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成勇
摘?要 高中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高中化學教學僅依靠講解課本知識很難保證學生形象、生動的理解所學知識,尤其是一些化學反應現象是很難通過講解描述來保證學生理解的。而通過直觀真實的實驗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形象的理解化學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新熱情,同時也能鞏固所學的課本知識,提高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
關鍵詞 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01-0126-01
之前,高中化學教學僅依靠講解課本知識很難保證學生形象、生動的理解所學知識,而通過直觀真實的實驗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形象的理解化學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新熱情,同時也能鞏固所學的課本知識,提高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由于認知的差異,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一些期待改進的問題。
一、高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化學實驗教學認識不夠
在教學實踐中,相當一部分老師幾乎很少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教學,有的老師僅限于在課堂上完成教材上的演示實驗。還有一些老師從應對高考的角度考慮,認為高中化學實驗教學非常浪費時間,能簡化就簡化,可以說是講實驗。這些思想上的不重視,還體現在學習教學資源的配備上,導致一些學校,缺乏完善的化學實驗室,實驗儀器和化學試劑嚴重缺失,導致很多老師雖有心開展實驗教學,卻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二)實驗形式單一
現階段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在實驗形式上多以驗證性實驗為主,完全按照課本規(guī)定的實驗內容進行實驗操作。在實驗過程中,老師也會嚴格規(guī)定學生的實驗程序,力求實驗結果與課本內容完全一致。這種實驗教學方法只是單純的以提高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為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偏離了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本意,并沒有發(fā)揮實驗教學啟發(fā)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功能。另外,基于化學實驗的安全性上考慮,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大多以老師的演示實驗為主,學生實驗少之甚少。學生不能親手去操作,不能獲得感性上的知識感悟,也就無法起到實驗教學的作用。
(三)教學方式僵化
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超過80%以上的教學方式都是以演示實驗為主。老師在教室中做相關的化學演示實驗,并且邊做邊講解,學生只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觀看實驗過程。在這種演示實驗教學的過程中,能夠觀看到整個實驗變化的學生并不多。這種僵化的實驗教學方式使實驗教學實際上已經完全流于形式,并不能發(fā)揮實驗教學的優(yōu)勢,學生對于實驗的認知理解上也不可能得到根本的提高。
二、針對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問題的應對策略
(一)提高對于化學實驗教學的認識
作為高中化學老師,應當認識到加強實驗教學的重要性,特別是在化學高考對于實驗考查內容側重的情況下,加強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則顯得尤為重要。老師應當在每個學期的課時設置中,體現出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增加實驗教學學時,組織學生定期的進行化學實驗操作,并且在課堂教學中也要充分的結合實驗,不能僅限于課本知識講授。
(二)豐富實驗形式
在開展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時,教師還應當豐富實驗形式,不僅限于課本上的演示實驗,應當盡量多開展一些趣味實驗和探究實驗,這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實驗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作用。
(三)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當前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并不具備條件來進行長期性、大規(guī)模化學實驗教學,因而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出實驗教學便非常有必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一些新的教學手段,來進行效果更好的化學實驗展示,例如使用多媒體技術。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化學實驗演示視頻,或者與教學內容有關的視頻,特別是一些生活中同教學內容聯系較為密切的視頻,給學生放映。這種方式相對于教師在課堂上進行實驗演示來說,效果會更好,也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例如在講解氯氣的性質及氯水的性質時,由于這部分實驗毒性較大,安全性較難控制,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觀看氯氣性質實驗大全視頻,從而全面掌握和理解氯水的漂白原理。也可以通過觀看二氧化硫的綜合套組微實驗的視頻,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質。學習碳酸鈉的性質時,除了學生探究實驗和家庭趣味實驗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觀看高倍鏡下面團的發(fā)酵過程的視頻,這種與生活密切聯系的化學實驗教學視頻。通過多媒體技術來實現,比簡單的實驗操作效果更好,也能夠讓學生認識到化學在生活中的無處不在,深切感受化學知識從生活中來,又到生活中去的社會價值。
(四)重視驗證試驗和探究實驗中的生成性問題
在實驗教學中,有時會出現很多生成性新問題,這時,教師一定不能武斷否定,一定要注意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應該教會學生尊重實驗事實,并引導學生大膽探究。教會學生實驗探究的的基本思路:提出假設→設計實驗→實驗探究→觀察現象→分析原因→得出結論。例如,在學生分組做過氧化鈉與水的反應實探究時,由于一些學生過氧化鈉與水的量控制的不到位,在反應后溶液中滴入2-3滴酚酞試液,溶液變紅但振蕩紅色瞬間消失,很多同學產生疑惑和好奇,這時教師則可以引導學生就這個探究實驗產生的生成性問題,專門做個探究實驗,探究產生的的原因,這樣不但讓學生充分理解并掌握了過氧化鈉與水的實質,更大大鍛煉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驗能力科學探究能力,提升了學生的學科科學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