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明 周偉澤 利旭輝 肖春花 鄧振雄
【摘要】 目的 研究恙蟲病的臨床特征及重癥病例的危險因素。方法 302例恙蟲病患者, 根據(jù)患者是否合并肺、肝、腎、腦、心臟等臟器嚴重并發(fā)癥或出現(xiàn)臟器功能衰竭分為重癥組(30例)及非重癥組(272例)。調查分析302例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及體征分析;統(tǒng)計兩組患者臨床表現(xiàn)、體征和相關實驗室指標, 并進行單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結果 臨床表現(xiàn)方面, 302例患者中, 242例(80.13%)患者出現(xiàn)高熱表現(xiàn), 60例(19.87%)出現(xiàn)劇烈頭痛表現(xiàn), 136例(45.03%)出現(xiàn)畏寒寒戰(zhàn)癥狀。臨床體征方面, 302例患者中, 264例(87.42%)為潰瘍和焦痂, 125例(41.39%)為淋巴結腫大, 202例(66.89%)為皮疹, 52例(17.22%)為肝腫大。單因素分析顯示, 年齡>54歲、使用抗生素前疾病持續(xù)時間>4.5 d、淋巴結腫大、皮疹、血小板計數(shù)<100×109/L、淋巴細胞、總膽紅素>24 μmol/L、直接膽紅素>8.6 μmol/L、血肌酐水平、合并基礎疾病是重癥恙蟲病的影響因素,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重癥組和非重癥組的性別、降鈣素原、丙氨酸轉氨酶(ALT)>40 IU/L、天冬氨酸轉氨酶(AST)>37 IU/L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 年齡>54歲、使用抗生素前疾病持續(xù)時間>4.5 d、血小板計數(shù)<100×109/L、淋巴結腫大、皮疹、淋巴細胞占比>40%、總膽紅素>24 μmol/L、直接膽紅素>8.6 μmol/L、合并基礎疾病是影響重癥恙蟲病的獨立風險因素,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ALT>40 IU/L、AST>37 IU/L、血肌酐、降鈣素原不是重癥恙蟲病的獨立風險因素,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診治過程中要根據(jù)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和實驗室指標, 全面評估和分析恙蟲病患者的病情, 防控患者發(fā)展為重癥恙蟲病。
【關鍵詞】 恙蟲病;臨床特征;重癥患者;危險因素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8.034
目前已有較多關于非重癥恙蟲病的臨床研究, 而重癥恙蟲病的臨床研究較少。重癥恙蟲病的診治仍是臨床上一大棘手問題, 東南亞及印度以及我國等各地均有關于重癥病例的診療報道, 其預后均不理想[1, 2]。由于患者一旦達到重癥恙蟲病診斷標準, 其病情往往已經進展, 且常伴有多臟器功能障礙, 此時的病死率高。因此, 一些能夠及時反映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指標是目前臨床上降低重癥恙蟲病患者病死率的關鍵, 目前已有關于重癥恙蟲病危險因素的報道, 但其結論不一, 且病例數(shù)量有限[3]。此次研究采取回顧性研究方式, 總結恙蟲病患者的臨床特征, 探討與重癥恙蟲病的發(fā)生相關的臨床指標, 明確危險因素。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采取回顧性研究方式, 分析本院2011~2018年收治的302例恙蟲病患者, 根據(jù)患者是否合并肺、肝、腎、腦、心臟等臟器嚴重并發(fā)癥或出現(xiàn)臟器功能衰竭, 將患者分為重癥組(30例)及非重癥組(272例)。
1. 2 重癥恙蟲病診斷標準 患者符合以下1項則判定為重癥恙蟲病:①中樞神經系統(tǒng):意識改變、抽搐、腦出血或腦梗死;②呼吸系統(tǒng):胸部X線片或CT顯示雙肺浸潤, 并具有下列至少1項:氧合指數(shù)≤250 mm Hg(1 mm Hg=0.133 kPa), 呼吸頻率≥30次/min, 或需要機械通氣;③心臟:心肌炎、心肌缺血或新發(fā)的心律失常;④腎臟:血肌酐≥177 μmol/L;⑤感染性休克:收縮壓<90 mm Hg, 或較基礎值下降>40 mm Hg, 且除外其他原因;⑥消化道出血(無消化性潰瘍基礎);⑦死亡[6]。
1. 3 研究方法 調查分析302例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及體征分析;統(tǒng)計兩組患者臨床表現(xiàn)、體征和相關實驗室指標, 包括年齡>54歲、使用抗生素前疾病持續(xù)時間>4.5 d、淋巴結腫大、皮疹、血小板計數(shù)<100×109/L、淋巴細胞、總膽紅素>24 μmol/L、直接膽紅素>8.6 μmol/L、合并基礎疾病性別、降鈣素原、ALT>40 IU/L、AST>37 IU/L、血肌酐水平, 并進行單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采用單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影響恙蟲病重癥患者的風險因素。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臨床表現(xiàn)及體征分析 臨床表現(xiàn)方面, 302例患者中, 242例(80.13%)患者出現(xiàn)高熱表現(xiàn), 60例(19.87%)出現(xiàn)劇烈頭痛表現(xiàn), 136例(45.03%)出現(xiàn)畏寒寒戰(zhàn)癥狀。臨床體征方面, 302例患者中, 264例(87.42%)為潰瘍和焦痂, 125例(41.39%)為淋巴結腫大, 202例(66.89%)為皮疹, 52例(17.22%)為肝腫大。
2. 2 單因素分析 單因素分析顯示, 年齡>54歲、使用抗生素前疾病持續(xù)時間>4.5 d、淋巴結腫大、皮疹、血小板計數(shù)<100×109/L、淋巴細胞、總膽紅素>24 μmol/L、直接膽紅素>8.6 μmol/L、血肌酐水平合并基礎疾病是重癥恙蟲病的影響因素,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重癥組和非重癥組的性別、降鈣素原、ALT>40 IU/L、AST>37 IU/L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