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芳
【摘要】語文是一門具有顯著的人文性特點的基礎學科,特別是在初中階段,語文學科的教學內容能夠對學生的思想意識、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和確立產生重要影響。但是在實際上,進行語文學科教學的過程中,許多教師的教學觀念較為陳舊,教學方式方法未得到及時更新,僅注重將語文知識傳授給學生,卻不能夠在其中對生命教育觀進行體現,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生命觀的建立,導致學生不能夠以積極的態(tài)度進行生活和學習,可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具有重要意義,也就具有開展相關研究的必要性。
【關鍵詞】生命教育觀;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滲透策略
一、對生命教育觀進行滲透的意義
生命教育,也就是與生命相關的教育,可以說是一種“全人教育”,包含了一個人由生至死的全部意義以及過程,不僅與人的生存和生活具有密切的關聯(lián)性,也與人的成長與發(fā)展具有密切的關聯(lián)性,更是與人的本性和價值息息相關。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針對青少年開展的生命教育,其目標在于通過生命管理的方式,促使每一名學生的自身最大價值能夠得以實現,所以可以說,生命教育是任何教育工作開展的重要前提,同時也是現代教育發(fā)展的最終目的。
二、生命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途徑
語文學科的教學內容具有較強的感染力,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的理解、表達、建設、創(chuàng)新能力進行培養(yǎng),以促使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同時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和道德水平,以幫助學生對崇高的人格進行塑造。并且,當前我國仍然對“大德育”的德育教學模式進行應用,其中既包括基本道德,也包括文明道德,且涵蓋相應的公民道德教育、信仰道德教育、人格教育等。同時,因為德育教育具有“一貫性”的特點,所以有必要針對學生開展反復的教育實踐工作,以促使生命教育內容能夠逐漸深入到學生的內心,并對學生產生重要影響。
開展生命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導學生更加深入地對生命進行認識和管理,以促使學生的生命質量以及生命價值能夠得到提升。與此同時,語文學科教育與生命教育在教育目標方面具有一定的統(tǒng)一性,二者均將“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作為工作目標之一,希望能夠促使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而語文學科作為初中階段的重要學科之一,在其中對生命教育進行滲透,能夠起到重要的作用且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在閱讀教學中開展生命教育
閱讀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之中占據重要地位,是促使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學生對世界進行認識和感知的重要基礎。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促使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得到提升,還能夠幫助學生對各方面信息進行收集和整理,有利于促使初中語文的工具性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另外,因為初中語文教材中的閱讀素材類型豐富,學生能夠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對多種情感進行感受,也就能夠促使語文教學之中的人文性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由此,教師可以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對生命教育進行滲透,以促使其中的人文性特征得到進一步凸顯。
通過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素材應用,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生命進行更加深入的認識,并對生命的意義進行更加充分的了解,以強化學生對于生命的敬畏情緒,從而提升學生對于生命的重視程度,并實現開展生命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標。
(二)在寫作教學中開展生命教育
在對寫作素材進行收集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滲透。需要教師首先對寫作主題進行科學合理的制定,例如“生命的贊歌”“生命的感悟”等,并以此為基礎引導學生對相應的寫作素材進行收集,同時鼓勵學生積極分享對素材進行閱讀之后對于生命的認識和感受。并且,教師應該避免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進行應用,引導學生模仿所謂的“優(yōu)秀范文”,并導致學生寫作內容“假、大、空”,而是應該鼓勵學生對自身的真情實感進行抒發(fā),以促使學生能夠對生命的內涵和意義進行深入理解。
(三)在實踐教學中開展生命教育
在開展實踐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更加深入地對生命的意義進行感受,使學生發(fā)現人生的多姿多彩,并強化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情緒,同時科學合理地對學生進行適度的逆境教育、挫折教育、死亡教育,幫助學生認識到,生命中必然會存在痛苦,只有戰(zhàn)勝痛苦才能夠對樂趣進行充分的享受,以提升學生對于生命進行欣賞和珍惜的意識。
在對《我的叔叔于勒》這一篇課文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增加與親屬之間的交流,并給予身邊人相應的關愛,從而與更多的親友建立起良好的關系,并鼓勵學生寫日記、寫作文甚至嘗試寫劇本,對自己與身邊人之間的點滴進行記錄和展示,以幫助學生對生命的內涵進行更加深刻的感受,使學生在提升生活質量的同時,能夠更加珍惜和善待生命。
四、結束語
在初中語文教學之中,教師除了需要幫助學生對新課標之中要求進行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進行有效掌握以外,還需要對生命教育觀進行充分滲透。因為在開展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滲透生命教育觀具有較高的適用性和可行性,所以能夠起到較好的教育效果。同時,初中階段作為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重要階段之一,教師應對其進行細致把握,采用獨到的眼光發(fā)現日常生活及學習中的教學素材,并將其與教學內容充分融合,激發(fā)學生內心深處對于生命的真情實感,以實現學生對于生命的認知與敬畏,并能夠對生命予以善意,從而在積極、健康的狀態(tài)之中成長。
參考文獻
[1]何毅.生命教育觀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滲透[J].基礎教育研究,2019(4).
[2]俞淑蘭.芻議生命教育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2017(1).
[3]韋明翠.新課程下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思考[J].讀與寫(上,下旬),2015(13).
四川省隆昌市第一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