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娟
摘要:裝配式住宅的快速發(fā)展,基于裝配式住宅的電氣設計也有一定的區(qū)別,本文簡單分析了基于裝配式住宅的電氣設計方法以及通用的問題,最后分析了目前裝配式建筑電氣設計的軟件的優(yōu)缺點。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ssembly building, the electrical design based on assembly building is also very different from that before. This paper simply analyzes the electrical design methods and general problems based on assembly building, and finally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current electrical design software of assembly building.
關鍵詞:裝配式建筑;電氣設計;方法
Key words: assembly building;electrical design;method
中圖分類號:TU85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20)08-0119-02
0 ?引言
近年來國家、地方分別出臺政策鼓勵大力發(fā)展裝配式建筑,裝配式住宅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fā)展,裝配式建筑是指以預制構件為主要構件,將預制構件運輸至施工現(xiàn)場經(jīng)吊裝、連接而成的混凝土結構,預制構件采用工廠化、模塊化的生產,現(xiàn)場裝配建筑。建筑部分或全部構件被分割成若干單元,在工廠內預制完成,然后運輸?shù)绞┕がF(xiàn)場,將構件通過可靠的連接方式搭建。[1]裝配式建筑作為一種不同于傳統(tǒng)施工的綠色環(huán)保技術具有工業(yè)化生產、標注化制作、無污染、保護環(huán)境等有點。裝配式建筑由預制建筑構件拼接而成,因此需要對電氣管線、設備進行準確的預留。本文簡要分析裝配式建筑的電氣設計方法。
1 ?裝配式建筑電氣設計流程
傳統(tǒng)建筑的電氣設計流程為:確定總體方案、施工設計、裝修深化設計,后續(xù)精裝深化設計適當修改原方案。裝配式建筑設計流程為:首先進行方案論證、確定項目設備配置標準、確定室內精裝定位、根據(jù)精裝要求進行電氣設計、各方確認設計成果、裝配式專業(yè)深化設計、確認深化圖紙、構件廠依據(jù)深化圖紙生產加工。裝配式住宅電氣設計應該在確定方案階段確定電氣管線與預制構件的的關系,施工圖設計階段要根據(jù)精裝要求完成電氣設計的定位,并能夠滿足安裝凈高要求。[2]深化階段要將預留孔洞、預埋管盒、預留線槽等要求交給裝配式專業(yè),達到深化設計要求。最終室內、電氣、PC設計及生產廠家?guī)追酱_認后,由廠家生產加工。
2 ?裝配式建筑電氣設計部位
2.1 疊合樓板
疊合樓板是裝配式建筑主要采用的方式,預制底板和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層疊合成疊合樓板。首先在加工廠生產完成預制底板,運輸至施工現(xiàn)場吊裝固定好后,在現(xiàn)場澆筑固定。這樣能保證建筑物有一定的承壓和抗震能力還可以縮短施工時間,電氣專業(yè)的設備需要提前預留,在施工現(xiàn)場預留管道,暗敷管線敷設在疊合板的現(xiàn)澆樓層內。(如圖1所示)
2.2 預制墻板
預制墻板分為內墻板和外墻板兩種,根據(jù)材料不同,又可以分為土墻板、輕質墻板等。預制墻板需要將所有構件提前生產,施工現(xiàn)場只負責安裝拼接,在預制墻體內的電氣專業(yè)的設備及管線敷設,需要提前設計,在墻板的生產過程中預留管線及位置,施工現(xiàn)場安裝。
3 ?電氣管線預留
3.1 室內配電箱位置
建筑內的強電箱又稱為家居配電箱,根據(jù)JGJ242-2011《住宅建筑電氣設計規(guī)范》8.4.1條規(guī)定,配電箱宜安裝在套內走廊、門廳或者起居室等方便維修維護處,箱底距地高度不應低于1.6m。室內配電箱位置既要深入負荷中心又要保證合理性和科學性,同時要發(fā)揮配電箱的作用和功能。[3]配電箱的電氣進出管線非常多,為了保證安全及穩(wěn)定,配電箱的位置應避免設置在采用預制樓板的區(qū)域內,避免在預制樓板內預埋大量管線,增加構件加工及現(xiàn)場施工難度。
3.2 裝配式建筑電氣管線敷設形式
上配管方式:電氣管線需要提前預制在樓板的預制層內,到了外墻部分,再與預制外墻板內的預制配電管通過軟管連接。在臺灣等地震多發(fā)地,一般采用上配管方式,可以避免電氣管線錯位。
下配管方式:電氣管線在外墻部分走預制外墻的內保溫層,在預制樓板部分走樓板的現(xiàn)澆層,只需要在外墻預制板上開10mm的插座、接線盒凹槽即可。地震不頻繁地區(qū)用下配管方式。
4 ?裝配式住宅中預埋電氣管線技術要點
①預埋在預制墻內的接線盒、線槽等要再電氣圖紙中做好標注和定位。
②在預制構件中預埋的電氣管件、線槽、線路等都要做詳細說明,并詳細說明他們之間連接的具體做法。
③在預制板中預留的建筑設備、建筑電氣的管線都要有防火、保溫等措施。
④在建筑電氣深化設計階段,需要用一些軟件對管線做碰撞試驗,盡量避免重疊和交叉。
⑤暗敷在現(xiàn)澆層內的設備管線,管線保護層不能小于15mm。
5 ?BIM軟件在裝配式住宅中的應用
BIM也就是建筑信息模型,是二維圖紙的三維化,利用數(shù)字化技術,建立建筑的三維模型并提供完整的工程資料信息庫。[4]在設計階段BIM軟件可以把所有構件進行拆分和構件,還能進行建筑設備、建筑電氣管路的碰撞試驗,可以通過碰撞試驗優(yōu)化管路的走向,精確設計,縮短整個建設周期,節(jié)約成本。在建筑電氣設計階段,由于電氣設備種類繁多、管線類型不同,全部自定義需要會耗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并且無法將全部參數(shù)在同一三維模型中體現(xiàn)出來,不過還是可以采用Revit MEP軟件做管線綜合,可以與建筑設備、建筑消防、暖通空調等多個專業(yè)一起進行管線碰撞檢查,可以直觀看出管線的沖突,進行管線優(yōu)化。
6 ?結束語
目前,我國的裝配式建筑已呈現(xiàn)迅速發(fā)展的態(tài)勢,相關的設計、施工、驗收規(guī)范體系還不是很成熟和完善,需要在熟悉裝配式建筑的構造、加工、施工等基本特性基礎上,合理科學的進行電氣的設計,同時借助BIM軟件的幫助,配合結構專業(yè)做好預制構件的預埋,才能真正順利完成裝配式建筑的電氣設計。
參考文獻:
[1]李二寶.預制裝配式住宅建筑的電氣設計[J].建材與裝飾,2018(39):92-93.
[2]趙志剛.裝配式住宅建筑電氣設計[J].建筑電氣,2017,36(05):54-56.
[3]魯宏偉.裝配式住宅建筑戶內電氣設計簡析[J].建筑技術,2019,49(S1):27-28.
[4]李潔慧.預制裝配式住宅建筑的電氣設計[J].低碳世界,2018(03):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