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素質(zhì)教育的大格局下,新課標改革對高中英語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高中階段的教育正是承上啟下的教育,要同時滿足學生的升學需求和未來發(fā)展的需要,還要為國家提供源源不斷地人才支持,因此,高中教育至關(guān)重要,尤其是全球化語言——英語這門學科。本文從高中英語學科素養(yǎng)、培育途徑及其評價方式三個方面來談一談高中英語教育。
【關(guān)鍵詞】高中英語;學科素養(yǎng);學生接受能力
【作者簡介】盧懷蓮,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河池市鳳山縣高級中學。
語言是人類發(fā)展的重要溝通途徑,學習好一門語言對學生全面發(fā)展是至關(guān)重要的。尤其是學好英語,因為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和對外交流的日益頻繁,英語已經(jīng)成為公民的必備素養(yǎng)。因此學習好英語和熟練掌握它是每一個高中生需要做到的。下面本人就來談一談高中英語的相關(guān)知識,希望可以為廣大教師朋友帶來新的思路。
一、高中英語的學科素養(yǎng)及課程設置
由于高中英語的課程宗旨及教學目標是提高學生高考成績、為不同學生的今后發(fā)展提供多種選擇、適應學生個性化需求;使學生得到多種學習方法及學習途徑,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所以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該以關(guān)注學生個人發(fā)展,建立學生學習英語的知識框架為英語學科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主要目標。此外,在學科設置上應具有靈活性,例如:可以采用選修英語課與必修英語課結(jié)合的形式,必修英語課針對高考新課標的內(nèi)容,為應對高考而開設;選修英語課則可以是啟發(fā)學生終身學習以及未來發(fā)展,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英語,把英語融入生活中的好習慣。
應用到課堂中可以是這樣的:教師積極在課上向?qū)W生傳授方便理解的、學生感興趣的東西,英語電影中可以運用到作文中的好句子就是教師應該傳授給學生的?!癥ou belong where you believe you belong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就是很好的例子。學生要想學習好英語,在英語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首先要產(chǎn)生對英語的興趣,提升英語素養(yǎng)。這是教師在設計英語課程時需要注意并做到的。
二、高中教師對學生的培育途徑
由于語言類學科的屬性是知識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要與自己的生活實際相結(jié)合,教師在這方面也要多加引導,因為英語學科的人文屬性就要求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要在英語知識中提煉做人的道理、道德規(guī)范。同時,英語也是一個工具,在學習的同時要注重這門工具的實踐性,邊學習英語知識邊運用到實踐中,這是學習英語的最佳狀態(tài)。
學習英語的途徑包括但不限于高中英語課本,學生應該從課本上了解考試大綱和最基本的英語知識,并在對課本有了高度運用、把基礎知識學習扎實后及時擴充,此時,網(wǎng)絡上的各種APP就是學習英語的一種途徑,也是學生在沒有教師在身邊的情況下的最佳選擇,例如,在某些APP上會有“每日一句”這種形式的短句記錄,“You belong where you believe you belong”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這句話適用于正在奮斗的高中學生,學生看到這樣的話也會有共鳴,對英語學科的興趣也會提高;還有“Youve worked harder than everyone whos ever doubted you”這句的意思是你要比任何曾經(jīng)質(zhì)疑過你的人都要努力,這樣的話同樣能激起學生對高考的決心和自信心;“Knowledge gives us the power to alter our destiny”知識給我們力量,改變我們的命運……這樣的句子不勝枚舉,只要學生肯學習,學習的途徑多得很,教師應該了解學生的情況,去建議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三、教師對學生英語學習的評價方式
教師在評價學生、為學生授課前,應該注意在課前問自己幾個問題:這堂課需要解決什么問題?用什么樣的授課方式去解決這個問題?這樣的方式是適合大部分學生的嗎?是淺顯易懂、深入淺出的嗎?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提高自己的備課效率,把更多的時間花在學生身上,這樣更有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學生時要從學生已有的知識框架出發(fā),注重學生學習與生活的有機結(jié)合,在評價學生方面要不單單看重考試成績,學生的努力程度、進步名次等同樣是教師評價學生英語水平的參考選項。
教師在教學評價前要注意課上全心全意授課,備課的成果不能一股腦地塞給學生,要隨時停下來觀察學生聽講時的反應,把學生當成課堂的主體,增加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讓教師在課堂上不單單是一個“自我陶醉”的講述者。教師要隨時調(diào)整課堂節(jié)奏,做課堂的引導者,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增進教師對學生的了解,更加有助于教師對學生的學業(yè)評價。例如:教師可以講出英語“You reap what you sow”來讓學生翻譯出中文: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然后教師再根據(jù)學生的反應和回答問題的準確性來對學生進行評價。教師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提高課程的效率和學生的英語水平,從而更好地對學生進行評價。
四、結(jié)束語
時代在進步,教育水平在提高。因此,英語教育方面必須要創(chuàng)新,充分在原來的教育格局上增添新的教育方式,在不改變教育本質(zhì)的基礎上增加新的教育方法,完善一套更適合學生實際、學校實際的教育方針,讓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不斷提高,培育學生方面不斷拓寬,評價方式更加優(yōu)化。
參考文獻:
[1]楊云,史惠中.基于英語學科素養(yǎng)的價值追求——談“以寫促學”的高中英語教學之道[J].名師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