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芬
摘要:如今,教育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教育,希望能夠通過教育,培育出符合社會需求的高質量人才。在這種背景下,人們對教師的教學要求變得越來越高了,教師需要更新自己的教學策略,讓自己的教學效率能夠更好。數學是小學生需要學習的一門基礎學科,小學數學教師可以根據數學的特點,將生活實際融入到課堂中,使學生因此更好地進行知識的學習。基于此,本文將從多個方面分析小學數學教學與生活實際的結合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實際;教學策略
在新課程改革下,數學這門學科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重視。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正是積累基礎數學知識的時候,小學數學教師與必要考慮到數學知識具備聯系性的特點,關注對小學生的數學教學,讓學生掌握基礎的數學知識,使學生能夠采用合理的教學策略對學生進行教學。經實踐檢驗,將生活實際融入到小學數學中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有必要采用合理的方式,將生活實際融入到小學數學課堂上,以此提升教學效率。
一、實施數形結合方法,加深學生理解
新課程改革下,越來越多的教學方法開始出現在教師的教學中,其中就包括數形結合教學方法。小學數學教師在引入生活元素時,可以實施數形結合的方法,以此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
如,在教授“分數的加法和減法”這節(jié)知識時,筆者便會實施數形結合的教學方法。在具體的教學中,筆者會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一張圖片,圖片所顯示的內容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事物——蛋糕。在展示完圖片后,筆者便對學生說:“假如你和小明分這個蛋糕,那么你們每個人會獲得多少塊蛋糕?”學生聽完后,紛紛表示會獲得蛋糕的一般。學生說完后,筆者便又向學生展示了一張圖片,此時圖片內所顯示的蛋糕,已經被分成了兩半。于是,筆者接著說:“假如你和小明、小紅三個人分享這個蛋糕,請問一下每個人會獲得多少塊蛋糕?”學生在筆者的引導下,進行了思考,發(fā)現不能得出正確的答案。此時,筆者便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又向學生進行了展示,圖片顯示了被平均分成的三塊蛋糕,筆者將圖片展示的蛋糕進行了一定的復制和移動,讓一塊蛋糕在上面,三塊蛋糕在下面,然后與此同時,向學生講述了分數的概念的知識。在筆者的引導下,學生更好地了解了與分數相關的知識。
總之,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實施數形結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通過圖形,更好地了解數學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借助生活現象,實現數學知識導入
課堂導入是小學數學教學中一個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關系著學生整節(jié)課的學習狀態(tài),小學數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應該借助生活現象,進行有效地課堂導入,使學生因此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教授“圖形的運動(二)”這節(jié)知識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與軸對稱、平移、旋轉相關的知識,便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引入了一些生活現象。在備課時,筆者在網絡上搜集了多種多樣的現實生活中與軸對稱相關的物品圖片,如蝴蝶、建筑等,將這些資源放在了課件中。當然,筆者也在網絡上搜集了多種與平移、旋轉相關現實生活中的數學現象的視頻,如游樂園的基礎設置、電梯等。在搜集好資源后,筆者便將這些資源進行了一定的整理,放在了課件中。在教學開始時,筆者便會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自己所搜集的資源,這些資源形象且生動,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融入到了具體的情形中。
總之,小學數學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應該根據生活現象,進行有效地課堂導入,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
三、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提升數學課堂趣味性
小學數學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也可以進行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設,以此提升數學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能夠以積極主動性的姿態(tài)進行知識的學習。
如,在教授“認識人民幣”這節(jié)知識時,筆者便會根據這節(jié)知識所展現的內容,進行一定的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設。在向學生講完基礎的數學知識后,筆者會引入一些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事物,帶領學生將教室裝扮成商場的樣子。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扮演售貨員和顧客的身份,使學生能夠巧妙地利用所學習的與人民幣相關的知識,完成物品的購買的任務。筆者所創(chuàng)設的生活情境十分的生動,學生能夠一下子將自己的融入到具體的情境中,產生學習的情境,更好地進行角色扮演,以此更好地回顧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從而使學生能夠鞏固好數學知識??傊W數學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應該注重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能夠在情境中,產生學習的興趣,使得數學課堂能夠更具有趣味性,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
綜上,小學數學教師有必要意識到數學教學的重要性和特點,關注小學生所處的階段,根據教學內容,將生活實際融入到課堂中,讓學生因此能夠更好地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使學生的數學能力得到提升,為學生之后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葉平.淺論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3(29).
[2]劉景標.探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