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艷 朱光輝 江潤瓊 陳東蘭
廣東省河源市婦幼保健院手術室 517000
腹腔鏡手術因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等優(yōu)點在臨床應用越來越廣泛。腹腔鏡器械因其材質及構造的特殊性,手術過程中接觸到血液、組織液等有機物,極易在器械內不易洗刷干凈,降低滅菌效果[1]。臨床實踐證明,徹底的清洗是醫(yī)療器械再處理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消毒及滅菌成功的關鍵,一旦消毒及滅菌工作不理想,不合格情況較多,則不僅會影響器械的使用,更為重要的是會影響手術效果和安全[2]。由此一來,提升腹腔鏡手術器械的清洗效果和滅菌效果至關重要,這就要求必須在該方面加強力度。本研究比較不同預處理方法對夜間腹腔鏡器械清洗效果的影響,以提高器械的清洗質量,延長器械的使用壽命,減輕工作強度,選取有效的保濕預處理方法,為進一步指導臨床工作提供依據?,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00例異位妊娠、急性闌尾炎及小兒嵌頓疝患者,均于夜間實施急診腹腔鏡手術治療,將手術使用到的300件腹腔鏡手術器械視為觀察對象。按數字隨機表法,將全部300件手術器械分為1組、2組和3組,每組均為100件。腹腔鏡手術器械主要包括分離鉗、分離剪、電凝鉤、雙極電凝鉗、超聲刀、結扎術、腹腔沖洗裝置等。
1.2 方法 夜間手術完成后,使用過的腔鏡器械立即進行拆卸,使其處于最小化狀態(tài),然后根據分組進行保濕預處理。(1)1組采用自來水沖洗進行保濕處理;(2)2組噴灑1∶200多酶清洗稀釋液進行保濕處理;(3)3組噴灑自配肝素保濕液(12 500U/500ml)進行保濕處理。各組保濕處理工作結束后,將目標器械放置并保存于密閉箱內,加蓋常溫保存,次日由供應室工作人員回收并清洗、消毒和滅菌。
1.3 觀察指標
1.3.1 清洗效果:目測法合格判定標準[3]:腹腔鏡器械表面、內部色澤光亮,肉眼看不到污跡為合格。杰力測血污蛋白試紙法合格判定標準:將試紙上顯色試劑塊放置在待檢的腹腔鏡器械施工,取殘存水,對試紙進行濕潤處理,對呈現出的顏色進行觀察。綠色存在血跡,為陽性,表明不合格;未呈現出綠色,為陰性,表明合格。比較各組2種合格判定法的合格率。
1.3.2 滅菌效果:采用細菌學檢測[4]對滅菌質量進行評價,采用營養(yǎng)瓊脂培養(yǎng)法:(1)滅菌合格:未發(fā)現細菌生長;(2)滅菌不合格:發(fā)現菌落生長。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據分析使用SPSS21.0統(tǒng)計軟件包,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各組清洗效果的比較 在目測法合格率和杰力測血污蛋白試紙法合格率方面,3組和2組均高于1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組高于2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各組清洗效果的比較[n(%)]
注:P1表示1組和2組比較,P2表示1組和3組比較,P3表示2組和3組比較。
2.2 各組滅菌效果的比較 在滅菌合格率方面,3組和2組均高于1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組高于2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各組滅菌效果合格率的比較
注:P1表示1組和2組比較,P2表示1組和3組比較,P3表示2組和3組比較。
腹腔鏡手術是疾病手術治療的常見方式,憑借其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安全性高等優(yōu)點已被臨床廣泛應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狀況,促進患者的健康恢復[5]。對于夜間腹腔鏡手術治療而言,其效果和安全的影響因素較多,其中腹腔鏡手術器械便是其中之一。實踐證明,腹腔鏡手術器械的清洗效果和滅菌效果會直接影響手術的進行,進而對手術的效果和安全產生不良影響,引發(fā)更多的醫(yī)療糾紛[6]。
目前,我國各大醫(yī)院的醫(yī)療器械使用之后,基本實現由消毒供應中心集中管理。對于夜間腹腔鏡手術而言,由于手術時間的特殊性,手術完成后使用過的器械無法保證及時回收,通常需放置待第2日處理,因此必須實施保濕處理,否則會影響清洗效果。此外,腹腔鏡手術器械的材料和構造比較精密,滅菌工作實施起來存在較大的難度,往往在滅菌之后難以實現理想的滅菌效果,如何進一步提升腹腔鏡手術器械的滅菌效果依舊困擾著腹腔鏡手術質量的提高。自來水沖洗作保濕處理是夜間腹腔鏡手術器械預處理方式之一,盡管操作起來比較簡單、便捷,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而這也得到了實踐的證實,單純地通過自來水沖洗進行保濕預處理,還存在較大的局限性,特別是在滅菌方面遠遠不足。選取不同溶液進行浸泡和噴灑是腹腔鏡手術器械保濕預處理的常見手段,具有較高的使用率。一般情況下,腹腔鏡手術器械以金屬材質居多,長時間浸泡盡管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濕預處理效果,但是被銹蝕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同時凝固的復雜物質更易黏附于器械表面形成細菌生物膜,導致清洗的難度進一步增加[7]。噴灑法不同于浸泡法,該方法按要求配制稀釋液對腔鏡器械保濕預處理,具有稀釋液用量少、噴灑液運送方便、交叉污染少、器械受到腐蝕小等優(yōu)點,保濕預處理的效果得到了廣泛認可。本研究針對噴灑保濕預處理方式,實施了噴灑1∶200多酶清洗稀釋液和噴灑自配肝素保濕液(12 500U/500ml)的預處理方案,均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結果顯示,在清洗合格率和滅菌合格率方面,2組和3組均高于1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了噴灑預處理方式的有效性。研究表明,腹腔鏡器械經過酶洗后,幾乎可去除所有致病微生物,如HBV和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等[7]。本研究3組清洗合格率和滅菌合格率,無論是目測法,還是杰力測血污蛋白試紙法均保持在較高水平,這與臨床相關文獻報道相符合。腹腔鏡手術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對患者造成一定的創(chuàng)傷,如組織破壞、血管損傷,機體的凝血系統(tǒng)被啟動,大量凝血因子短時間內被激活,血液凝結成團,黏附于器械上,容易滋生大量細菌。肝素鈉帶有較強的負電荷,對凝血的過程會形成干擾,延長凝血的時間,更加有利于血液的清洗,減少細菌的不斷滋生,進而提升滅菌效果[8]。本研究在使用自行配置肝素保濕液后,取得了理想的清洗效果和滅菌效果,由此說明了該保濕預處理方式的作用,但其還需進一步接受臨床的實踐檢驗,以便更好地進行推廣使用。
綜上所述,對腹腔鏡手術器械進行保濕預處理時,采用自來水沖洗、噴灑1∶200多酶清洗稀釋液、噴灑自配肝素保濕液的方法,均可取得一定的效果,其中多酶清液稀釋液和自配肝素保濕液效果更好,而整體來看自配肝素保濕液相較于多酶清液稀釋液效果更佳,具有較高的應用及推廣價值,值得臨床廣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