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現(xiàn)
【摘要】中藥炮制方法與其臨床用藥效果息息相關。中藥臨床應用不僅需要考慮中藥藥性,因為中藥藥性會直接影響藥物治療作用,還要考慮中藥臨床,只有正確的配藥以及合理的炮制,才能滿足臨床的辨證治療效果。本研究主要探討中藥科學合理的炮制方法,以及在臨床上的合理應用,確保中藥在應用過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關鍵詞】中藥;炮制方法;臨床應用
中藥治療是我國中醫(yī)治療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中藥大多是自然界的天然植物、動物等原生藥材,在應用時多需要經(jīng)過加工炮制,才能供臨床使用[1]。在炮制過程中,因藥材的藥性、調(diào)配以及在中藥理論上的不同,所以需要嚴格監(jiān)督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確保炮制方法滿足中藥的臨床與藥性兩方面,才能有效提高中藥的安全。
1中藥的炮制方法
通常中藥在臨床應用時,要先把其含有的毒性成分祛除或者降低,才能確保臨床使用的安全性。根據(jù)中藥理論,不同的中藥在炮制祛毒的方法上也是不同的。以朱砂為例,朱砂含有的重金屬汞離子屬于劇毒物質(zhì),如果應用了錯誤的炮制方法,例如用火鍛的炮制方法,不僅不會祛除毒性,反而會因為析出汞離子而增加其毒性[2]。因此,在中藥臨床上,朱砂常用的正確炮制方法是水飛法,不僅能祛除朱砂的毒性,還能保留其有效藥用價值。中醫(yī)有“是藥三分毒”的說法,某些中藥所含的有毒成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實際上又是有效成分,如過多地破壞它,反而會減輕其藥效。例如,苦杏仁的主要作用是止咳平喘,其藥用成分是苦杏仁苷,經(jīng)酶的作用水解后會形成“氫氰酸”,氫氰酸對呼吸系統(tǒng)具有止咳祛痰的作用。在苦杏仁的炮制過程中,為了確保苦杏仁苷不會被水解破壞,一般會采用炒、焯等炮制方法。但在炮制苦杏仁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焯法的水溫和時間、炒法的火候等,如果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失誤,都會使苦杏仁產(chǎn)生相反的作用[3]。除了以上炮制祛毒的方法外,在臨床上還會使用到凈制祛毒、制霜祛毒等。凈制祛毒簡單來說就是鑒別藥材不同部位的藥性作用,將有毒的部分祛除;制霜祛毒則是將藥材制成粉末狀,例如一些具有油脂性的毒性藥材,通過去油制成粉末來祛除毒性或是消減毒性。
2 ? ?中藥炮制的臨床合理應用
中藥在進行臨床應用時,除了要注意炮制方法,還需要重視其配伍、用量與療效之間的關系。中藥一般是按照“君、臣、佐、使”的原則進行組方,某些中藥配伍在一起有可能會產(chǎn)生化學反應,給人體帶來不必要的傷害。因此在配伍過程中,一定要盡量減少不合理的藥物配伍,避免因配伍不當造成嚴重后果。中藥劑量的合理性也是需要注重的部分。藥物劑量的大小往往結節(jié)關乎到其治療效果,若藥物劑量過大可能產(chǎn)生毒性或者毒副作用,帶來不良影響[4]。另外,針對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疾病,藥物劑量也是不同的,因此在中藥配伍過程中一定要重視藥物劑量問題。
炮制工藝是否合理,炮制方法是否恰當,直接影響到臨床療效。炮制可以改變藥物的藥理藥性,例如,某些性溫、有毒的藥物經(jīng)過炮制后,其藥性可趨向于平和偏涼,在肺熱多痰的證候中發(fā)揮顯著療效。除此之外,經(jīng)過炮制,藥物表里作用也能得到改變。有些藥物在其表面與里面有不同的藥性作用,例如干姜具有溫中散寒的作用,但是在煨制后可起到溫中止嘔的作用,而在經(jīng)過炒炭后,更傾向于溫中止血。疾病有層次區(qū)分,同樣藥物也有層次作用以及部位作用之分。同一種藥物的不同部位可以應用于不同層次的病癥,為了滿足不同層次病癥的治療要求,在配伍時也需要通過炮制改變藥物的作用部位。
3 ? ?結束語
在中醫(yī)治療中,想要發(fā)揮中藥的最大作用,不僅需要進行合理、有效的配伍,還需要通過炮制,根據(jù)藥理藥性不同對藥性進行調(diào)整,靈活用藥。除此之外,還需要考慮到藥物療效會因炮制方法而受到直接影響,以及在配伍時與其他藥物的化學反應。只有確保中藥炮制方法正確,中藥配伍、用量合理,才能確保在臨床應用時的療效及安全性。
參考文獻:
[1]李金蓮.中藥炮制方法對臨床應用療效的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20,30(11):332.
[2]朱艷.中藥臨床合理用藥的安全性及應對措施臨床體會[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9,14(31):127-129.
[3]馬秀麗.中藥飲片不同炮制方法對臨床效果的影響[J].青島醫(yī)藥衛(wèi)生,2018,50(1):54-55.
[4]趙峰,于玲.對比經(jīng)炮制、未經(jīng)炮制中藥的臨床應用效果[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25):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