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藝青
名臣健康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創(chuàng)新技術研發(fā)中心(廣州 510440)
余甘子是一種具有藥用價值的熱帶果樹,廣泛種植于我國南部,以及印度和其他亞洲國家[1]。余甘子主要化學成分包括多酚類、多糖類、黃酮類、三萜類及各種維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具有抗氧化、抗菌、抗腫瘤、免疫調(diào)節(jié)、抗炎、降血糖、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等功效,同時對肝臟、胃黏膜、心臟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具有保護作用[2-5]。由于傳統(tǒng)醫(yī)學的應用及現(xiàn)代科學對其生物活性的研究,余甘子及其活性成分在食品、營養(yǎng)品及個人護理品中的應用備受關注。
大量研究表明余甘子多酚是對人體有益的關鍵活性組分,并對其分離純化方法、生物活性進行深入研究。就余甘子多酚的化學組分及主要活性物的生物活性進行綜述,以期為后續(xù)余甘子多酚分離提取工藝的優(yōu)化、藥代動力學研究及原材料的開發(fā)利用提供理論依據(jù)。
余甘子營養(yǎng)物質(zhì)豐富,主要包括酚類、有機酸、糖類、維生素、氨基酸等物質(zhì)以及微量元素Zn、Mn、Fe、Ca和Se等[6-8]。其中余甘子多酚是余甘子中重要的活性成分,新鮮果實中含量約為4%,干果中含量約為35%,多酚含量受種植產(chǎn)地的影響略有差異,而未承受果實含量最高[9]。
近年來,余甘子中已得到分離鑒定的多酚類物質(zhì)超過20種。Zhang等[6]使用多種色譜技術、化學分析和光譜分析分離鑒定出11種多酚類物質(zhì);Zhang等[7]和Habibur等[10]分別從余甘子果實中分離出另外6種和2種多酚。近年來,科研人員開始關注余甘子其他藥用部位的多酚組分,包括根、樹皮和葉。趙琴等[11]從余甘子根部95%乙醇提取物分離得到7個化合物,其中包括余甘子酸。梁臣艷等[12]對余甘子葉提取物醋酸乙酯部位及石油醚部位的化學成分進行了研究,首次從余甘子葉提取物醋酸乙酯部位分離得到萹蓄苷,且檢測到山柰酚、槲皮素、山柰酚-7-甲醚、鞣花酸、沒食子酸、沒食子酸酯等成分。楊鑫等[13]使用硅膠柱色譜、Sephadex LH-20等方法從余甘子樹皮中分離純化出16種化合物,其中包括沒食子酸、沒食子兒茶素、表沒食子兒茶素等酚類物質(zhì)。對余甘子各藥用部位有效化學成分的研究,有利于挖掘其潛在的藥理作用、提高植株的生物利用率。
大量研究表明,植物酚類物質(zhì)具有顯著的體外抗氧化性。抗氧化也是余甘子多酚最主要的藥理活性。Pozharitskaya等[14]在余甘子提取物中分離出沒食子酸、鞣花酸、emblicanins A和B,所有化合物均能清除DPPH自由基,且emblicanins A和B具有最高的抗氧化活性。emblicanins A和B的清除活性分別是抗壞血酸的7.86倍和11.20倍,是沒食子酸的1.25倍和1.78倍。Tahir等[15]研究發(fā)現(xiàn)余甘子葉的甲醇提取物具有良好的體外抗氧化活性,其對DPPH自由基、一氧化氮及抗脂質(zhì)過氧化有明顯作用;HPLC-DAD分析表明,提取物中主要活性物質(zhì)為沒食子酸、蘆丁、山柰酚和咖啡酸。
Reddy等[16]在酒精誘導的氧化應激小鼠模型中研究余甘子提取物的調(diào)節(jié)作用,發(fā)現(xiàn)余甘子多酚類物質(zhì)如黃酮類及單寧類物質(zhì)通過清除氮氧化物NOx改善酒精誘導的氧化應激。余甘子提取物可以減少飲用酒精后的小鼠的過氧化脂質(zhì)、蛋白質(zhì)羰基含量并恢復肝和腦的酶促非酶促抗氧化劑水平[17-18]。
臨床和非臨床研究均表明植物多酚具有抗腫瘤活性的潛力,多酚通過調(diào)控多個通路發(fā)揮抗癌功效,包括氧化應激,促炎分子的產(chǎn)生,DNA損傷及細胞凋亡率等[19]。Pinmai等[20]在體外驗證余甘子水提物對兩種癌細胞系A549及HepG2的生長抑制作用。且其與阿霉素或順鉑在不同的劑量水平均有協(xié)同作用。Ngamkitidechakul等[21]在體外利用癌細胞系A549,HeLa,HepG2,MDB-MB-231,SW620和SK-OV3和DMBA/TPL誘導的小鼠皮膚腫瘤模型中驗證了余甘子水提物的抗腫瘤活性。HeLa細胞體外凋亡試驗中使用余甘子提取物處理,發(fā)現(xiàn)DNA片段化,凋亡過程中死亡受體通路激活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7,8及Fas蛋白上調(diào)。MDA-MB-231細胞體外細胞侵襲試驗中,余甘子提取物抑制其侵襲能力,但對正常的肺成纖維細胞無影響。
研究表明余甘子提取物沒食子醇影響肺癌細胞系H441和H520的增殖。處理后的細胞系發(fā)生G2/M期的細胞阻滯,cyclinB1,cdc25c和Bcl-2的表達下降及Bax表達的增加[22]。類似的現(xiàn)象在HeLa細胞系試驗中也被發(fā)現(xiàn)。沒食子醇處理后發(fā)生G2/M期的細胞阻滯,凋亡蛋白Fas,F(xiàn)asL和cleaved caspase-8上調(diào)[23]。余甘子提取物沒食子酸也能通過G2/M細胞阻滯誘導細胞凋亡[24]。
余甘子已作為常用藥物用于多種傳統(tǒng)藥物體系及現(xiàn)代保健品中,并被證實其具有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羅春麗[25]研究余甘子對S180荷瘤小鼠腫瘤存活率、主要免疫器官及紅細胞免疫調(diào)節(jié)能力的影響,從試驗結(jié)果很難看出余甘子的量效關系,但綜合其抑瘤率和免疫器官指數(shù),可以得出余甘子在拮抗腫瘤細胞的同時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機體免疫力的結(jié)論。羅雪菲等[26]研究了余甘子葉提取物對荷瘤小鼠外周血T淋巴細胞CD4+、CD8+亞群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不同劑量余甘子葉提取物均可明顯增加H22荷瘤小鼠的T細胞和CD4+亞群的相對值,使CD4+/CD8+比例接近正常值。
研究人員已發(fā)現(xiàn)自然界中多酚能夠抑制NF-κB通路中炎癥介質(zhì)[27]。Li等[28]研究發(fā)現(xiàn),余甘子多酚通過減少TNFα,IL-1β,IL-6及一氧化氮的釋放來減輕脂多糖誘導的RAW264.7巨噬細胞的炎癥反應。主要的作用物質(zhì)為沒食子酸、鞣花酸和柯里拉京。
由于抗菌活性的研究對于安全高效地開發(fā)余甘子多酚至關重要,余甘子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及細胞毒性已被廣泛研究。Saeed等[29]對余甘子水提物6個不同屬345株革蘭氏陰性菌的抗菌作用進行研究。結(jié)果表明余甘子提取物對大腸桿菌(270)、克雷伯氏肺炎菌(51)、臭鼻克雷伯氏菌(3)、奇異變形桿菌(5)、銅綠假單胞菌(10)、沙門氏菌(1)、甲型副傷寒桿菌A(2)、甲型副傷寒桿菌B(1)和粘質(zhì)沙雷氏菌(2)等具有較強的抗菌活性。但對革蘭氏陰性泌尿致病菌無抗菌活性。
Xiang等[30]從中藥余甘子中分離得到一種多酚類化合物1, 2, 4, 6-四-鄰苯三酰-β-D-葡萄糖(1246TGG),結(jié)果發(fā)現(xiàn)1246TGG對單純皰疹病毒Ⅰ型(HSV-1)和Ⅱ型(HSV-2)在體外的感染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Tiwari等[31]選取余甘子、鐵皮羅勒和紫檀的代謝物,以觀察它們對鮑曼酵母耐藥菌株RS-307的抗菌作用。結(jié)果表明,余甘子醇提物對RS-307的生長有抑制作用。通過植物化學篩選和核磁共振(1D和2D-NMR)確定了該提取物的成分,結(jié)果顯示存在沒食子酸乙酯、鞣花酸、訶子酸、槲皮素、黃酮和生物堿。通過對活性氧(ROS)、脂質(zhì)過氧化、蛋白質(zhì)羰基化和膜損傷的評估,證實余甘子提取物處理可顯著提高鮑曼酵母耐藥菌株RS-307活性氧的產(chǎn)生、脂質(zhì)過氧化和蛋白質(zhì)羰基化,證實了ROS依賴的膜損傷機制。
由于余甘子多酚具有以上生物活性,其已被廣泛用于治療和預防各種病癥。富含多酚的余甘子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活性,對糖尿病患者血液中氧化應激和糖基化有較強的抑制作用[32];抗氧化活性的治療作用同時表現(xiàn)在余甘子鞣質(zhì)對缺血性再灌注大鼠的氧化應激具有抗氧化作用及皮膚損傷小鼠傷口的愈合,可能具有保護心臟和皮膚損傷修復的功效[33-34]。此外研究表明,余甘子中提取的柯里拉京能夠通過抑制NOX2和激活Nrf2以改善SD誘導的小鼠記憶障礙,起到保護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作用[35]。
余甘子中含有豐富的多酚類化合物,因此其具有廣泛的藥用價值。余甘子中含有的多酚類化合物超過100種,如花青素、花色苷、單寧、類黃酮等物質(zhì),許多化合物目前未被準確鑒定。許多研究依然停留在體外細胞實驗及動物實驗,臨床數(shù)據(jù)非常欠缺,對其生物活性的研究還處于初期階段。余甘子中的多酚類化合物具有特殊的藥理作用,如抗氧化、保護心腦血管、抵抗糖尿病、抗菌、免疫調(diào)節(jié)及保護神經(jīng)系統(tǒng)等。為了更好地開發(fā)余甘子多酚的營養(yǎng)價值及藥用價值,需要對其化合物進行分離、純化、鑒定,并對其生物活性的分子機理及臨床效果做更為深入的研究。該文主要從余甘子多酚類化合物的種類及藥理作用研究等方面進行綜述和總結(jié),為其在不同的臨床使用條件的合理高效開發(fā)提供理論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