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桂
[導讀]了解大意——再讀課文,回答問題——聽錄音,跟讀課文,小組表演,情景交際。
正文內(nèi)容:
英語的閱讀能力是指能靈活運用語言知識,以一定的閱讀速度來正確理解英語書面材料,掌握一定的信息。它是學習者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體現(xiàn)。對大多數(shù)英語學習者來說,閱讀是吸收語言材料、增加語言知識、擴大詞匯量的重要手段,能為英語聽說和讀寫能力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也能使學生從閱讀中認識到學習英語的真正意義和價值,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展視野,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因此,在小學階段教師就應該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和良好習慣。閱讀教學應從課堂延伸到課外,不能只滿足于教材,要使課內(nèi)閱讀和課外閱讀成為有機整體。隨著英語學習的不斷深入,若想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就必須進行大量的、廣泛的閱讀,包括閱讀各類短文、小說以及各類報刊、雜志等,這就需要有一定的閱讀能力,而我們的多數(shù)學生恰恰缺乏此方面的能力。那如何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良好習慣呢?
一、明確閱讀的重要性,有目的地指導學生閱讀自己感興趣的英語讀物
首先,進行學生“閱讀總動員”。在學期伊始,告訴學生學知識就是為了要運用。如何才能記住學到的東西?其中一點就是在運用中掌握。如針對英語學習來說,通過篇章的閱讀理解詞匯的意思比死記硬背來得輕松。其次,進行“家長總動員”。要讓家長明確培養(yǎng)孩子閱讀興趣的目的和意義。最后,向?qū)W生推薦相關讀物。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選擇難度不同的同步或比同步更高層次的閱讀材料進行閱讀。
二、設計“詞匯——句型——篇章閱讀”教學模式,培養(yǎng)閱讀興趣
積累詞匯是進行閱讀的前提,句子的理解是對詞匯的進一步掌握與運用。閱讀的過程是進行大量語言輸入的過程,可為之后的語言輸出作好準備。正所謂“詞不離句,句不離篇”,“詞匯——句型——篇章閱讀”這個模式當中,詞匯教學在中低學段顯得尤為重要,要幫助學生打好詞匯的基礎。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學生詞匯的學習和積累。單一的方法很難激發(fā)學生認讀和識記單詞的熱情,只有增加學習的趣味性,才能使學生真正愿意并樂意去積累詞匯。在平時的詞匯教學中,我將兒歌、順口溜、游戲等多種形式帶進課堂。例如,在教學動物名稱類的單詞時,我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編寫兒歌如下:
小貓cat喵喵喵,小狗dog汪汪汪,
山羊goat,綿羊sheep,咩咩叫,
豚鼠guinea pig,肥豬pig,不一樣,
奶牛cow,公牛bull,擠奶耕地一樣忙,
鵝是goose向天歌,鴨子duck叫嘎嘎,
馬是horse跑得快,兔子rabbit蹦蹦跳,
烏龜turtle慢慢爬,老鼠mouse人人抓,
小雞chicken叫唧唧,金魚goldfish擺尾巴!
另外,在單詞認讀方面,除了采取教師帶讀、學生領讀等常見方式外,我還經(jīng)常組織一些有趣的活動,如“聽音點詞”“認讀卡片”“單詞接龍”等,都是很有趣的詞匯識記游戲,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對于篇幅較長的課文教學,可設計成閱讀課。為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我常采用以下步驟進行教學:了解大意——再讀課文,回答問題——聽錄音,跟讀課文,小組表演,情景交際。
例如,在指導學生Hats and Monkeys這一則故事時,先讓學生默讀文章,配合插圖了解故事的大意并提出疑問,如:Why do the monkeys throw the hats on the ground? How does the man get his hats back? Who is more clever? Why? 接著讓學生帶著疑問再讀故事,細細品味,同時鼓勵學生讀后開展小組討論,聯(lián)系上下文找出答案,之后讓學生聽錄音并跟讀,最后分組進行對話表演。
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1.教會學生瀏覽式閱讀的方法
瀏覽是進行大量閱讀的重要手段之一。瀏覽是要求讀者在短時間內(nèi)迅速了解文章的大意,不要求記住文章的每個細節(jié)。掌握和運用瀏覽技巧并不難,不少人在閱讀時已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運用它,只是熟練的程度有所不同,這就需要進行一定的訓練。除教材中所提供的閱讀材料外,可讓學生經(jīng)常瀏覽一些報刊、雜志。開始時會感到很難進入狀態(tài),但只要堅持,養(yǎng)成習慣,瀏覽起來就有速度、有效果了。
2.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在教學中,要強化“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意識,幫助學生養(yǎng)成做筆記的良好習慣。一是在閱讀過程中要求學生隊文中的重要或關鍵字句上作標記;二是在讀的過程中摘錄佳詞妙句,寫讀書筆記或作簡要批注;三是學會查工具書,除了自覺查閱字、詞典外,還應學會查閱圖書目錄和參考資料。
3.教會學生跳躍式閱讀的方法
跳躍式閱讀是另一種快速閱讀的方式,其目的是快速找到所需的信息。它是一種有選擇、有目的閱讀,不必逐字逐句地閱讀和理解文章。當你要查詢一條信息,如時間、地點、人物、數(shù)據(jù)或結(jié)果等,就可采用跳讀的方式迅速獲得。例如,做“看圖找出與圖意相符的句子”類題,圖上是消防員在滅火,就在句子中找到fireman這個詞就能快又準地判斷了。閱讀視野的寬與否,也影響著閱讀能力的高低。教師在平日可通過一定的訓練幫助學生擴大閱讀視野。就像登山,站得越高,視野越開闊,看風景就越清楚。
4.培養(yǎng)學生的精讀能力
逐章逐節(jié)、逐字逐句地進行深入細致的閱讀文章的方法就是精讀。精讀的目的在于全面掌握文章內(nèi)容,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理解文章中的語言,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概括能力以及辨析關鍵詞語的能力。在閱讀時,先理解每個詞的意思,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在閱讀教學時,教師應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想、邊批注,理清思路,分清層次,把握文章脈絡,細心品味文章內(nèi)涵。對于課外閱讀,教師可指導學生將課上所學的方法加以運用,培養(yǎng)認真、有效閱讀的好習慣。
總之,閱讀是獲取信息,拓展視野,擴大知識面最直接、有效的途徑之一。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從興趣入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其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