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亮
(平山縣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 河北 平山 050400)
黃秋葵原產(chǎn)于印度,近年來在冀西山區(qū)種植的農(nóng)戶也越來越多。其果實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及礦物鹽,營養(yǎng)價值較高,素有蔬菜之王之稱。可以涼拌,可以炒食,隨著現(xiàn)代加工技術的發(fā)展,還可以加工成蔬菜干食用,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現(xiàn)將黃秋葵種植技術要點總結如下:
在冀西山區(qū),一般應選擇優(yōu)質早熟、抗逆性強的品種。綠色黃秋葵可以選擇卡里巴、五福等品種;紅色黃秋葵可以選擇紅玉、紅嬌1 號等品種。如果種植面積較大,播種前最好做發(fā)芽率試驗,確保發(fā)芽率達到85%以上,防止因發(fā)芽率低造成損失。
一般來說,黃秋葵喜溫暖怕霜凍。因此,要根據(jù)當?shù)貧夂蜻x擇播種時間。在冀西山區(qū)低海拔地區(qū)一般4 月下旬播種,高海拔地區(qū)可根據(jù)氣候適當推遲到5 月播種。當氣溫達到13 ℃左右,5 cm 地溫穩(wěn)定到15 ℃左右時較為合適。
一般可采用高壟雙行種植,將地做成60 cm 寬的高畦,畦間開排水溝60 cm。可采用播種機實現(xiàn)噴灑除草劑、蓋地膜一次完成。地膜幅寬90 cm,厚度要在0.01 mm 以上,以利地膜回收。除草劑可選用33%二甲戊林乳油100 ml 兌水30 kg 噴施1 畝。
黃秋葵可直播,也可育苗后再定植。一般在播種前可用溫水浸泡12 h,水溫22 ℃~25 ℃。浸泡后擦干,將其置于27 ℃~30 ℃環(huán)境下催芽。一般情況下種子24 h 開始出芽,待60%左右的種子露白即可進行播種,催芽時間一般不超過50 h。在種植時,每穴3 粒即可,每畝用量500 g 左右,株距40 cm 左右。注意要先澆足底水,播種后蓋土2 cm 左右。如果采用穴盤育苗,可在小苗長出2 ~3 真葉時再進行定植。
黃秋葵出苗后要及時拔除病苗和弱苗,以利壯苗吸收更多的養(yǎng)分。當幼苗長出2 ~3 片真葉時進行定苗,每穴留壯苗2 株,以提高成活率。到3 ~4 片真葉時及時進行間苗,每穴留1 株壯苗。要在幼苗出土或定植后進行中耕,目的是提高地溫,促進緩苗。
在種植前要施足底肥,畝施有機肥800 kg 左右、磷酸二銨15 kg 左右、鉀肥15 kg 左右。種植后根據(jù)需要進行追肥,生長前期氮肥比例高些,后期磷肥和鉀肥比例高些。冀西山區(qū)部分農(nóng)戶有偏施氮肥的習慣,一定要注意控制。秋葵喜歡較高的空氣溫度和土壤濕度。在播種后一段時間內如果缺水要進行人工噴灌。待幼苗稍大后再進行溝灌。澆水時間一般可以選擇早晨或傍晚,防止白天氣溫高時澆水傷根。
在黃秋葵生產(chǎn)中期,要根據(jù)生長情況適當摘除老葉并剪除下部側枝,以保護通風透光,促進植株生長。在中后期,在采摘果實后要摘除下部葉片,保留莢下1 ~2 片葉。當黃秋葵生長至1.5 m 左右時要及時摘心,防止植株徒長,促進果實更好生長。
黃秋葵的病蟲害相對較少。病害主要有疫病和病毒病等,蟲害主要有棉鈴蟲、蚜蟲等。對于疫病和病毒病要以預防為主,用錳鋅500 倍液、菌毒清500 倍液進行防治。也可在當?shù)剞r(nóng)資門市選用合適的藥物進行防治。棉鈴蟲、蚜蟲等害蟲一般為害果莢,可用10%吡蟲啉1 000 倍液、10%蚜虱凈3 000 倍液進行防治。
黃秋葵可食部分主要為幼嫩的果莢,采摘標準應為果實鮮亮、種粒開始膨大但又無老化為好。一般在7 ~10 cm 進行采收,也可根據(jù)鮮食或加工等不同需求采收不同成熟度的果實。但一般不要超過10 cm,10 cm 以上的果實往往肉質老化,纖維增多,口感大大降低。
應選擇健壯的秋葵植株上部的果實,不要選擇下部和頂部的果實,當果莢變黃再變褐時,選擇籽粒飽的果莢剪下,剝出種子曬干即可作種供來年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