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萌
摘? 要:翻轉課堂教學方式應用于高職數學教學活動中,能夠在更大程度上摒棄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全流程中的主觀能動性。該文以“定積分的概念”課節(jié)的教學內容為例,對教學設計內容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分析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應用中需要注意的問題,總結出相應的建議,以此提升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開展高職數學教學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翻轉課堂? 高職數學? 教學設計? 案例分析
中圖分類號:G64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2(c)-0108-02
翻轉式課堂教學模式是近些年來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為提升學習積極性而逐漸演變出來的新型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具有多方面的優(yōu)勢,為教學改革提供了重要途徑和指引方向,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做好教學設計,并在此基礎上做好總結工作,這樣才能確保教學實效真正得以落實,確保學生在應用過程中能夠取得應有的學習成就。
1? 基于翻轉課堂的“定積分的概念”教學設計
1.1 課前設計
課前設計是翻轉課堂應用的基本前提,在該案例研究中,所應用的教學內容為定積分的概念,授課對象對某高職院校計算機相關專業(yè)一年級學生。根據原有教學經驗,學生已經具備前置函數極限及不定積分等方面的知識,師生群體能夠通過統(tǒng)一的授課平臺進行教學資源的傳遞與交流,學生能夠運用手機應用程序開展自學。為方便學生自學程序的開展,提前進行教學視頻和課件制作,單段學習時間控制在20min以內,方便學生進行碎片化學習。主要制作內容包括定積分概念導入、定積分幾何意義及其應用兩個重要部分,此外還包括教學引申和應用思考兩個提升部分。
1.2 課中設計
翻轉課堂的應用重心在于學生的課前學習,對于學習效果的準確評定卻在于課中設計,為方便師生課堂交流,課中設計被簡化為4個環(huán)節(jié):疑問、討論、解答、提升。疑問環(huán)節(jié)設計占時較短,一般為5min左右,由小組組長提前將小組內出現(xiàn)的共性問題進行總結,各小組重復出現(xiàn)的問題不必申述,減少時間浪費。在小組討論環(huán)節(jié)可以由理解能力較好的同學進行重點闡述,教師對討論效果較差的小組進行重點指導,在指導過程中要主要時間的控制,為后續(xù)解答環(huán)留出足夠的時間。討論活動開展的目的不是為了最終解決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而是能夠通過討論找出解決問題的多種途徑,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同時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解答環(huán)節(jié)對于老師的課堂掌控能力具有較高的要求,在準備環(huán)節(jié)中重點設計出各個不同知識點的解答方式。
1.3 課后設計
課后設計是在教學平臺上進行作業(yè)布置,教師在平臺上進行批閱,由于定積分的應用領域比較廣泛,在實際設計過程中,分別結合該專業(yè)的相關內容進行設計,同時也要求學生能夠結合自身的學習情況,將專業(yè)知識與定積分的學習內容充分結合在一起,采用更加詳述的方式表達出來,作為課后考核的重點內容,從而為學生應用型能力的提升做好鋪墊。
1.4 評價設計
評價設計并不是單獨的應用環(huán)節(jié),而是貫穿于教學設計各個流程的基礎組成部分,評價方式包括線上評價與課堂評價相結合,此外還包括組內評價、組間評價等形式。在評價設計中要更加注重評價的過程,要能夠容納不同形式的評價結果。同時為了引導學生對課前學習和課中討論環(huán)節(jié)的重視,要將評價的最終結果按比例計入到期末最終結果中,確保教學活動能夠達到預期效果。
2? 翻轉課堂應用要點
2.1 強化信息技術的應用
信息技術支撐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的技術支撐,是課前學習和課后點評等環(huán)節(jié)得以開展的基本條件。隨著高職高專教學條件不斷提升,計算機硬件和投影儀設備等都已經成為教學活動開展的標準配置,但是在軟件平臺建設上,大多數院校的重視程度還不足,無法滿足教學活動開展的需要[1]。隨著國家和社會層面對于高等教育基礎條件投入力度的不斷加大,各種教學網絡平臺已經不斷涌現(xiàn),能夠滿足各類學校和各個專業(yè)網絡教學活動開展的需要。學校層面只需要支付少量的費用就可以達到較好的應用目的,減少了學校和教師在整體上的投入。
2.2 深度做好課堂點評
課堂講解與點評過程是對學生課前學習的補充和升華,是確保學生能夠真正掌握知識應用,達成學習效果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對于理工類基礎課程而言,知識點的上下連貫性較強,實際應用范圍較廣,在應用于不同專業(yè)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掌握知識點的側重程度也有所不同。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設計時,要進行通盤考慮,盡量做到差異化教學,滿足不同專業(yè)和不同群體學生學習的需要[2]。高職類院校數學課程的開展對于學生后期的學習具有重要的影響,教師在課堂點評時不僅要能夠做好充分的理論知識儲備,還要能夠做好較好的心理準備,對于暫時無法及時解決的問題,要對學生坦誠相待,盡量能夠通過與學生共同學習的方式采用發(fā)散性思維來解決問題,確保學生能夠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處于主體地位。
2.3 提升學生主觀能動性
翻轉式課堂教學方式的應用本身就是基于學生主體地位提升而提出的教學改革方式,對于我國高等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和學生核心素質的培養(yǎng)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在基于翻轉課堂開展教學活動的情形下,要能夠充分發(fā)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學生的積極參與和擴散性構思提升整體學習效果。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由于教師方面的原因,通常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培養(yǎng)不夠重視[3]。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師在開展教學設計時,還是基于傳統(tǒng)的教學思維模式開展工作,所站立的角度還是從“教”的教學出發(fā),而不是從“思考”的角度出發(fā),對于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預測不足,對于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判斷不足,甚至在處理學生提出的問題時,采用逃避和壓制的方法予以處理,這就造成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fā)揮不足,進而造成翻轉課堂教學應用失去應有的意義。
2.4 改善教學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體系的完善是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指引,尤其是對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具有直接性的影響。在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體系中,更多是側重于對知識點掌握程度的考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則是為了更好地改變學生的思維方式,進而不斷提升其應用能力[4]。在評價體系沒有隨之發(fā)生改變的情形下,翻轉課堂的應用不僅無法起到應有的積極作用,反而會因為與評價方式之間的銜接力度不足而造成相反的教學效果,也就是教師在前期精心做出的教學設計無法滿足學生評價考核的需要,所付出的努力付之東流。為了確保翻轉課堂的應用能夠達到預期效果,必須在做好教學設計的同時改善目前教學評價體系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從而不斷滿足教學活動開展的需要。
3? 高職數學翻轉課堂應用建議
3.1 強化教師團隊配合
翻轉式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是線上、線下教學模式的綜合,也是信息化教學模式的重要體現(xiàn),但是從本質上而言,翻轉課堂中信息化技術的應用還是教師教學活動開展的輔助形式。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求教師團隊同樣要能夠基于合作模式強化團隊配合力度,對于課程設計中出現(xiàn)的問題,相互之間要能夠及時進行交流并開展相關的討論,盡量確保課前設計能夠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全面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
3.2 有效選擇教學內容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是積極有效的,能夠對學生學習和能力提升起到多方面的促進作用,但是在實際教育活動開展中,并不是所有的課節(jié)內容都能夠適用于這種教學模式,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設計時,不能為了單純地應用翻轉課堂而將所有的教學內容都套入進去,而是要將翻轉課堂教學應用與其他教學模式有機結合在一起,對于能夠應用的課節(jié)內容,要從課節(jié)教學內容的前、中、后3個環(huán)節(jié)做好科學設計,同時對評價方式也能夠合理改變,不斷提升翻轉課堂的應用效果。對于一些不適用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課節(jié),則應當以教學目標的完成為基準,采用更加科學的教學模式來開展教學活動。
3.3 強化網絡信息應用
在翻轉課堂教學應用中,網絡信息的獲取是確保教學活動達到實效的重要保障,對于部分學生群體而言,對于翻轉課堂的課前學習環(huán)節(jié)重視程度不足,將課前學習等同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的預習環(huán)節(jié),認為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可以通過教師在課堂上的講解和點評進行解決,由此導致對網絡信息應用的重視程度不足。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所產生的效應是多方面的,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工具的掌握和利用習慣。就未來的發(fā)展趨勢而言,終身學習已經成為個人發(fā)展的主要助推力,而在離開學校之后,學習的主要途徑就是網絡信息和資源。
3.4 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
翻轉課堂教學應用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從而適應學生就業(yè)水平不斷提升的要求。根據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要求,其內容主要包括文化基礎、自主發(fā)展和社會參與3個層面,其中文化基礎包含人文底蘊和科學精神,自主發(fā)展則包括學會學習和健康生活,翻轉課堂教學應用能夠在這些方面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從而為學生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在社會創(chuàng)新方面則能夠通過小組討論等教學形式的結合,提升學生的實踐創(chuàng)新和責任擔當能力。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設計時,要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的深度分析,更加合理地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內涵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4? 結語
翻轉課堂教學應用在未來高職數學教學活動中所占有的地位必將更加重要,所能夠起到的教學效果也將更加明顯,在高職教育百萬擴招的背景下,高職教育本身的重要性也將不斷提升,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將會更加明顯,利用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引導學生利用網絡平臺科學的開展自學活動,通過小組討論發(fā)現(xiàn)和解決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 后玉霞.數學教學中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的實施策略[J].學周刊,2019(29):151.
[2] 惠驛晴.在教學中融入翻轉課堂模式的實踐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30):149-150.
[3] 徐永利.翻轉課堂在高職數學教學中應用的實踐研究[J].農家參謀,2019(15):268.
[4] 江萬滿.基于翻轉課堂的高等數學教學設計研究[J].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2019,17(3):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