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獻
教學目標:
1.會認“謄、勵、篇”等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父母分別是怎樣評價“我”的詩的,“我”對父母評價的認識前后有怎樣的變化。
3.研讀重點句子,正確理解“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的含義,體會父母表達愛的方式的不同。
4.學會正確對待批評和表揚。
重點:體會父母愛自己孩子的不同表達方式:母愛寬容、和藹、鼓勵;父愛理性、深沉、嚴格。
難點: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糟糕透了”的評價也是一種愛。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
1. 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
2. 匯報交流自讀情況,突破生字詞。
(1)學生交流預習成果。
(2)教師出示生字、詞語課件:(指名讀、開火車讀、組詞讀。)教師需強調讀音,如“謄”易讀錯成“yù”,“歧”易讀錯成“qǐ”等。
(3)檢查學生讀課文的情況(抽讀)。
二、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課文中講了作者成長過程中的哪幾個階段?
2.每個階段分別講了什么事?
交流:(1)八九歲時→幾年后→現(xiàn)在。
(2)八九歲時“我”寫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詩,母親的評價是“精彩極了”,父親的評價卻是“糟糕透了”,“我”難過得哭了。幾年后,“我”在母親的鼓勵下繼續(xù)寫作,父親依然對“我”的作品作出如實的評價?,F(xiàn)在,“我”已經成了一名作家,真正理解了“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都是愛,人生離不開這兩種愛。(板書:“精彩極了”“糟糕透了”)
設計意圖: 初步感知文章內容,梳理本文所寫的場景,為下面的學習打好基礎。
三、合作交流學文,感悟父母的愛
1.課件出示問題。
課件出示: 媽媽讀了“我”的詩后,她的心情是怎樣的?從哪里可以看出來?為什么會有這么高的評價呢
生讀第1自然段,對子交流,畫出相關的句子,然后展示。
生:媽媽非常高興、驚訝。
生:她的神態(tài)( “眼睛亮亮地,興奮地嚷著” )
生:她的語言(“巴迪,真是你寫的嗎?多美的詩啊!精彩極了!”)
生:她的動作(“她摟住了我”“她高興得再次擁抱了我”)
師小結:通過大家的交流、展示,知道媽媽非常高興、驚訝。媽媽作出這么高的評價,不是因為“我”的詩寫得好,而是因為“我”在八九歲時就開始寫詩,她為此感到高興,她要鼓勵“我”。這是媽媽對“我”的愛和鼓勵。(師板書:神態(tài)、 語言、動作)
2.聽了媽媽的評價,“我”有什么表現(xiàn)?
生:“我”既靦腆又得意揚揚。
師:在這種既害羞又得意的心理狀態(tài)下,“我”產生了怎樣的期待呢?這種期待的程度怎樣?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3.生讀第2~4自然段,小組交流,然后匯報。
教師引導,點撥,師生共同認為:
“我”產生的期待是:希望爸爸能讀“我”的詩,并給予較高的評價。此時,“我”的期待很急切、很強烈。
表現(xiàn)在:“我”迫不及待地問媽媽,爸爸什么時候回來。在等待爸爸的時候,“我”把詩重新謄寫一遍,還做了裝飾,并滿懷信心地把詩放到顯眼的地方。這些語言、動作、心理上的描寫,說明了“我”很渴望得到爸爸的表揚。(師板書:語言、動作、心理描寫)
過渡:可事實上,巴迪等來了爸爸的表揚嗎?當時的情形是怎樣的?
4.生朗讀第5~14自然段,思考:
(1)巴迪等來了爸爸的表揚嗎?當時的情形是怎樣的?
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適時引導、總結:沒有得到爸爸的表揚,反而受到了批評。當時,爸爸回來了,“我”緊張極了,他讀了“我”的詩,認為這首詩糟糕透了。(“我看這首詩糟糕透了?!薄半y道世界上糟糕的詩還不夠多嗎?”)(師強調動作、語言描寫)
(2)聽了這樣的評價,媽媽和“我”的反應是怎樣的?
學生交流,教師點撥:媽媽和父親爭吵,希望父親能鼓勵“我”?!拔摇彪y過得跑到自己的臥室里失聲痛哭起來。
5.幾年以后,情況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生讀第15自然段,思考并回答問題。
巴迪承認了自己當時的那首詩的確相當?shù)脑愀?,他已經認識到了父親的評價是對的,再加上母親一如既往地鼓勵,巴迪還一直在寫作并把自己新的文章給父親看。
父親的態(tài)度也有了變化,雖然還帶著批評,但沒有全盤否定,而是在批評中帶著鼓勵,這在無形中給了作者勇氣,讓他有再寫下去的動力。
6.最終作者成功了,在他成名之后,他體會到了什么?
(1)帶著這個問題請同學們默讀第16、17自然段, 畫出相關的句子在小組內交流,然后展示。
(2)閱讀成果展示:
課件出示:我從心底里知道,“精彩極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這兩個極端的斷言有一個共同的出發(fā)點——那就是愛。
(3)生畫出這句話,然后帶著欣賞的語氣美美讀一讀,感悟爸爸媽媽的愛。
7.“精彩極了”是一種怎樣的愛?
課件出示:慈祥的母親一句鼓勵的話“精彩極了”,飽含著多少愛呀!正是這種愛,使“我”有了寫作的興趣,寫作的信心,寫作的靈感。這是一股多么強大的力量呀!
8.“糟糕透了”是一種怎樣的愛?
課件出示:嚴厲的父親一句警告的話“糟糕透了”,又飽含著多少愛呀!正是這種愛,使“我”時時看到不足,使“我”戒驕戒躁,使“我”永遠向新的高度奮進,這是一股多么沉重的力量呀!
母親贊美的愛給了他前進的力量,而父親批評的愛給了他思考和反省的空間。這兩種愛讓巴迪在面對贊美和批評的時候保持了一顆清醒的頭腦,最終他成功了。
9.從巴迪的經歷中,你讀懂了什么?
課件出示:要謹慎地對待生活中的贊美和批評,同時也體會到父母用各自不同的愛在鼓舞著我們。母親贊美的愛,給了我們前進的動力,而父親的愛則是鞭策著我們做得更好,不要驕傲。因此我們要珍惜和感恩父母的愛。
小組用感恩的語氣再讀16.17自然段。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采用了不同形式的品讀,讓學生在讀中去感悟,去體會,去感恩父母的愛,提升父母的愛。
四、教師小結
學了這篇課文,我們不僅要懂得用全面的眼光來看待父母的愛,也要懂得正確地對待生活中的贊美和批評,希望這堂課對我們今后的人生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