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佳 徐錦江
(錦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遼寧 錦州 121000)
幽門螺桿菌屬于高感染率的慢性感染性致病菌,HP感染作為感染性疾病,無“攜帶”狀態(tài)[1-2]。HP感染作為慢性活動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發(fā)病的主要原因,其和胃黏膜相關性淋巴組織淋巴瘤和胃癌的發(fā)生有著密切的關系。1989年Krajden等[3]第一次從胃炎患者的牙菌斑中分離出HP,提示口腔可能是HP感染的重要聚集地之一。本研究通過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就診的口腔、胃部同時感染幽門螺桿菌患者60例一般資料,擬探討口腔潔治對幽門螺桿菌根治率的影響情況,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5年4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就診的口腔、胃部同時感染幽門螺桿菌患者60例臨床資料進行分析,依據是否進行口腔潔治進行分組,對照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齡28~50歲,平均年齡(36.9±7.8)歲,觀察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齡26~51歲,平均年齡(37.2±7.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對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的三聯療法進行治療,常規(guī)性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口腔潔治措施:①牙線去除菌斑;②專用軟毛牙刷Bass刷牙法;③常規(guī)齦上潔治術;④早晚各1次漱口水漱口。
1.3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口腔、胃部同時感染幽門螺桿菌患者HP感染率、14C-UBT情況14C-UBT患者采用溫水服用14C尿素膠囊(深圳市中核海得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靜坐20 min之后,向呼氣卡吹氣,直到集氣卡顏色從橙色變?yōu)辄S色停止吹氣。通過幽門螺旋桿菌檢測儀對集氣卡進行測定,DMP≥100,判定為陽性。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0.0建立數據庫,計數資料通過例數和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口腔、胃部同時感染幽門螺桿菌患者HP感染率、14C-UBT情況(表1)觀察組口腔、胃部同時感染幽門螺桿菌患者HP感染率、14C-UBT均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口腔、胃部同時感染幽門螺桿菌患者HP感染率、14C-UBT情況[n(%)]
口腔中的HP不僅存在于消化道疾病患者,同時存在健康人口腔中。通過細菌培養(yǎng)法,檢測173例胃腸疾病患者口腔唾液中HP陽性率為43.75%,提示HP多存在于健康人和胃腸道疾病患者的口腔內[4-5]。另外有研究表明[6-7],口腔HP感染著更加容易出現牙周疾病,口腔內的HP檢出率和牙周疾病的嚴重程度、活動性有明顯的正相關性。近年來胃HP根除率明顯降低,胃十二指腸病變很容易出現復發(fā)和HP再次感染,給患者和臨床醫(yī)師帶來很大困擾。
牙周病、HP感染相關性胃腸病和口腔HP感染有一定的相關性,對于口腔內、胃腸道寄居HP的忽視,是造成消化系統疾病、牙周病反復性發(fā)作的重要原因[8-9]。HP感染會誘發(fā)宿主固有免疫應答和適應性免疫應答,但是宿主免疫應答很難清除HP,造成終生HP感染[10]。
Allaker等[11]對100例兒童進行檢查,通過內鏡下采集胃黏膜分別進行RUT、細菌培養(yǎng)來診斷胃HP感染,陽性患兒的牙菌斑中,通過PCR檢測口腔HP感染,結果表明,有68%患兒的牙菌斑和胃均有HP感染,同時胃HP陰性患兒中,24%牙菌斑中有HP。張晶等[12]研究表明,兒童口腔中的HP檢出率明顯高于胃內HP檢出率。有研究表明[13],98例初次進行尿素呼氣試驗的換這種,同步應用13C-UBT或者14C-UBT檢測,胃內HP陽性率達到75%,口腔HP陽性率達到52%。Zou和Li[14]研究發(fā)現,口腔HP陽性率在胃內HP陽性組胃45.5%,胃內HP陰性組胃23.9%。上述研究表明[15-16],胃內HP陽性患者的口腔HP陽性率高于胃內HP陰性患者的口腔HP陽性率。但是仍然有胃內HP陽性患者的口腔內沒有檢測到HP,然而胃內HP陰性患者的口腔中可以檢測到HP,說明口腔環(huán)境有利于HP聚集和定植,其作為除了胃以外的第2個HP聚集地,有一定的獨立性[17-18]。
本研究通過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就診的60口腔、胃部同時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患者臨床資料,依據是否進行口腔潔治進行分組,對照組30例和觀察組30例。觀察兩組口腔、胃部同時感染幽門螺桿菌患者HP感染率、14C-UBT情況。結果顯示,觀察組口腔、胃部同時感染幽門螺桿菌患者HP感染率、14C-UBT均低于對照組,提示口腔潔治在60例口腔、胃部同時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患者中應用,可以降低患者HP感染率、14C-UBT,為患者獲得更好的預后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