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音樂課程標準指出要提高對合唱教學的重視程度,引導學生參加合唱活動,促使學生感知多聲部音樂的獨特魅力,盡快建立合作表演經(jīng)驗,增強學生群體意識與合作精神,在歌唱當中受到美的熏陶。通過對課程標準進行研讀,可以發(fā)現(xiàn)合唱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當中占據(jù)重要地位,是不可缺少的教學內(nèi)容。音樂教師在提高合唱教學重視程度的同時,也要積極探究提高合唱教學質量的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合唱學習活動,體現(xiàn)音樂美育教育價值,提高學生音樂知識和技能掌握水平。
【關鍵詞】小學;音樂;合唱教學;實踐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71?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3-0193-01
【本文著錄格式】季湘蕓.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實踐探討[J].北方音樂,2020,02(03):193,195.
小學音樂課堂當中的合唱教學在培育學生音樂實踐以及審美鑒賞能力方面有著突出優(yōu)勢,因為在合唱教學當中,學生機會接觸到與多聲部演唱相關的音樂知識和演唱技巧,又會積極參與到形式多樣的合唱活動當中,獲得豐富的合唱經(jīng)驗以及實踐體驗,促進學生音樂素質的發(fā)展。小學音樂教師要認識到合唱教學的突出價值,并在課堂實踐當中調整教學方法,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約束,充分體現(xiàn)合唱教學的價值,促進素質教育的全面落實。
一、注重趣味教學,培養(yǎng)合唱興趣
對于音樂合唱這項教學實踐活動來說,不僅包含著音樂獨特的藝術性特征,還有著明顯的科學性與嚴謹性特點。要想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合唱學習活動,并因此獲得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就需要將培養(yǎng)學生合唱興趣作為基礎。假如教師只是依照固定的合唱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對某個作品進行反復練習的話,極容易讓學生出現(xiàn)疲憊和抵觸的學習情緒,從而喪失合唱興趣。所以不論是出于調整學生學習狀態(tài),改善學生學習態(tài)度的角度出發(fā),還是從提高合唱教學有效性的視角出發(fā),都需要將培養(yǎng)學生合唱興趣作為合唱教學的基礎和前提。要保證這一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師要積極運用趣味性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認知合唱學習,促進學習興趣的保持。例如在引導學生合唱作品《小蜜蜂》時,為了增強學生的合唱興趣,教師可以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和小蜜蜂相關的圖片和動畫,引導學生結合歌曲內(nèi)容與音樂節(jié)奏,模擬小蜜蜂動作,給學生營造生動直觀的學習情境,在活躍音樂課堂的同時,增強學生學習興趣,保證合唱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為了讓學生的興趣得到長久保持,教師還要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平臺,提高學生自我效能感,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
二、指導合唱技巧,提高合唱能力
音樂是一門包含了豐富技巧的藝術形式,所以在教學過程當中加強技巧指導是至關重要的。在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當中,假如教師在教學當中只是利用以練代學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話,結果必然是不理想的,很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錯誤的學習認識,片面認為歌唱是一句一句一遍一遍記住的,不需要使用到任何技巧。這是一種非常片面和錯誤的學習思想,很容易影響到學生的合唱學習效果,給學生今后的學習帶來消極影響。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在合唱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做好對學生合唱技巧的“值日表”,讓學生認識到模仿固然重要,但在學習過程當中不斷完善唱功技巧才是根本。首先,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呼吸方法使用技巧的指導,引導學生意識到呼吸是合唱的支撐,提高學生對呼吸節(jié)奏的把控力;其次,教師要對學生的氣息控制方法進行指導,在學生一次次的訓練和失誤的糾正過程當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氣息控制能力;再次,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音準與節(jié)奏等的練習,有效運用音階練習方法,提高學生的音準把控能力,培養(yǎng)學生音樂節(jié)奏感;最后,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合唱聲部技巧的指導,尤其是掌握聲部之間轉換連接的技巧,提高學生對聲部配合的重視和掌握能力,促進學生合唱能力的全面提升,為學生演唱質量的提高提供保障。
三、利用樂器輔助,提升演唱質量
在對小學生進行合唱學習指導時,恰當引入器樂輔助合唱教學是至關重要的,不僅可以補充合唱教學內(nèi)容,增加課堂學習的豐富性,豐富學生藝術學習體驗還可以,促進學生對音準和音高的把握能力,起到提高學生合唱質量的作用。對此,教師要注意挖掘契約在合唱教學當中的重要功能,合理展現(xiàn)音準與音高,輔助音準相對較差的部分,促使學生從宏觀角度出發(fā),形成音準、音高等音樂概念。特別是在合唱教學當中的難點教學部分,教師需要及時引進入樂器進行輔助,突破學生合唱學習和合唱技能理解方面的難度。例如在教學二聲部歌曲《送別》時,教師可以邀請會演奏樂器的學生開展分聲部演奏,要求互相聆聽音準音高之后再進行合作,促使學生深入感知二聲部的合奏美。在這之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把掌握的音準音高知識應用到具體的合唱當中,奠定合唱質量的提高基礎。在具體的合唱階段,教師可以先對學生進行分組,由不同聲部學生各司其職運行不同音準音高的演唱與演奏。這樣的分布著訓練方法能夠幫助學生突破合唱音準音高方面的掌握難題,也能夠增加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互動,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在這一過程當中要善于利用鋼琴伴奏輔助合唱教學,增進師生之間情感和音樂實踐當中的互動,促進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
四、把控歌曲難度,優(yōu)化合唱教學
通過對既往教學經(jīng)驗進行歸納總結,從學音樂教師可以發(fā)現(xiàn)一個明顯的教學規(guī)律是所教學音樂曲目的難度與教學效率成反比關系,也就是說,教學的曲目難度越大,學生的學習效率越低。根據(jù)這樣的教學規(guī)律,教師在合唱教學當中必須合理控制歌曲難易程度,對合唱教學進行優(yōu)化,以免影響到合唱教學效率。教材當中涉及到的曲目有簡單和困難之分,簡單曲目的教學花費時間較短,能夠讓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掌握,但是如果是面對難度較大的曲目,則要耗費較長的時間對學生進行啟發(fā)指導,從而降低教學效率。對此,教師必須對曲目難易程度了然于心,并在課程安排方面注重對曲目進行有效分類,避免在開始教學階段設置難度較大的曲目,導致學生失去信心。對此,教師要把由淺入深和由易到難作為根本教育準則,從簡單歌曲開始培養(yǎng)學生合唱信心,等到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后再增加難度,促進學生能力拔高。比如《歡樂頌》的節(jié)奏輕快,難度相對較小,可以在合唱教學的開始階段使用。《鳥兒多美麗》的學習難度就相對較大,于是可以在教學后期使用,讓學生可以恰當運用合唱技巧與方法,把音樂作品呈現(xiàn)出來。
五、提升教師素養(yǎng),保障合唱效果
合唱教學涉及到多個聲部的協(xié)調配合,也運用到了諸多的合唱技巧,所以對學生的音樂素質提出了很高要求,也給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與音樂素質提出了高要求。因為教師是課堂教學的指導者,擔當?shù)氖墙M織開展教學活動和對學生進行啟發(fā)與協(xié)助的作用,如果教師本身的音樂素質不高,無法擔當合唱教學重任的話,那么合唱教學質量也無法得到保障。小學音樂教師首先需要積極學習和合唱有關的理論知識以及合唱技巧,提升自身的合唱水準和音樂修養(yǎng),這樣在對學生進行指導時會事半功倍,能夠成為學生學習效仿的榜樣。教師為了能夠輕松駕馭合唱教學,還必須改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學會對多種不同的教學技巧進行應用,提高教育教學技能,給學生提供更加完善化的幫助。教師可以通過自主學習和參與教學培訓活動的方式來達到目的,要注重和其他教師的交流溝通,互相學習,提升專業(yè)化發(fā)展水平。
音樂是一門藝術性課程,在倡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素質教育背景之下備受關注,成為完善學生藝術素養(yǎng)的重要陣地。在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當中合唱是一種深受學生歡迎的教學活動,既有助于學生團隊意識的培養(yǎng),又能夠讓學生累積豐富的音樂課程知識和實踐經(jīng)驗,讓學生可以充分享受音樂的魅力。如何提高合唱教學質量是當前小學音樂教師需要積極思考的問題,教師在突破這一難題時,要注意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增強學生合唱學習興趣,改進傳統(tǒng)合唱教學指導方法,給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合唱學習環(huán)境,讓合唱教學質量提升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