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志成城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湖北成為2020年最讓人牽掛的地方?!拔┏胁?,于斯為盛”,人杰地靈的湖北有很多美食,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時期,蘇東坡在湖北黃州不僅發(fā)明了東坡肉,還作賦《豬肉頌》:“洗凈鐺,少著水,柴頭罨煙餡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食,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中華美食,博大精深。其實,像這樣和名人有著千絲萬縷關系的美食還有很多。李白的太白鴨、杜甫的五柳魚……這些美味流傳至今,令世人贊不絕口。
王侯將相與美食的不解之緣
以王侯將相命名的美食,仿佛帶著歷史的“回響”,每道菜品背后的故事都能把食客帶到另一個時空。
曹操雞
華佗和曹操是歷史,上一個著名的醫(yī)患關系破裂的案例,曹操認為:華佗明明可以治好他的頭痛病,卻“養(yǎng)吾病而欲自重”,就算不殺他,他也不可能把我治好,這樣的小人,不如殺了。華佗沒了,頭痛病依舊在。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統(tǒng)一北方后,從都城洛陽率領83萬大軍南下征伐孫吳。因過度疲勞,在廬州時,曹操的頭痛病再度發(fā)作,臥床不起。行軍膳房廚師遵照醫(yī)囑,選用當?shù)刈须u配以中藥、白酒,烹制成食療“藥膳雞”。曹操品嘗后,感覺味道不錯,就一連吃了不少,不知不覺地感到頭痛病輕多了。為了盡快將病治好,曹操令廚師們每頓都做這種雞給他吃。他接連吃了數(shù)天,身體漸漸康復,數(shù)日后便下床了。從此以后,不論部隊開到哪里,只要有條件,曹操都要吃這種“藥膳雞”。后來,這道頗富營養(yǎng)價值的菜肴漸漸傳開,人們?yōu)檫@道藥膳命名為“藥膳雞”。
包公魚
安徽合肥人習慣把包河一帶的一種黑背鯽魚稱為包公魚。主要取材是生長在合肥包河的一種鯽魚,只因魚背是黑色的,人們看到它,便聯(lián)想了鐵面無私的包青天包公大人,于是又送它一個“包公魚”的美名。
黃山方臘魚
又名“大魚退兵將”,是徽菜烹飪界人士為紀念農(nóng)民起義英雄方臘而創(chuàng)制的。北宋末年,方臘組織民眾起義,宋王朝集中了數(shù)十萬軍隊對方臘起義軍進行反撲。起義軍因寡不敵眾,便登上齊云山獨聳峰,官兵攻山不上,便在山下駐扎,欲斷其糧草,將起義軍困死于山上。方臘見山上一池中魚蝦頗多,便命大家把魚蝦捕出投向山下,以此迷惑敵人。宋軍見了誤認山上糧草充足,不宜久圍,便撤軍西去。此菜取魚中,上品鱖魚,特別是皖南黃山一帶山溪中的名產(chǎn)桃花鱖,采用多種烹調(diào)方法精制而成。此菜造型奇特,口味多樣。鱖魚在盤中昂首翹尾,有乘萬頃波濤騰躍之勢,是不可多得的黃山佳肴。
朱洪武豆腐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最富傳奇也最具爭議的皇帝之一,一生高潮迭起,民間傳說甚多,朱洪武豆腐便是其一。朱洪武豆腐又名“鳳陽釀豆腐”,是鳳陽傳統(tǒng)名菜,已有五百多.年歷史。據(jù)傳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年號洪武)幼時,因家境貧困,靠乞討度日,一日在鳳陽城內(nèi)一家飯館討得一塊“釀豆腐”,食后感到美味可口,便常到此飯館討食。后來,他當上皇帝后,時常想起家鄉(xiāng)風味,便從鳳陽將此店廚師召進皇官,為其專制此菜。廚師便依鳳陽傳統(tǒng)烹制,深得皇帝喜愛。此后后宮筵席,離不開此菜,流傳至今,稱為“朱洪武豆腐”。
李鴻章大雜燴
此菜的由來,版本很多,總的來說分為中、美兩個版本。中國人的版本是:1896年,李鴻章出訪美國。一天,他在住處宴請美國客人,隨身廚師做的中國菜,很快被外國客人一掃而空。李鴻章急中生智,便如此這般地交待了廚師。不一會兒,廚師端上了一盆五顏六色的什錦大燴菜??腿嗽匠栽礁吲d,指著菜問是什么菜名?李鴻章沒聽明白,就反問一句:好吃?這“好吃?好吃?”與英語“雜碎”的“Hotch-potch”發(fā)音差不多。就在這一刻獲得了“李鴻章雜碎”的名字。美國人的版本是:“李鴻章到了紐約后,一日宴請美國客人,席間上了道由芹菜、豆芽、鮮肉、咸肉,加上美味中國醬組成的菜,以滿足中國主人和美國客人的雙重口味。席間客人問起菜名,李鴻章急中生智,美其名曰“大雜燴”。李鴻章訪美七年后,梁啟超到美國訪問時,對“李鴻章雜燴”曾在“新大陸游記”上作了另一番解釋:“雜碎館自李合肥(即李鴻章)游美后始發(fā)生。前此西人足跡不履唐人埠,自合肥至后一到游歷,此后來者如鯽。西.人好奇家欲知中國人生活之程度,未能至亞洲,則必到紐約唐人埠一觀焉。合肥在美思中國飲食,屬唐人埠之酒食店進候數(shù)次。西人問其名,華人難于具對,統(tǒng)名之日:雜碎。自此雜碎之名大噪,僅紐約一隅,雜碎館三四百家,遍于全市?!薄袄铠櫿麓箅s燴”的菜譜流傳種類繁多,選擇一種作介紹。主料有:雞肉、海參、咸火腿、魚肚、魷魚、腐竹、蛋黃糕、鴿蛋、凈魚肉、玉蘭片、冬菇、豬肚、干貝。配料有:大菠菜梗、鴨蛋黃。調(diào)料有:蔥結、姜片、精鹽、黃酒、雞湯、咸豬油。其實,“李鴻章大雜燴”是沒有固定的菜譜,可根據(jù)吃菜人口味、身體狀況,臨時配制菜的原料。但必須有腌制的肉類食品,幾種葷素搭配,難燒菜要先煮熟,然后放在一起雜燴,這就是“李鴻章大雜燴”。
宮保雞丁
宮保雞丁由清朝山東巡撫、四川總督丁寶楨所創(chuàng),他對烹飪頗有研究,喜歡吃雞和花生米,并尤其喜好辣味。他在山東為官時曾命家廚改良魯菜“醬爆雞丁”為辣炒,后來在四川總督任上的時候?qū)⒋瞬送茝V“開來,創(chuàng)制了一道將雞丁、紅辣椒、花生米下鍋爆炒而成的美味佳肴。這道美味本來是丁家的私房菜,但后來盡人皆知,成為人們熟知的宮保雞丁。所謂“宮?!?,其實是丁寶楨的榮譽官銜,丁寶楨治蜀十年,為官剛正不阿,多有建樹,于光緒十一年死在任上,清廷為了表彰他的功績,追贈“太子太?!薄!疤犹!笔恰皩m保之一,于是,為了紀念丁寶楨,他發(fā)明的這道菜由此得名“宮保雞丁”。由于這道菜流傳太廣,在各地有很多不同的做法,甚至還出現(xiàn)了將雞丁演變?yōu)槿舛〉摹皩m保肉丁”。宮保雞丁傳到西方后,西方人還根據(jù)自己的口味進行了一些改良,使之成為符合西方口味的“西式宮保雞丁”。
因為文人墨客而名揚四海的美食
文人筆下的美食,會讓人浮想聯(lián)翩,人們也常常會循著他們的足跡去尋找美食。
太白鴨
太白鴨相傳始于唐朝,與詩人李白有關。唐天寶元年(742年),李白奉唐玄宗之詔入京供職翰林,文武百官都敬重他,當時李白雖然想著為朝廷出力,但是在政治上并未受到重用,相反由于楊貴妃、楊國忠、高力士等人,在皇帝面前對其讒言,而逐漸被疏遠。李白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抱負,曾設法接近唐玄宗,他竟然想起了年輕時在四川吃過的美味鴨子,于是就用肥鴨,加上百年陳釀花雕、枸杞子、三七和調(diào)味劑等蒸制后,獻給唐玄宗,唐玄宗食后非常欣賞,將這道菜賜名為“太白鴨”,并一直延續(xù)至今。
胡適一品鍋
胡適一品鍋又稱績溪一品鍋、團圓鍋,發(fā)源于安徽省績溪縣上莊。此菜特別適合于隆冬家人團聚時吃,大家圍坐爐邊,邊吃邊聊,頗具氛圍。胡適是績溪上莊人,對一品鍋情有獨鐘。他說,每到工作壓力沉重,感覺情緒壓抑之時,便會到廚房去烹制這道家鄉(xiāng)名菜。其夫人江冬秀,更是擅長烹制此菜。胡適曾以一品鍋招待國民黨元老于右任、學者王云五和作家梁實秋等,得到“一品鍋、三五七層花色多,品其味道,離桌不離鍋”的贊許。他在美國時也經(jīng)常以家鄉(xiāng)的一品鍋招待外國友人,贏得舉座贊譽,成為美談。故后人也把此菜稱為“胡適一品鍋”。普通一品鍋為四層,底層稱擱鍋菜,均為素菜,按不同季節(jié),以冬筍、筍干、干豆角或蘿卜等作底菜,再自下而上是紅燒肉塊、油豆腐泡和鴨蛋餃。高檔一品鍋達七八層之多。一品鍋每層菜肴皆制成半熟品后,再按規(guī)碼放,然后將鍋坐在文火上慢燉,并不斷淋澆湯汁。一般需三四個小時才會入味。一品鍋是徽菜中最典型的火鍋菜,鄉(xiāng)土風味濃,味厚而鮮,誘人食欲,是徽菜中的代表作。
五柳魚
五柳魚是四川名菜,唐宋以來一直膾炙人口。當年,年近五旬的杜甫,遇上“安史之亂”,為躲避戰(zhàn)亂而來到了四川成都。相傳,有天他邀幾個朋友在草堂上吟詩作賦,吟得高興,不覺到了中午,家人從浣花溪里釣上一條魚來,杜甫親自烹魚待客,并且為了表達對先賢陶淵明(號五柳先生)的敬意,起名叫五柳魚。
四大美人的聯(lián)名款美食
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四大美人”,不僅有令天下英雄豪杰競折腰的美貌,她們的美名還使一系列美味聲名遠播。
西施舌
在西施故里,有一種點心被人們稱為“西施舌”。這道美味用的是吊漿技法,先把糯米粉制成水磨粉,然后再用糯米粉包入棗泥、核桃肉、桂花、青梅等十幾種果料拌成的餡心,放在舌形模具中壓制成形,湯煮或油煎均可。此外,在我國江浙沿海一帶,還有一種以貝類牙蛤或沙蛤制成的湯菜,也被人們稱為“西施舌”。相傳,唐玄宗游歷嶗山時,廚師用牙蛤給他做成了一道湯菜。唐玄宗吃后連聲叫絕,稱此菜為“天下第一鮮”。
貴妃雞
貴妃雞是一道川菜,卻并非出于川人之手,而是由上海名廚獨創(chuàng)出來的。
貴妃雞用肥嫩的母雞為主料,用葡萄酒為調(diào)料制作而成,成菜酒香濃郁、味美醉人。此外,在西安還有一道“貴妃雞”,是以雞脯肉、蔥末、料酒、蘑菇等為餡做成的餃子,形似飽滿的麥穗,皮薄餡嫩,口味鮮美不膩。
昭君鴨
昭君鴨據(jù)傳是在楚地的王昭君出塞后,吃不慣當?shù)氐拿媸?,于是廚師就把粉條和油面筋混合在一起,用鴨湯煮,如此竟然做成了一道甚合王昭君口味的菜。后來,人們就用粉條、面筋與肥鴨烹調(diào)成菜,美其名曰“昭君鴨”。另外,還有一道美食叫“昭君皮子”。所謂“昭君皮子”,就是夏季里在西北地區(qū)十分常見的涼皮子,其做法是將面粉分離成淀粉和面筋,并以淀粉制成面條,把面筋切成薄片,兩者搭配食用,輔以麻辣調(diào)料,吃起來酸辣涼爽,柔韌可口。
貂蟬豆腐
貂蟬豆腐又名“泥鰍鉆豆腐”。此菜不但口味鮮美,還另有深意——鰍比喻奸滑的董卓,泥鰍在熱鍋中急得無處藏身,一下子鉆入冷豆腐中,但到頭來還是逃不過被烹煮的命運。成菜色香味俱佳,湯汁膩香,鮮中帶辣。民間小吃中,有一種食品叫做“貂蟬湯圓”據(jù)說是王允請人在普通的湯圓中加了生姜和辣椒烹制而成的。董卓正是在吃了這種潔白誘人、麻辣爽口、醇香宜人的湯圓之后,頭腦發(fā)脹,大汗淋漓,不覺自醉,最后才被呂布乘隙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