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琳琳
摘 要:在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是兩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并且這兩種語文活動之間具有十分緊密的聯(lián)系。在新課標的設計理念中,更加重視方法提煉與方法指導,旨在促進學生讀寫能力的螺旋上升。為此,筆者將圍繞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談一談組織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方式。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認為:“閱讀是一種吸收,而寫作則是一種傾吐”。毋庸置疑,這一觀念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原則。從實際的教學情況來看,高效的讀寫結合教學,對于學生綜合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教師應對讀寫結合的理念與要求進行更加準確的解讀,并以此為基礎實施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指導策略,并且要及時對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改進與優(yōu)化,從而更好地保障教學活動的質量。唯有如此,才能循序漸進地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發(fā)展。
一、活用信息技術,改變閱讀方式
從具體的理念來看,在讀寫結合教學模式中,閱讀與寫作的關系可以視為吸收與表達的關系。而在這種關系中,吸收無疑是重要的前提條件。為此,在日常的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賞析,以此來使學生吸收寫作營養(yǎng)。同時,在新的教育時期,隨著教學技術的不斷革新與進步,閱讀活動的組織形式也在不斷發(fā)生變化?;诖?,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應用于閱讀教學中,以此來對閱讀活動進行優(yōu)化與完善,從而為學生讀寫能力的發(fā)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例如,《火燒云》是一篇十分經(jīng)典的寫景散文,這篇文章具有十分獨到的語言藝術。具體來看,這篇文章的寫作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文章語言十分自然、流暢、樸實,具有口語化的特點,使人感到充滿生活氣息;第二,文章運用了十分豐富的詞匯,使得文章的筆調(diào)靈活多樣;第三,語言十分凝練,講究煉字,同時,一些疊音詞的使用也使文章語言更加具有音樂美;第四,文中應用了十分豐富的修辭手法,使得文章語言更加生動。由于這篇文章主要是對景色的描寫,所以在組織閱讀教學時,為了使學生對這篇文章的語言以及文本內(nèi)涵有更加準確的理解,我沒有直接引導學生進行文本閱讀,而是給學生播放了這篇文章的配樂朗誦。在朗誦過程中,我還利用多媒體幻燈片演示功能向學生演示了與火燒云有關的圖片。最終,通過這種方式,不但使學生對這篇文章的寫作特點有了比較直觀的理解,而且使學生對文本的深層內(nèi)涵有了一定的感知。由此可見,在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中,信息技術的輔助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二、強化學生想象,鍛煉寫作能力
愛因斯坦指出:“想象要比知識更加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但是想象力卻是對世上一切的概括,而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教師應該明白,這種理念在學生寫作活動中同樣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也就是說,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寫作中,相比于讓學生掌握基礎的語言表達知識,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無疑是更加重要的。為此,教師可以利用恰當?shù)姆绞匠浞旨せ顚W生的想象能力。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將想象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這樣一來,可以使學生更加準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與感情。
例如,《我變成了一棵樹》是一篇充滿想象與童趣的文章,主要講述了“我”想象自己變成了一棵樹,長滿不同形狀的鳥窩,然后小動物們和媽媽住在鳥窩的故事。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描寫了一系列天馬行空、新奇有趣的事情。引導學生完成基本的閱讀任務之后,我組織學生進行了寫作。在這次寫作中,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然后借鑒課文中的寫作語言,對自己想象到的事物進行描寫。最終,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了一定的鍛煉。同時,在模仿性的寫作練習中,也使學生的寫作語言逐漸得到規(guī)范,從而使學生的寫作質量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三、優(yōu)化教學評價,提升語文素養(yǎng)
盡管新課標提倡要充分發(fā)揮出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但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教師的引導與啟發(fā)依然會在潛移默化中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為此,在讀寫結合練習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加強對學生的點撥。這樣一來,可以使學生的寫作過程進一步得到完善,從而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
以《鹿角和鹿腿》為例,在閱讀教學中,我利用兩個問題對學生的閱讀方向進行了點撥:(1)從這篇文章中我們可以學習到怎樣的道理?(2)在實際生活當中,有沒有發(fā)生過類似的事情呢?接著,學生對這篇文章的表達技巧以及情感內(nèi)涵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之后,我鼓勵學生利用相關的語言和表達技巧,進行了讀后感的寫作,而我則針對學生的寫作文本進行了全面的評價,并對學生進行了激勵。最終,通過這種活學活用的方式,進一步強化了學生的讀寫能力。
一體化的閱讀與寫作教學,對于學生讀寫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而良好的讀寫能力則是語文素養(yǎng)提升的關鍵。為此,教師應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并革新教學方法,以此來促進教學效率與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吳丹丹.初探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策略[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12):107.
[2]吳峰.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1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