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云 黃石現(xiàn)
代口腔醫(yī)院口腔綜合科,湖北省黃石市 435000
口腔潰瘍是發(fā)病率較高的一種口腔疾病,是指出現(xiàn)在口腔黏膜上的表淺性潰瘍[1]?,F(xiàn)階段,臨床尚未完全明確該疾病的具體發(fā)病機制,通常認為和體內微量元素或維生素缺乏、藥物、食物、精神緊張以及局部創(chuàng)傷等因素相關[2]。臨床治療該疾病的方式大部分為藥物治療,治療時一般以局部治療方式為主,在患者病情嚴重的情況下,需視實際情況行全身治療,大部分藥物治標不治本,所以極易造成疾病復發(fā)。鑒于此,本文在該疾病治療中聯(lián)合應用雙黃連口服液與雷尼替丁膠囊,獲得了理想的臨床療效,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7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口腔潰瘍患者80例。納入標準:(1)知情同意;(2)無用藥禁忌證;(3)入組前3個月無免疫增強劑、糖皮質激素以及免疫制劑應用史;(4)能嚴格遵醫(yī)囑用藥;(5)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過敏體質;(2)中途退出本研究;(3)存在自身免疫系統(tǒng)疾病;(4)合并惡性腫瘤。按數(shù)表法隨機將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19~58歲,平均年齡(30.25±2.18)歲;病程1~5年,平均病程(2.18±0.16)年;病變部位:唇內側5例、舌頭7例、舌腹6例、頰黏膜8例、前庭溝7例、軟腭7例。對照組4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齡20~59歲,平均年齡(30.85±2.29)歲;病程2~6年,平均病程(2.22±0.13)年;病變部位:唇內側6例、舌頭6例、舌腹5例、頰黏膜9例、前庭溝8例、軟腭6例。對比兩組基礎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漱口之后,倒出鹽酸雷尼替丁膠囊(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44021231,生產廠家:佛山手心制藥有限公司)中的粉末,采用棉簽對藥物粉末進行適當蘸取,將其涂在潰瘍及其周邊位置,并囑咐患者用藥后10min內要注意避免攝入任何飲料與食物,每天行2次治療,共治療2周。觀察組患者采用棉簽對雙黃連口服液(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133010,生產廠家:河南太龍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進行適量蘸取,將其涂抹在潰瘍及其周圍位置,每天行2次治療,雷尼替丁膠囊用藥方法同對照組,在雙黃連口服液涂抹之后涂抹,共治療2周。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臨床療效、疼痛緩解時間、潰瘍愈合時間、炎癥因子指標、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其中炎癥因子指標包括白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于治療前后采集兩組患者3ml非刺激性唾液,予3 000r/min的離心處理,離心時長5min,離心半徑8cm。取上清液,-80℃保存,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法測定TNF-α、IL-6水平,測定儀器為美國BioTek公司生產的Synergy2多功能酶標儀,各項操作均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1.4 療效評定標準[3]無效:口腔潰瘍沒有發(fā)生任何變化,依舊有明顯疼痛感出現(xiàn),潰瘍周圍黏膜組織充血情況未好轉;有效:口腔潰瘍面積縮小,疼痛感減輕,周圍黏膜組織充血情況好轉;治愈:口腔潰瘍完全愈合,疼痛感、周圍黏膜組織充血情況消失??傆行?(治愈+有效)/總例數(shù)×100%。
2.1 療效對比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275,P=0.012<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對比[n(%)]
2.2 疼痛緩解時間與潰瘍愈合時間對比 觀察組疼痛緩解時間、潰瘍愈合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疼痛緩解時間與潰瘍愈合時間對比
2.3 炎癥因子指標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IL-6、TNF-α水平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療前(P<0.05);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炎癥因子指標對比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
2.4 不良反應 對照組中有3例患者出現(xiàn)輕微口腔異味,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7.50%(3/40);觀察組中有1例患者出現(xiàn)輕微口腔異味,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50%(1/40);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1.053,P=0.305)。
口腔潰瘍發(fā)病初期為米粒樣大小,隨著病情進展,會進一步發(fā)展為黃豆樣大小,呈現(xiàn)為卵圓形或圓形的潰瘍,潰瘍面周圍充血,舌緣、頰以及唇部為該疾病的主要發(fā)病部位,極易反復性發(fā)作,且發(fā)病具有周期性、自限性特點[4]?,F(xiàn)階段,臨床尚未出現(xiàn)一種根治性方式來治療口腔潰瘍,通常以局部用藥為主,通過促進潰瘍愈合,從而減輕患者疼痛,降低復發(fā)率[5]??谇粷儚桶l(fā)性強,若不及時采取措施對病情進行干預,則會明顯影響患者生活質量。雷尼替丁膠囊屬于一種選擇性H2受體拮抗劑,能競爭性拮抗組胺,進而抑制細胞炎性因子釋放、變態(tài)反應,將口腔黏膜細胞免疫力提高[6]。雙黃連口服液是一種中藥制劑,藥物有效成分包括連翹、黃芩、金銀花等,其中連翹具有消腫散結、清熱解毒功效,黃芩涼血解毒、清熱燥濕,金銀花驅邪散風、清熱解毒。雙黃連口服液具有消炎止痛、解熱抗菌功效,能避免出現(xiàn)黏膜感染情況[7]。以上兩種藥物共用可能提升治療效果,可相互促進,對口腔黏膜形成有效保護,提高細胞免疫力。
本文中,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提示兩種藥物聯(lián)合用藥,可達到協(xié)同作用,從而可增強療效;觀察組疼痛緩解時間、潰瘍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提示與單獨用藥相比,聯(lián)合鹽酸雷尼替丁膠囊與雙黃連口服液治療口腔潰瘍,能快速促進潰瘍愈合,加速康復進程。IL-6、TNF-α均屬于臨床常見的促炎細胞因子,在上皮細胞增生和分化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促使口腔黏膜組織受損,加重口腔炎癥的病情[8]。本文中,觀察組治療后IL-6、TNF-α水平低于對照組,提示聯(lián)合用藥利于減輕口腔潰瘍患者的機體炎癥程度,使機體內環(huán)境得到改善。同時在安全性方面,對照組中有3例患者出現(xiàn)輕微口腔異味,觀察組中僅有1例患者出現(xiàn)輕微口腔異味,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聯(lián)合用藥并不會增加患者的不良反應,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口腔潰瘍患者采用雙黃連口服液聯(lián)合雷尼替丁膠囊治療能夠進一步提高臨床療效,改善機體炎癥狀態(tài),同時不會增加用藥不良反應,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