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紅霞
師德是教師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師德中愛與責任則是師德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愛,就沒有學生的一切;沒有愛,教師的工作也就失去了意義和價值。小學特級教師陶淑范就曾這樣說:“我把一生獻給孩子們。我深感其樂無窮,很有價值。在小學教育的田野耕耘收獲,給了我一生的充實?!眱?yōu)秀教師無不把教育事業(yè)看作是自己的生命。也許正是以這種愛與責任為出發(fā)點,他們才能不停地教育自己,完善自己,才能更靠近學生.正所謂“大愛無聲”。冰心說:“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弊鳛橐幻W教師,我認為首先要有足夠的愛心,愛學生、愛事業(yè),對學生的成長全面負責。
愛是人的一種基本需要?!坝H其師、信其師”進而“樂其師”,愛生之師受人愛。我們只要付出愛,就能得到愛,就會體驗愛,因此,愛是一種心與心的交換。從教多年,我最深的感悟是,一名好老師除了有高尚的師德,還必須有一顆金子般的愛心,只有真誠的愛,才能觸動學生的心弦。只有當教師給學生以真誠的愛,學生才會向你敞開內心世界,我們才能“對癥下藥”,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有個十分精彩的比喻,他說:“教師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的心靈。晶瑩透亮的露珠是美麗可愛的,卻又是十分脆弱,一不小心露珠滾落:就會破碎不復存在。學生的創(chuàng)造心靈,就如同露珠,需要教師和家長的倍加呵護?!边@種呵護就是愛。
一、愛心是對學生的關注
冰心老人說過,愛是教育的基礎,有愛就有一切。愛,是我們教師心中永恒的主題,師愛無異于母愛,愛是世界上最動人的語言,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把全部心靈和才智獻給孩子的愛,這種愛是深沉的,它蘊涵在我們?yōu)閷W生所做的一切事情中,使學生無時無刻不感受著這種愛的真誠。學生們只有感受到老師的愛,才會有學習的動力,才會在生活中,在學習上一步一個腳印地堅實地前進。
在我們班有這樣一個女孩,父母離異,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她平時很文靜,內向,上課不愛舉手,成績中游,平時我也不大注意她。有一次她和另一個同學因為身體不好,沒去上體育課。我到教室作上課前的準備。聽到她和同學聊天,發(fā)現(xiàn)她其實很健談。我也試著加入她們的談話中,更加發(fā)覺這個女孩伶牙俐齒,對爺爺奶奶的教育很有見解。我想我平時怎么沒注意到呢?可能是平時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優(yōu)生和差生的緣故吧,對這種學習不用太操心,不愛表現(xiàn)的中等生較少關注。從那天起,我就經(jīng)常注意她。課堂上也有意識地經(jīng)常提問她,沒想到她的聲音那么好聽,發(fā)音那么標準。我就在課堂經(jīng)常表揚她,不久我發(fā)現(xiàn)她上課越來越專心了,發(fā)言也越發(fā)積極了,作業(yè)字跡更加端正了。由于她體質較差,經(jīng)常要吃藥,當時教室沒熱水,我就讓她準備一個杯子,到辦公室來倒熱水,并利用這個機會跟她聊天。她越來越信任我,有事也愛找我說,人變得開朗多了。到學期結束時,她的成績居班級上游。
一個學生得到了微笑、鼓勵、表揚,她的心里感受到了溫暖、友善,得到了鼓舞,有了人生的美好追求,就會漸漸變成一個優(yōu)秀的人。所以,讓我們把關注的目光投到每一個學生身上,把愛的甘露澆到他們的心里,讓他們成為一棵茁壯成長的小苗。
二、愛心是對學生的理解
原蘇聯(lián)教育家贊科夫認為: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主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學生。熱愛學生,必須了解學生,尊重學生,時刻把學生放在心上,體察學生的內心世界,關注他們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健康發(fā)展,同情學生的痛苦與不幸,與學生建立起和諧、友愛的師生關系。
教師所施教的對象,來自不同的地域和家庭,人生經(jīng)歷和所受的教育影響也不相同,因此,就造成了學生在個性和心理等方面的不同,也使他們在需求方面存在著種種差異。對那些身心成長較健康的學生來說,教師的理解意味著關心和支持,是他們進一步發(fā)展的動力;而對那些身心成長有某些問題的學生來說,教師的理解更是精神的撫慰劑,它幫助學生彌合心靈的創(chuàng)傷,進一步樹立學習、生活的信心,克服重重障礙,最終得以健康成長。有了真心的理解,就會對學生的問題、痛苦、煩惱給予真切的關懷、同情、寬容。去年我班轉來一個男生,上課時積極舉手發(fā)言,當時還挺欣賞他。但不久他的毛病就暴露出來了——作業(yè)經(jīng)常偷工減料,且不按時完成。我多次找他談話,他口頭上保證會按時完成作業(yè),卻堅決不改。我既失望又生氣,狠狠批評了他。奇怪的是,盡管我批評他,他還是喜歡在我身后轉來轉去,老找機會跟我說話。于是我改變策略,跟他拉家常。終于有一次,他告訴了我他的故事:原來,他的父母前兩年離異,他判給了父親,父親在外打工,顧不上他,就把他送回老家,讓年近80歲的爺爺帶。年邁的爺爺哪管不得他?原來孩子是缺少愛呀,我后悔自己的簡單粗暴。從那以后,我經(jīng)常跟他聊天,談心,鼓勵他,只要能完成作業(yè)就不吝表揚他。他漸漸改變,作業(yè)基本能按時完成,成績也有所提高,這讓我很欣慰。
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說的:“只有能夠激發(fā)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p>
三、愛心是對學生的尊重
愛心是什么?愛心是關注、給予;愛心是理解,寬容;愛心是信任、尊重。它或許是一個眼神,一張笑臉,一個動作,一句話語……這些對于老師來講,也許微不足道,但在孩子這一切如迷途中的燈塔,遮風擋雨的綠蔭,愉悅心靈的樂章,給他們以鼓勵、安慰、快樂。正是這一切,激起了師生強烈的感情共鳴,營造出學生健康成長的氛圍,建立了師生愉快和諧的關系。
我班有個口齒不清、普通話很差的轉讀生,每當他在課堂內欲言又止、一時語塞時,我總告誡其他同學不要嬉笑他,我也是以身作則,或含笑示意,或順著他的意思幫助他說出來,使他有勇氣站起來發(fā)言,有信心把話說清楚、說連貫,及時糾正他的方言?,F(xiàn)在他的普通話和口頭表達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實踐證明:只要教師有愛心,并把愛心奉獻給每一位學生,那么,教師就能把握成功教育的真諦。
愛不僅僅是一種教育方法,也是滋潤人心的巨大力量。老師真摯、純潔、無私、高尚的愛能產(chǎn)生巨大的感召力、推動力,激勵學生的上進心和自信心,促進學生智力和個性的健康成長。“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走?!边@不正是我們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