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可幫助學生全面成長,并提升英語核心素養(yǎng)。因此,本文針對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做出了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小學英語? 創(chuàng)新能力? 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3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1-0116-01
在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中,對于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提升給予了高度的重視,有益于學生進行全面綜合的培養(yǎng)。其中,在小學英語的日常授課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特征,認知能力等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進行有效培養(yǎng)。
1.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構建教學情景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有著活潑好動的天性,所以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這一年齡特征,利用情境的創(chuàng)設,為學生構建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以便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調(diào)動,使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1]。
例如:在《Colours》的教學中,需要學生用英語表達事物的顏色,掌握相關詞匯red, yellow, blue, green, pink, purple, orenge和句型A:What colour is it? Its…;能正確理解和利用所學知識用英語表達事物的顏色。其中,教師可利用游戲的形式,幫助學生學習顏色。首先,教師需要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為每個小組分發(fā)需要學習的7種顏色,其中有氣球、彩筆、橡皮泥等,讓小組成員自由發(fā)揮想象力,利用這些顏色進行創(chuàng)造。其中有些小組畫出了彩虹、有些小組制作了七彩氣球。之后讓小組成員和成員之間,指一個顏色然后提問:Whats colour is it?之后另一個小組成員用red, yellow, blue, green, pink, purple, orenge回答。在這樣的授課過程中,學生能正確理解和利用所學知識用英語表達事物的顏色,并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想象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2.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在當前的英語授課當中,教師要明確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所以要將課堂還給學生,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時間以及空間,并對學生的主體意識進行培養(yǎng)和提升,以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提升[2]。教師在對教學方法進行制定的過程中,一定要與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征相符,從而結合學生的學習特征以及英語教學的特點對教學方式進行制定,利用舊知識引導新知識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進行點撥,其中要以學生的操練作為主要的授課內(nèi)容,除了學生需要對相應的知識進行掌握以外,還需要將所學的知識內(nèi)容進行有效鏈接。其中,教師可以讓小組成員進行自由對話練習,針對問題進行課后討論,利用學習的英語知識編排簡單的話劇等等。在這樣的授課模式當中,使得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有效提升,并且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有益于對學生獨立思維實踐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例如:在《Where is the Science Museum?》需要學生簡單描述城市、城鎮(zhèn)或社區(qū)公共設施的大致位置;能夠詢問路線并簡單回答;能夠了解地圖的基本標識,并能用東、西、南、北簡單表示行政區(qū)劃的位置。其中,教師可將學生分成小組,之后指導小組成員利用學習的詞語編排簡單的對話,如:
S1:Where is the trash bin?
S2:Its near the table.
S1:Where is the picture?
S3:Its on the wall.
S1:Where is the lamp?
S4:Its…
在對話中,需要融入新學習的單詞,如hospital, cinema, post office, bookstore, science museum。利用能夠詢問路線并作簡單回答的句型:“Where is the library? Its near the post office.”在這樣的授課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會更加活躍,愿意表現(xiàn)自己,并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起到了重要的幫助作用。
3.以表揚為主,完善激勵制度
小學生有著非常大的情感能量,所以在日常教學當中,授課要以表揚為主,并對激勵制度進行完善,使學生產(chǎn)生成功的體驗,對其創(chuàng)新思維進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教育需要讓學生先產(chǎn)生成功的體驗,所以在教學當中針對學生的發(fā)言以及問題等都要對學生給予肯定和鼓勵,以便對學生的認真學習態(tài)度以及思考等給予表揚,使其樹立學習的信心。并且針對學習認真并且努力的學生要給予相應的激勵,如獎勵小紅花制度。在學生感受到成功之后,便能更好的發(fā)散思維,有益于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進行培養(yǎng)。
例如,學習《My holiday》這一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就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互動,鍛煉學生英語表達能力,提高學生英語思維。這一內(nèi)容主要講解節(jié)日活動和交通方面的內(nèi)容。教學活動中,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新一個學習情景,引導學生圍繞此進行學習。為學生播放“Lets go on a field trip…”這首歌謠,然后引導學生跟隨教師哼唱這首歌謠:What did you do on your holiday? What did you do on your holiday? I took, took pictures. What did you do on your holiday? I climbed, climbed a mountain. What did you do on your holiday? I learned, learned Chinese. What did you do on your holiday? I sang, sang and danced.當學生哼唱結束后,教師可以根據(jù)歌謠的內(nèi)容,準備風景照片、爬山照片、學習語言照片、唱歌跳舞的照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指著照片對學生提問:Where did he go during the holiday?學生:He went to the mountain for the holidays.教師:What else would you have in addition to climbing the mountain? 學生:See the beautiful scenery.教師:Very good, you said very well, he will see the beautiful scenery in the process of climbing the mountain.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提高教學質(zhì)量。
4.結束語
總之,小學生有著活潑好動的天性,所以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這一年齡特征,對其進行教育和培養(yǎng)。其中,在小學階段,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進行培養(yǎng),對其未來的成長和學習有著重要的幫助作用。
參考文獻:
[1]劉鳳霞.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2017(S1):80.
[2]周隆麗.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08):84.
作者簡介:
許俊文(1965.10-),男,甘肅武威人,漢族,???,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