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志瓊
摘 要 :農(nóng)村小學生占據(jù)中國小學生的半壁江山,如何做好農(nóng)村小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在當今社會顯得尤其重要。根據(jù)中國心理學會的調查,約十分之一的青少年存在明顯的心理問題,其中以農(nóng)村小學生的思想道德現(xiàn)狀讓人堪憂。對此,本文將針對農(nóng)村小學生德育教育現(xiàn)狀,提出粗淺的教育策略。
關鍵詞 :農(nóng)村小學生,德育教育現(xiàn)狀,教育策略
百年教育,樹人為本。如何做好農(nóng)村小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在當今社會顯得尤其重要。作為一名小學教師,不僅僅要傳授學生的科學文化知識,還要大力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根據(jù)中國心理學會的調查,約十分之一的青少年存在明顯的心理問題,他們焦慮、強迫、抑郁、自卑等等。其中尤以農(nóng)村小學生的思想道德現(xiàn)狀讓人堪憂。
一、農(nóng)村小學生德育教育現(xiàn)狀
(一)隔代教育致使學生被溺愛
隨著社會經(jīng)濟、文化的快速發(fā)展,城鄉(xiāng)差距日益拉大,越來越多的農(nóng)村人特別是青壯年都進城務工,將孩子留給祖父母 、外祖父母代為照管,久而久之,隔代教育帶來了不少負面的影響——隔代親的教育造成了長輩對孩子的溺愛、寵愛,從而致使孩子們的 “畸形心理”日益呈現(xiàn) 。
家長文化素質較低忽視學生德育
家長文化素質低下,又久居在外,與孩子交流、溝通的時間極少,使得親情疏遠:一方面,父母、子女之間無親情可言;另一方面,子女不懂得感恩,更有甚者認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稍有不如意就又哭又鬧。而且這部分家長不懂也不會指導孩子的學習,更談不上配合學校加強對孩子的管理,甚至無暇顧及孩子的成長;認為只要能給孩子提供不愁吃穿的物質生活就足夠了;認為孩子交給了學校 ,學校和老師就得負責學生的一切。對孩子的學習、日常生活習慣不聞不問、放任自流。因此養(yǎng)成了孩子們不聽從管教、自由散漫、唯我獨尊、目無尊長、不懂文明禮貌等不良習慣。很多家長盲目地認為:孩子只要考上大學,走出農(nóng)村,就能擺脫貧困。因此只看到孩子的成績,對孩子的品德不加重視 ,在一定程度上也縱容了孩子某些壞習慣的養(yǎng)成 。
社會不良習氣腐蝕學生
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其心理 、身心發(fā)展不成熟,容易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或他人唆使 ,而產(chǎn)生偷摸 、打架 、耍流氓等行為。往往好的不易學,壞的模仿學 。如果家長和老師不能進行正確的引導,那么來自外界環(huán)境里的不良習氣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是毀滅性的。
根據(jù)以上分析,要做好農(nóng)村小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重塑學生美好心靈勢在必行。那么如何加強農(nóng)村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如何使思想教育入情 、入禮、入心 ,把思想教育工作做到小學生的心坎上呢? 筆者以為農(nóng)村小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策略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二、農(nóng)村小學生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加強師德建設,發(fā)揮教師示范作用。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師本人是學校里最重要最直觀 、最有教益的模范 ,是學生活生生的榜樣?!?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學生眼里教師是完美的,也是學生的榜樣。我們的一言一行 、一舉一動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實踐中,必須努力提升自身素質,完善自己,以高尚的師德為人師表。
俗話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 ?!苯逃ぷ髡咛貏e是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要時刻做到:談吐文雅 、莊重含蓄、幽默風趣 、彬彬有禮,文明禮儀常伴左右,一言一行都為學生做表率、起示范作用 。教育學生將來不管從事何種職業(yè) ,都要懂得尊重人、關心人、學會謙讓。“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只有教師“修身養(yǎng)德,澤被后人?!睂W生才會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接受教育。
(二)加強監(jiān)護人的教育,提升家長教育素養(yǎng)。
加強家庭教育。孩子的父母 、家庭成員是孩子的第一啟蒙老師。父母對子女的期望頗高,但自己卻不讀書、不學習,不能率先垂范,導致父母對孩子的管教不是“放縱型”就是 “專制型”。真實的德育應該是 “靜悄悄”的,它融于家庭的日常生活、人際交往、家庭勞動、學習和家人共同活動之中,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應該是在平常言行中的潤物細無聲。因此要提高學生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應該是學校家庭的雙管齊下。由此學校可以成立家長委員會 ,提供溝通交流的平臺,通過邀請一些資深的教育專家,教師和家長共同參與傾聽,樹立 “子不教,父之過”的教育責任觀 ,使家長明確教育子女是自己的應盡之責,與學校 、社會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提醒家長還應主動與任課老師、班主任聯(lián)系,加強溝通,共同商討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促進孩子身心健康 、快樂地成長。
(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從點滴小事做起。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卑蜖柌┦吭f :“孩子的心是一塊奇特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種子,就會獲得行為的收獲;播上行為的種子 ,就能獲得習慣的收獲;就播上習慣的種子,就能獲得品德的收獲;播上品德的種子,就能得到命運的收獲?!币姷嚼S手撿起來,在校園內輕聲慢步地行走,見到老師主動行禮問好,拾金不昧,幫助孤寡老人打掃衛(wèi)生,參加各種公益活動等都要記在本子上。學校每月都對各班的記錄進行評比,在校會上進行表揚。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實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臺起于壘土”的最好體現(xiàn)。
參考文獻:
[1]殷延芳.守護美好心靈一論農(nóng)村小學生德育教育的現(xiàn)狀、方法和途徑[J].文2011(18).
[2]毛勇海.農(nóng)村小學德育實效性研究與對策淺議[J].新課程學習(下),2011(01).
重慶市云陽縣盤龍街道盤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