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宇 李曉汝
摘要:在進行體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體育委員是學生與教師之間溝通的橋梁,提高體育委員的綜合能力能夠有效地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本文對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提高體育委員綜合能力的三個方法進行論述。
關鍵詞:體育委員 綜合能力 體育教學
隨著我國大學的不斷擴招,大學生在校人數(shù)逐年增加。但根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大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卻明顯下滑。因此,如何加強大學生身體素質(zhì)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我國各高校也在加強對大學生體育教育組織的管理,在這個管理的過程中,體育委員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體育委員在組織學生以及聯(lián)系體育教師之間起到一個橋梁的作用。對教師而言,體育很委員能夠很好地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詳細情況;對于學生而言,體育委員能夠起到一個表率的作用,同時對體育課堂活動起到一個組織的作用,促進學生有效完成體育教學的任務,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因此,注重對體育委員綜合能力的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對體育委員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體育委員相對于其他學科的課代表不同,其在工作的過程中不僅是教師與學生的聯(lián)絡員,幫助教師完成課堂教學任務,還需要在體育教學之后擔當學生體育學習的組織者,帶領學生進行有效的體育鍛煉。因此,體育委員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需要具備較強的責任心,以及為同學服務的意識。然而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由于現(xiàn)在的大學生大多為獨生子女,為他人服務的意識較弱,因此,體育教師應該加強對體育委員的引導。在實際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體育教師應該多與體育委員進行溝通,在恰當?shù)臅r候?qū)ζ溥M行鼓勵及表揚,認可體育委員在體育教學中的付出,并引導其繼續(xù)努力。此外,體育教師還需要做好自我約束,以自身的實際行動達到言傳身教的目標。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負擔好自身的教學職責,做到言行合一,在細節(jié)上對體育委員甚至全班學生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加強對體育委員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
體育委員是整個班級的代表,體育教師首先要對其進行基本能力的規(guī)范和培養(yǎng)。比如在站立過程中,體育教師應該以體育委員為教學標桿,對其站姿進行嚴格要求,使其能夠做到以標準的軍姿站立,展示好一個班集體的風貌。其次,在進行體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以體育委員為標桿進行體育動作的糾正,例如在慢跑練習的過程中,要求其抬頭挺胸,且保持上體微微前傾,在其上體前傾過量時,則需要對其進行及時的糾正。再次,體育委員應該具備履行職責的基本能力。例如在課前課后組織學生進行點名,確保所有學生能夠到場,進行體育課程的學習等。教師需要對其承擔的任務進行有計劃的培訓和教學,在其完成任務后,對體育委員的行為習慣進行糾正,確保其能夠完美地完成體育委員的職責。
三、強化對體育委員的執(zhí)行力的培養(yǎng)
體育教師在對體育委員進行培訓的過程中,還應該加強對其執(zhí)行力的培養(yǎng),這對體育委員完成職責有著重要的作用。由于學生的人數(shù)較多,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很難兼顧到班級里的每一個學生。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體育委員在其中進行協(xié)調(diào),幫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這個過程充分展現(xiàn)出體育委員的執(zhí)行力。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對體育委員相關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
現(xiàn)階段,我國很多大學在進行體育教學時,忽視了體育委員在其中的作用,體育委員在實際教學中起到的作用很小。對此,在進行體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體育教師應該注意與體育委員之間的有效溝通,對體育委員進行綜合能力的訓練,促進其能力的提升,以便體育委員更好地幫助體育教師落實體育課堂的教學內(nèi)容,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從而幫助我國大學生提高身體素質(zhì)。
參考文獻:
[1]劉獻君.在不斷研究探索中深化大學素質(zhì)教育[J].中國高教研究,2017(06).
[2]莫豪慶.收獲信心、堅定信念、提升素質(zhì)、促進教學改革:記2011年全國中小學體育教研員培訓活動[J].中國學校體育,2011(12).
[3]向邦卓.教學比武全面提高教師綜合素養(yǎng) 名師課堂有效提升教育教學質(zhì)量——江蘇省第三屆高中青年體育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在江蘇省常州市舉行[J].中國學校體育,2017.
(作者簡介:柴宇,女,本科在讀,山東協(xié)和學院,研究方向:體育教學;李曉汝<通訊作者>,女,碩士研究生,山東協(xié)和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責任編輯 張云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