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高臺縣黑泉鎮(zhèn)中心小學 楊 海
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很多學生因為不會分析應用題,找不到條件和問題之間的邏輯關系,就對應用題失去興趣。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對應用題的興趣,只有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起來了,才能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應用題的學習當中去。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古人說的這一句話,道出了學生學習的根本原因:只有樂于學習,他們才能夠在主觀上積極主動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才能夠把更大的注意力投入學習當中來。
由于應用題的綜合性比較強,邏輯思維非常嚴謹,前后問題之間的聯(lián)系非常緊密,如果不去認真思考,找不到條件和問題之間的邏輯關系,就找不到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就不能夠很好地解決問題。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有一部分學生有恐懼心理,認為應用題非常難學,從一開始就對學習應用題不感興趣,產(chǎn)生一種消極應付的心理。針對這種情況,先要解決學生的思想認識問題,解除他們消極的心理因素,才能讓他們以科學的態(tài)度面對應用題,掌握解決應用題的方法。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要從簡單的問題入手,讓學生感覺到學習應用題不像想象中那么難,只要認真聽講、認真思考,就能夠解決問題。有的時候應用題和生活聯(lián)系相當緊密,教師可以借助生活當中的具體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當學生掌握了基本的邏輯思維以后,教師就要適當?shù)靥岣邌栴}的難度,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解答問題的技巧,學生在不斷挑戰(zhàn)難題的同時也在不斷地挑戰(zhàn)自己,增強自己解決應用題的自信心。
小學數(shù)學教學大綱要求,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數(shù)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就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而不是讓學生去做大量的題。這種題海戰(zhàn)術的訓練方式,只能培養(yǎng)出學生機械的邏輯思維能力,而不能夠真正地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行程問題,時間、速度和路程是組成行程問題的三個要素,學生讀題的時候必須找到這三個要素,然后按照這三個要素之間的關系去解決問題。學生在剛開始接觸這類應用題的時候,因為時間速度和路程之間的關系沒搞清楚,而不能夠正確地列式計算。時間乘以速度等于路程,就是說如果是求路程,其實是一道非常簡單的乘法應用題,只有知道時間和速度就可以了;如果是求時間和速度,其實就是兩道簡單的除法應用題。隨著年級的升高,在解決此類應用題的時候,往往隱藏了其中的一個條件,可以通過已知的條件計算出需要的條件,但是基本的解題思維和邏輯順序是不變的,還是通過三個要素之間的邏輯關系求解問題的。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小學數(shù)學需要解決的一個主要問題,學生只要邏輯思維能力強了,就能夠自覺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學數(shù)學教材的編排,對應用題的安排是循序漸進式的,往往和基本的四則運算結合起來。學生學習加減乘除的基本運算法則,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利用運算法則解決應用題,則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解決具體問題的實際能力。掌握了加減乘除的運算法則,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卻不一定能夠熟練地運用。所以在講解應用題的時候,一定要注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yǎng),要求他們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靈活多樣地解決實際問題。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有些教師不注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yǎng),還有的甚至于直接給出了標準答案,讓學生機械地解答問題,這樣學生的思維越來越僵化了,遇到題目稍微一變通,就不知道如何下手,這樣就忽略了解決技巧的傳授,忽略了階級思維的訓練,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新的課程標準之下,傳統(tǒng)的數(shù)學教學模式必須進行整改。改變不是全盤否定,而是改進不足,克服缺點,是對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的一種更新,是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的一種改進,以便更好地適應實際情況,更好地符合學生的學習實際。在現(xiàn)代教育理念下,新的課程標準要求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利用現(xiàn)有的知識經(jīng)驗,發(fā)揚獨立自主的探究精神,發(fā)揮團隊的集體力量去解決一些實際性的問題;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社會實踐能力。數(shù)學應用題,重在培養(yǎng)學生解題的技巧,培養(yǎng)學生的判斷能力和思維邏輯能力。比如超市購物,這是生活當中的基本現(xiàn)象,購物的方式有多種多樣,結算的方式也有好多種,學生在解決這一類應用題的時候,如果按照書本上的固定的計算方式來計算,那么購物所產(chǎn)生的費用是固定的,則相對來說計算的方法也是固定的,然而在實際生活當中卻有一定的不同。這就要求學生在解決這類問題的時候要靈活多樣,不能局限于固定的思維模式,只有靈活多樣地解決問題,才能夠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社會在發(fā)展,時代在進步,人類社會進入高科技社會,信息技術越來越深入人的生活當中,隨著現(xiàn)代教學條件的改善,多媒體教學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教學的常態(tài),在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過程當中,教師一定要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多媒體教學首先把教師解放了出來,不再是拿著一支粉筆在黑板上抄題了,這為教師節(jié)約了大量的時間。多媒體教學通過各種動畫形式,使有些抽象的知識可以直觀地顯示出來,學生看了以后一目了然,根本不需要教師的講解。有些數(shù)學現(xiàn)象是教師用語言無法描述清楚的,但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客觀形象地展示出來,不但節(jié)約了大量的時間,還能夠讓學生清楚原來是這么一回事。比如在講解應用題的時候,車的行駛方向,相對而行是什么方向?相向而行是什么方向?對向開出又是什么方向?這些知識在傳統(tǒng)的教學當中,大多數(shù)教師都是把圖畫在黑板上給學生演示,這既費時間,學生也看得糊涂。通過多媒體演示,學生一眼就能看明白火車的行駛方向,再解決問題的時候就簡單多了。
在新的課程標準的要求下,還應當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讓他們掌握學習的方法技巧,能夠自己拄著拐棍走路。在教學中,教師要多給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有機會得到鍛煉,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此外,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只有團隊合作才能想出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法,也能夠提高學習的效率。教師也要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解決學生在學習當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讓他們成長為一個合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