緊張局勢報道進行分析,揭示2013 年至2016 年期間,印尼對納土納群島安全化的演變過程。其次,通過調(diào)查印尼社交媒體,評估雅加達方面關于“中國對納土納群島海域的主權(quán)主張對印尼國家安全構(gòu)成緊迫威脅”的觀點是否被印尼人民所接受。在介紹本研究結(jié)果之前,有必要描述本文所使用的概念框架和研究方法,并將雅加達的話語討論置于其語境中,確保新聞和評論的結(jié)果準確可靠。
為了實現(xiàn)第一個目標,即印尼政府對納土納群島問題安全化的演變過程,本文大致采用了哥本哈根學派“安全化”模式①編者按:哥本哈根學派是冷戰(zhàn)后崛起的歐洲安全研究的一個顯赫流派,其稱謂來自1996 年馬克斯威尼和紐曼對以哥本哈根和平研究所為中心的居住在北歐的研究者們的統(tǒng)稱。哥本哈根和平研究所自1985 年成立以來,一直耕標在權(quán)力與和平研究的中間地帶,從事一系列別具一格的基礎理論研究,以其耳目一新的觀點解釋不斷變化的現(xiàn)實世界,成功地對國際關系中的寬泛安全議程進行了“開創(chuàng)性的、最為全面透徹和持續(xù)探索”。,并運用批判性話語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DA)對印尼主流媒體涉及對納土納群島新聞進行解讀。哥本哈根學派提供了一個兼顧文本和語境來源的方法論框架,并允許話語與受眾之間的動態(tài)互動。這項工作遵循理查森(Richardson)提出的方法論,有助于分析具體言語使用與更廣泛的社會文化結(jié)合之間的關系,并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模式來定義3 個層次的話語分析之間的關系:實際文本、話語背景和更大的社會環(huán)境??傊?,這項工作使用哥本哈根學派“安全化”模式,以剖析印尼納土納群島安全化問題,以及回答什么是信息安全化、安全化的過程、安全化的方式以及評估安全化程度以解釋印尼對納土納安全化的演變過程。該分析描述了安全化模式的4 個構(gòu)成要素:安全化授權(quán)機構(gòu)、參照對象、存在威脅和非常規(guī)舉措。安全化授權(quán)機構(gòu)指的是具有合法討論安全化事項所需地位和信譽的機構(gòu)、組織和個人。在分析中,“威脅”和“存在威脅”這兩個術(shù)語被用于描述那些被安全化參與者明確或含蓄貼上此類標簽的問題,而不管它們是否“真正”代表威脅?!皡⒄諏ο蟆庇糜谘偶舆_在其發(fā)言中描述的印尼人們和國家的根本目標,例如經(jīng)濟發(fā)展和國家安全。描述安全化的過程的第四個組成部分是雅加達處理納土納海域緊張局勢而采取的“非常規(guī)”舉措。本研究選取了4 種分別代表印尼官方和社會有影響力的出版物,其中,《羅盤報》是影響公眾與論的印尼語國家報紙;《雅加達郵報》和《雅加達環(huán)球報》是英文報紙,《安塔拉新聞》則是政府新聞機構(gòu)。本研究的第二個目標是,通過調(diào)查印尼不同的社交媒體,揭示在2013 年至2015 年期間,主流社會與論變化過程,從而評估安全化是否成功。雅加達的安全話語權(quán)目標可以根據(jù)其對話語的不同反應分為國內(nèi)和國際兩大群體。國內(nèi)受眾可進一步細分為政治精英、知識分子和一般受眾;國際受眾也可以進一步細分。然而由于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本文主要關注印尼國內(nèi)公眾,即占印尼主要人口的大多數(shù)。
為了了解印尼公眾在2013 年至2016 年期間對納土納問題的看法演變過程,本研究調(diào)查了眾多Twitter 和Facebook 賬號,包括@MAILONLINE、@KOMPAS.COM、@JAKARTA AGGOLOBE、@diplomatmagazine 和@ABCnews。關鍵詞包括旅游目的地、領土爭端、主權(quán)、非法捕魚和威脅等,被用來確定相關的討論?!凹{土納”(NATUNA)編碼分為3 類:(1)消極描述;(2)中性描述;(3)積極描述。NODEXL 用于檢測“重要”詞匯在社交媒體上的使用頻率,從而確定相關詞匯在特定的事件段內(nèi)的使用頻率。
調(diào)查結(jié)果:通過對印尼主流媒體如何討論納土納問題進行話語分析,使用包括《羅盤報》《雅加達郵報》《雅加達環(huán)球報》《安塔拉新聞》4 種印尼知名報紙。重點將集中在2013年至2016 年期間這些新聞媒體上登載的有關納土納問題的新聞。如圖1 所示,該分析清楚地表明,在此期間,印尼與中國在納土納方面的緊張關系被安全化。然后,為了評估安全化的成功,本研究調(diào)查了兩家知名的社會媒體機構(gòu)FACEBOOK 和TWITTER,以確定印尼公眾在2013 年至2016 年期間對納土納群島的態(tài)度演變情況:除了涉及納土納經(jīng)濟、文化、旅游等領域的討論外,在2013 年至2014 年,印尼關于納土納的討論并沒有涉及到任何安全維度,這為探討納土納安全化是否在隨后幾年發(fā)生提供了理想的中立參照點。在此期間,涉及納土納經(jīng)濟、文化和旅游相關方面得到了廣泛的討論,印尼國有與企業(yè)部長達蘭·伊斯坎在訪問納土納群島時宣傳其為國際旅游目的地(《羅盤報》,2014 年)。此外,印尼與中國之間的關系十分友好,這反映在中—?。幔┛偨y(tǒng)之間的電話交談中,雙方都希望加強作為“好鄰居、好伙伴”的戰(zhàn)略伙伴關系(《雅加達郵報》,2014 年)。本研究調(diào)查的4 家報紙在2013 年至2014 年期間平均每月只有一篇文章討論納土納政治或安全問題(圖1 和圖2)。然而,也有一些新聞討論了中國和其他國家在納土納海域的非法捕魚活動(《卡林達新聞,2014 年),以及發(fā)展展這些島嶼的經(jīng)濟以防止其它國家占領的必要性(《阿通納新聞》,2014 年)。
圖1 2013 年每月與納土納安全相關的新聞數(shù)量
2014 年3 月,北京方面重新定義了南?!熬哦尉€”,這讓印尼官員對中國在南海的意圖感到擔憂。這條九段線的最新版本包括了納土納海域的一部分,盡管這是北京方面的一項非常重要的聲明,但是《安塔拉新聞》僅以標題為“印尼已經(jīng)對納土納海域地圖表達了反對意見”(Indonesia has conveyed objections to the natuna map)溫和報道了這一聲明。這表明雅加達在討論中國主權(quán)主張時采取了謹慎態(tài)度。如圖2 所示,到2014 年底,討論納土納政治和安全問題的文章數(shù)量開始增加,這表明印尼對華友好的態(tài)度開始消退。2014 年10 月,《雅加達環(huán)球報》討論了3 次與納土納安全相關的問題,并以“蘇西洛告訴士兵:印尼的亞洲虎十年”(SBY tells Troops:Indonesia an Asia Tiger in ten years,2014)為標題,要求印尼加強面對中國軍事建設方面的挑戰(zhàn);“中國對南沙群島、西沙群島聲索威脅印尼海上安全”(Chinese claims over the Spratly Paracel and Maritime Security Threatens Indonesia,2014)明確討論了中國對南海的主權(quán)聲索威脅到印尼的海上利益。這種更具敵意的話語權(quán)在2015 年進一步加強。
圖2 2014 年每月與納土納安全相關的新聞數(shù)量
2015 年,隨著北京在南海自信顯著增強,印尼對其安全和主權(quán)關切變得更加迫切。中國聲稱擁有南海的大部分主權(quán),包括開闊的水域、陸地構(gòu)造和海床,更重要的是,北京通過在礁石和沙洲的島礁建造島嶼、改變了南海局面。印尼認為,北京方面的強硬言論和造島行動對自身安全構(gòu)成了威脅,對于中國宣稱對南海擁有主權(quán),特別是在印尼領海擁有傳統(tǒng)捕魚權(quán)所構(gòu)成的威脅,雅加達無法繼續(xù)保持沉默。因此,印尼在主張其海洋利益方面變得更加自信,這反映在2015 年媒體討論關于印尼納土納群島安全和主權(quán)問題的文章越來越多。印尼官員越來越頻繁地在國家主權(quán)和安全的背景下討論納土納群島問題,并在維護該海域問題上變得越來越自信和直言不諱。因此,2015 年,討論納土納及其附近海域涉及國家安全的新聞報道不斷增加(圖3)。例如,2015 年4 月,佐科就任印尼總統(tǒng)6 個月之后,印尼和美國海軍在距離納土納海域約300 海里的巴淡島附近海域舉行了聯(lián)合軍事演習,以維護印尼在南海方面所面臨的主權(quán)和領土威脅。印尼國家發(fā)展規(guī)劃部部長安?。ˋndrin Chaniago)表示,他正在與國防部合作制定一項全面的國防計劃,該計劃將提交給總統(tǒng)佐科(《雅加達環(huán)球報》,2015 年)。印尼空軍司令表示,納土納應該發(fā)展為軍事要塞,成為印尼的“珍珠港”,以確保印尼的主權(quán)安全(《羅盤報》,2015 年)。
圖3 2015 年每月與納土納安全相關的新聞數(shù)量
2015 年,印尼政治與安全精英在討論中國“擴張主義野心”可能帶來的威脅時,所用語言仍然不夠明確和直接。印尼精英們用象征性的、模棱兩可的語言來討論主權(quán)和法律問題,同時把這些問題與保持和中國關系的重要性混為一談。印尼總統(tǒng)佐科在《雅加達環(huán)球郵報》“佐科澄清印尼在南海爭端中保持中立”(Jokowi Clarifies:Indonesia still Neutral in South China Sea Dispute)報道時闡述了印尼的中立立場。盡管印尼政府措辭微妙,但是它越來越承認,中國在印尼領海的進展代表著印尼領土完整所面臨的挑戰(zhàn)。例如,印尼軍隊總司令穆爾多科(Moeldoko)在沒有和印尼外交部協(xié)商的情況下,發(fā)表公開聲明要求雅加達采取措施以更加果斷的方式保護印尼在納土納海域的利益。這預示著雅加達在處理與中國的沖突時,將重新定位。與2014 年一樣,印尼新聞網(wǎng)站上與納土納安全相關的文章也在逐漸增加,并在2015 年達到頂峰。此外,這些文章觀點變得更加明確和自信,例如在《羅盤報》一篇題為“印尼軍艦在納土納海域巡邏”(the indonesia navy warships watch in the south china sea)的報道中,印尼海軍上將扎爾奴?。▃ainudin)證實印尼海軍在納土納海域軍事部署。但是,為了避免緊張局勢升級,他否認部署軍艦是出于與中國的領海沖突,只是保護印尼的領海和主權(quán)完整。
2016 年納土納問題被完全安全化。到2016 年,尤其是當年3 月印尼海軍與中國海警在納土納海域發(fā)生對峙之后,印尼當局對中國在印尼海域的活動視為國家安全威脅。這反應在2016 年《雅加達郵報》和《羅盤報》分別發(fā)表的關于納土納群島的105 篇和96 篇新聞報道(圖4)。由于中國越來越自信,印尼在南海爭端中從一個中立的角色,變成了不得不拒絕北京主張,并展示其政治和軍事實力的國家。這種變化可以從包括總統(tǒng)佐科在內(nèi)的印尼政府高層看出來。2016 年6 月24 日,印尼總統(tǒng)在納土納海域的印尼軍艦舉行內(nèi)閣會議,這充分表達了印尼對納土納海域的主張。在標題為“印尼總統(tǒng)訪問納土納海域一向中國發(fā)出警告”(Indonesia President’ Visit to Natuna Islands Sends Warming to China)的報道中,佐科毫不含糊地遣責中國“入侵”印尼海域。2016 年10 月6 日,佐科選擇缺席重要的印尼軍隊第71 周年紀念活動,而參加印尼空軍中隊位納土納舉行的演習活動。在此次演習中,印尼空軍集結(jié)大部分戰(zhàn)斗機,模擬印尼從敵軍部隊奪回島嶼的實兵演習。
圖4 2016 年每月與納土納安全相關的新聞數(shù)量
佐科宣稱,印尼將采取任何必要措施維護印尼領土完整和應對潛在的各種威脅。印尼不愿與其他國家就納土納海域主權(quán)問題進行協(xié)商。為了應對主權(quán)威助,雅加達撥出大筆預算,用于升級負責保護印尼在南海利益的軍事設施。資金用于加強納土納群島的海軍基地建設,增加廖內(nèi)群島警察局人數(shù)(從5,000 人增至12,000 人)以確保有足夠力量應對中國在納土納海域的挑戰(zhàn)。圖5 反應了印尼軍費開支的急劇增長,特別是軍事基地的軍費開支,以及通過打擊非法捕魚確保印尼海上安全的軍費開支。2016 年,1 艘中國拖網(wǎng)漁船進入“印尼納土納專屬經(jīng)濟區(qū)”海域捕魚之后,中國與印尼海岸警衛(wèi)隊發(fā)生對峙,印尼的安全話語權(quán)變得更加自信與明確。印尼海洋與漁業(yè)部長蘇西宣布,這并不是中國漁船第一次“非法”進入印尼領海,但此次最新事件比之前嚴重在于中國海警船只的積極干預(《羅盤報》,2016年)。印尼外交部發(fā)言人稱,該事件中國犯下3 個嚴重錯誤,第一個是中國海警船“入侵”了印尼專屬經(jīng)濟區(qū);其次,中國海警船“侵犯”印尼在專屬經(jīng)濟區(qū)執(zhí)法所有權(quán);最后,中國海警船“侵犯”了印尼領土主權(quán)(《羅盤報》,2016 年),這些嚴肅而又明確的指控說明北京與雅加達之間涉及納土納海域?qū)沟膰乐匦?。此外,雅加達方面不僅提出指控,而且采取了相應行動,以確保北京方面注意到印尼的外交立場。印尼外交部長馬迪諾在雅加達會見了中國駐印尼大使館代表,表達了印尼對這一事件的失望,并澄清納土納海域是印尼的固有領土。在這一事件發(fā)生一周后,印尼總統(tǒng)佐科在印尼海軍艦船上舉行內(nèi)閣會議,并表示愿盡一切努力,維護印尼的國家主權(quán)和領土完整,避免遭受中國侵犯。
圖5 印尼保護外島(包括納土納)趨勢
綜上所述,直到2014 年底,印尼主流媒體主要從經(jīng)濟、文化、旅游等方面談論納土納問題,2015 年,由于中國在地區(qū)的“野心”,納土納問題越來越多地被視為安全挑戰(zhàn),到2016 年,印尼媒體將中國在南海的行為主張作為國家安全威脅的當務之急。這種安全化趨勢反應在2013 年至2016 年期間,雅加達方面與納土納安全相關的文章數(shù)量急劇增加。(圖6)。這表明納土納問題被完全安全化。
圖6 2013 年至2016 年印尼對納土納安全化過程
為了評估2013 年至2016 年期間印尼公眾對雅加達安全話語權(quán)的看法是如何演變的,本研究調(diào)查了大量相關的Facebook 和twitter 條目。本次定量分析采取了一系列積極的(旅游、經(jīng)濟、文化……)和消極的或安全威脅的(威脅、非法捕魚、糾紛)等關鍵詞來進行組織,繪制了2013 年至2016 年兩組關鍵詞的推文數(shù)量之后,出現(xiàn)了兩個明顯的趨勢(圖7)。
圖7 2013—2016 年Facebook 與Twitter 相關關鍵詞趨勢
首先,正面消息集合在2013 年達到了最大值,并在2016 年末迅速下降為最小值。第二個趨勢是,與負面/安全相關的集合在2013 年存在微量,而在2014 年和2015 年有所增加,并在2016 年底迅速增加并達到峰值。這兩組相反的趨勢表示,印尼民眾在2013 年對納土納視為文化、旅游、經(jīng)濟等問題領域(正面關鍵詞)的感知,到2016 年底迅速發(fā)生變化,認為納土納海域是印尼國家安全的主要威脅對象。因此,印尼媒體成功地讓印尼民眾相信,中國在納土納海域的“野心”是一個緊迫的國家安全威脅。社交媒體話語權(quán)這種根本性的變化也反應在圖8。如圖8 所示,2013 年至2015 年CLOUD 詞上的變化趨勢,2013 年至2014 年印尼公眾與論對納土納海域的感知主要體現(xiàn)在旅游、文化、經(jīng)濟發(fā)展等方面,而不是安全問題。2015 年后,特別是2016 年3 月印尼與中國海警在印尼水域發(fā)生對峙之后,印尼民眾就納土納安全、主權(quán)和非法捕魚等問題進行了討論。截至2016 年底,新聞媒體和社交媒體上討論被與安全相關的關鍵詞(領土爭端、非法捕魚和主權(quán)))所取代。這一事實證實,雅加達成功將納土納問題安全化。
圖8 2013 年至2016 年社交媒體對納土納安全過程
就在幾年前,印尼還是中國在東南亞存在的一個支持伙伴,并扮演一個“誠實的中間人”角色,幫助緩和中國與南海不同主權(quán)聲索國之間的緊張關系。然而,最近,中國在納土納群島的強硬言論和行動,已迫使印尼面對中國的挑戰(zhàn)變得更加自信。印尼海洋與漁業(yè)部長蘇西威脅將中國告上國際法庭(BBC-INDONESAI 2016),這反映了這場對峙的嚴重性。
本文運用定量和定性相結(jié)合的方式,對印尼主流媒體在2013 年至2016 年期間涉及納土納的話語進行分析,確定安全化的過程。研究結(jié)果表明,直到2014 年底,印尼媒體幾乎只從文化、社會和經(jīng)濟方面討論納土納問題,到2015 年,越來越多的媒體認為中國的領土主張對納土納海域構(gòu)成威脅。最后,在2016 年,印尼主流媒體明確將中國的主張定義為對印尼領土完整的威脅,從而成為一種緊迫的國家安全威脅,即在2013 年至2016 年期間,雅加達將中國在納土納海域的捕魚權(quán)安全化。為了評估雅加達的安全化的言論是否成功說服印尼民眾,讓他們相信中國對納土納海域的主權(quán)聲明是一種生存威協(xié),此研究調(diào)查了2013 年到2016 年期間眾多受歡迎的facebook 和twitter 博客。分析表明,官方和社交媒體之間存在明顯的共鳴。證實了雅加達成功地讓印尼民眾相信,中國在納土納問題上的挑戰(zhàn)代表緊迫的國家安全威脅,即雅加達成功將納土納問題安全化。通過對印尼新聞和社交媒體的分析,本文對安全化文獻做出新的貢獻,互聯(lián)網(wǎng)以及其他運用程序和通訊工具(例如電子郵件、微博和Facebook、Twitter 和Youtube 等社交軟件)等新型技術(shù)形式,有助于安全化分析的發(fā)展。為了維護納土納海域權(quán)益,印尼政府需要堅定拒絕中國傳統(tǒng)漁船的主張,發(fā)展國民經(jīng)濟,并改善海洋和軍事設施。雅加達似乎已經(jīng)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并計劃在納土納海域進行大規(guī)模軍事建設。毋庸置疑,雅加達必須以靈活和創(chuàng)新的方式與北京進行法律斗爭,避免不必要和代價高昂的對抗。畢竟,中國是印尼的主要貿(mào)易伙伴,出口額達150 億美元,占印尼出口額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