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元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現(xiàn)代教育中逐漸融入了各種先進的信息技術用以各學科的輔助教學,而微課的產(chǎn)生正是信息技術在教學工作中深度結合的重要體現(xiàn)之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微課技術的合理融入,不僅能夠有效激發(fā)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同時也更好地促進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穩(wěn)步提升。下面該文就針對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問題展開研究,分析了若干關于微課的應用策略,謹供廣大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者參考使用。
關鍵詞:微課? 小學? 語文教學? 應用? 問題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2(c)-0176-02
1? 微課在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問題
隨著科技的進步、社會的發(fā)展,教育事業(yè)也要緊隨社會發(fā)展步伐、順應時代發(fā)展需求,實現(xiàn)教育事業(yè)與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緊密結合,力求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種教育資源,促進校園內部資源配置的最優(yōu)化,以提高我國教育事業(yè)的整體教學質量和效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就目前來看,微課技術在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仍然存在一定問題,教育事業(yè)與互聯(lián)網(wǎng)的結合情況還需進一步加強。具體的應用問題如下。
1.1 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對微課的使用不足
小學教育不同于中學教育,教師的工作壓力相對較小,教師本應擁有較為充裕的時間開展一系列教學工作,但是由于小學生心性尚未發(fā)育成熟,活潑好動,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教育工作中還是存在一定的阻力,如何更好地實現(xiàn)對小學生生活習慣以及學習習慣的教育,對于小學教師而言無疑是一項艱巨的任務[1]。因此,許多小學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不僅要注重對小學生的文化課教育,同時還要肩負小學生良好道德品質培以及人際交往能力鍛煉等重要教學任務。然而目前我國許多小學語文教師負責的教學科目較多,很少有多余的精力去引導、教化學生,這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全面發(fā)展而言無疑是一種制約。如果此時再給小學語文教師增加微課技術的融合任務,那么教師還要再付諸更多的時間精力去制作課件、視頻等微課素材,這在無形中又給小學語文教師增加了許多工作量,從而導致部分教師無法合理安排工作時間,大大制約了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1.2 現(xiàn)階段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的應用不完善
質量不高也是當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微課應用的一大問題。首先,國內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對微課的認知不足,因此在實際的微課運用中,對于視頻、PPT等模塊的制作十分蹩腳,微課技術的積極作用和優(yōu)勢發(fā)揮不出來,自然無法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高效開展做出應有的貢獻。其次,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在應用微課開展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沒有突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學工作的針對性不強,課堂條理性、系統(tǒng)性不足,再加之講解方式不合理,致使許多小學生聽得“云里霧里”,從而大大降低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更是無從談起。
1.3 我國網(wǎng)絡微課缺乏系統(tǒng)化的管理體系
當前,國內尚未形成健全的微課管理體系以及評價體系,微課的發(fā)展缺乏約束性,利用微課開展學習活動的學生在學習后對知識的消化和吸收效果不甚理想,尤其對于學習反饋而言,更是收效甚微,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效性,致使微課的積極作用無法得到最大化的發(fā)揮[2]。此外,教師的在線率無法保證也是一大問題,學生利用微課學習時,要想以線上的形式與教師進行溝通交流,教師卻不能時刻保持在線,這就導致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無法得到教師的正確指點,從而大大降低了微課的有效性。
2? 小學語文教學中微課的應用策略
新課程標準不斷推廣實施的環(huán)境下,微課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合理融入勢在必行,同時這也是促進我國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率穩(wěn)步提升的重要途徑。
2.1 創(chuàng)建微課情境
小學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黃金時期,這一階段的學生天性好動、熱愛玩耍,尚且年幼的他們對一切新鮮事物都抱有強烈的好奇心。因此,當他們看到一些個性鮮明的人物或者色彩光鮮的事物時,往往會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和關注心理。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善于利用學生的這一天性,利用合理的方式將枯燥無味的抽象的書本內容,轉換為形象、具體、直觀的教學資源,以此來激發(fā)小學生的探究欲望和學習興趣。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備課時間,將即將講解的課文內容制作成微課視頻,并以此作為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工具,完善課堂教學的導入環(huán)節(jié),通過微課情境創(chuàng)設,讓學生快速融入到課文情景中去,以高漲的情緒投入到對課文內容的學習中去。例如,在教學《雅魯藏布大峽谷》一課時,教師如果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僅僅利用語言向學生描述雅魯藏布江的壯美景象,那么學生對大自然美景的神奇壯麗、鬼斧神工的理解一定是有限且不真實的。因此,教師可以利用課前準備環(huán)節(jié),收錄一些關于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的視頻影音資料到微課當中,并以此來實現(xiàn)課堂導入,讓學生通過自己的雙眼,真正觀看到峽谷美景,從而產(chǎn)生進一步探索學習的欲望和興趣。
2.2 增強師生互動
小學語文知識是由漢語言文化演變而來的,具有較強的碎片化和繁雜化特點,且涉獵面積極為廣泛,尤其是一些特殊的教學內容,教師如果單單依靠傳統(tǒng)的授課手段進行講解,對于小學生而言無疑是具有一定難度的,這就導致了部分小學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實效性不強。為此,要想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積極利用微課技術,將一些教學知識重點和難點與微課相結合,利用微課引導學生對知識內容進行深度思考、深度學習,并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學習體會與心得,將自己的內心想法以交流和溝通的形式告訴老師,教師則應悉心指導,引導學生充分調動自己的思維意識,從而真正利用微課這一媒介,強化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變得更加和諧、活躍[3]。例如,在教學《圓明園的毀滅》 一課時,教師要想讓學生更加真實地體會到圓明園建筑的精妙絕倫,就可以充分利用微課技術,收集一些未毀滅前的圓明園建筑群景觀在課堂教學中向學生進行展示,并鼓勵學生積極討論、發(fā)言,以此來實現(xiàn)師生的有效互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2.3 激活學生思維
新課程標準中,小學語文教學對學生語文基本知識的傳授和鞏固固然重要,但是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探索精神的培養(yǎng)和鍛煉同樣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從以往的教學實踐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并沒有意識對學生這些方面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教學中僅注重學生文化課知識的教學,這嚴重背離了教學改革的初衷。因此,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教師應當主動轉變過去的教學觀念,在教學工作中積極融入現(xiàn)代先進的教學理念,注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鼓勵學生大膽展示自我、積極思考問題。例如,在教學《蝙蝠和雷達》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微課,向學生展示課文中科學家針對蝙蝠所做的3次實驗,以此來引起小學生的好奇心理,激發(fā)小學生的探索欲望,讓小學生積極調動自己的思考能力,對蝙蝠夜間飛行的科學原理展開豐富、大膽的想象。通過這種方式,實現(xiàn)對小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活化小學生的思維。同時,教師對于一些具有獨特想法和見解的同學,還應給予其適當?shù)墓膭詈捅頁P,讓小學生始終保持高度的語文學習興趣。
3? 結語
綜上所述,微課作為時下一種比較新穎、高效的輔助教學技術,符合當代小學生的成長和學習需求,可有效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廣大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者要主動轉變過去的教學觀念,善于利用微課技術為小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學習氛圍,激發(fā)小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促進我國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 張璨.微課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寧夏大學,2015.
[2] 石雅茹.微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7.
[3] 王曉剛.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和對教師的基本要求[J].信息記錄材料,2018,19(5):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