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佳嘉
摘? 要: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主要針對以微信為載體的高校網球教學展開淺要探索與討論。首先,對以微信為載體的高校網球教學可行性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重點論述以微信為載體的高校網球教學策略。提出的教學策略為:以微信為載體于課前提前發(fā)布微教學視頻;以微信為載體組織引導學生交流討論;以微信為載體指導學生進行課后練習。
關鍵詞:微信? 高校網球教學? 微教學視頻? 交流討論? 課后練習
中圖分類號:G845?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1(c)-0084-02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微博、微信等“微媒體”對人們的生活已產生愈來愈深遠的影響,可謂無“微”不至。如今,我們已全面步入微時代。微時代不僅給我們生活和工作帶來影響,對我們的教育教學也同樣帶來影響。正因如此,目前很多專家學者均積極致力于探索如何在微時代背景下更好實施教育教學,其中關于如何基于微信實施教育教學的研究亦不在少數。但遺憾的是,研究發(fā)現當前以微信為載體的高校網球教學研究卻較為鮮見。基于此種情況,本文著重針對如何以微信為載體開展高校網球教學展開探討,希望相關研究成果能給予更多一線教師以更多有益啟示,促進其建立新型教學理念,促進其專業(yè)教學素養(yǎng)的不斷提升。
1? 以微信為載體的高校網球教學可行性分析
據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底,中國網民數量已高達8.29億人之多[1]。其中,大學生群體無疑是其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大學生普遍使用微信已是一個不爭事實,而以微信為載體開展高校網球教學顯然已具備一定的可行性,接下來便對此問題進行簡要分析。
1.1 以微信為載體的高校網球教學對學生更具吸引力
大學生是時代的先鋒,對新鮮事物的接受速度也極快。傳統(tǒng)枯燥乏味的網球教學方式很容易讓大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因此近年來很多高校網球教師一直在尋求突破,希望尋找到一種更為有效的教學方式不斷提升大學生的網球學習興趣?;谖⑿诺母咝>W球教學是教學方式的有效創(chuàng)新[2],可以給學生眼前一亮的感覺。它基于大學生普遍喜愛的社交媒體軟件——微信,因此更容易讓大學生產生親近感,更容易形成對大學生的吸引力。
1.2 微信自身的強大功能可以支撐高校網球教學
眾所周知,微信是騰訊公司開發(fā)的一款即使通訊軟件。如今,經過不斷完善,微信的功能已極為強大。諸如,可通過朋友圈發(fā)布動態(tài)(包括文字、圖片和小視頻);可通過建立微信群實現群體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可通過建立微信公眾號發(fā)布相關新聞信息等。微信的上述功能非常實用,這也是大學生喜愛實用微信的重要原因之一。對高校網球教師而言,完全可利用微信的諸多功能,以微信為載體有的放矢開展網球教學。
2? 以微信為載體的高校網球教學策略探析
作為一名高校網球教師,近年來始終致力于研究如何基于微信有效實施網球教學。時至今日,感悟愈來愈多。接下來,便對以微信為載體的高校網球教學策略進行簡要介紹。
2.1 以微信為載體于課前提前發(fā)布微教學視頻
基于微信的高校網球教學不僅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學問。在具體應用過程中,教師可以微信為載體于課前提前發(fā)布相關微教學視頻。這樣的教學方式可讓學生提前了解課堂教學內容,有利于幫助其對相關網球技術動作的深化理解。
例如,執(zhí)教網球“上步正手擊球”時,教師親自設計制作微教學視頻,微教學視頻內容主要為:上步正手擊球動作的成套及分解示范教學。微教學視頻設計制作完畢后,通過業(yè)已建立的班級微信群發(fā)布出去,要求學生于課前提前觀看視頻。由于該微教學視頻的時長并不長,因此學生可在短時間內反復觀看。于此同時,為幫助學生鞏固微教學視頻觀看成效,教師還要求學生盡可能根據教學視頻所授內容進行一定次數的嘗試性練習。
網球教師提前通過微信發(fā)布微教學視頻是一種有效做法。值得一提的是,為提升教學成效,教師發(fā)布微教學視頻至少應提前一天以上(如此便于學生觀看并內化吸收),微教學視頻內容應盡可能濃縮,時長應控制在學生有意注意范圍之內[3]。除網球教師親自設計制作微教學視頻外,還可通過網絡搜索相關優(yōu)秀教學視頻。
2.2 以微信為載體組織引導學生交流討論
在高校網球教學過程中,僅一味對學生進行理論灌輸或技術傳授不利于提升教學質量。此教學方式也早已落后于時代,與現代教育理念不符。對于此點,很多高校網球教師早已意識到,認為在高校網球教學過程中,應積極組織引導學生展開廣泛交流討論,通過交流討論幫助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內化吸收[4]。而以微信為載體組織引導學生交流討論無疑是一種有效可行方式。
研究表明,以微信為載體組織引導學生交流討論不僅可擴展課堂教學時間,更利于調動學生的網球學習積極性。所以,建議高校網球教師可建立一個微信群,定期或不定期與學生積極交流網球學習方面的知識等。例如,網球“上步正手擊球”時,正式的課堂教學之后,為深化學生對該技術動作的理解,教師于課后要求學生對“上步正手擊球”動作的注意事項進行討論。討論中有學生說道:“上步正手擊球的步伐需到位,雙腳站穩(wěn),重心要低,眼睛看向來球方向。”還有學生說道:“要注意上步動作和揮拍動作的銜接,保證動作自然流暢?!薄懻撨^程中很多學生均積極表述著自己的看法。由此不難看出,他們對“上步正手擊球”動作已擁有一定的認識與了解。
在引導學生對網球知識和相關技術動作進行交流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應扮演好引導者角色,應積極鼓勵學生參與討論交流,讓學生暢所欲言。組織學生交流討論可以在課前進行,亦可在課后進行,具體如何組織實施還需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2.3 以微信為載體指導學生進行課后練習
眾所周知,網球運動包含技術動作較多,在有限課堂教學時間內很難實現有效教學。學生除在課堂中學習網球知識及相關技術動作外,還需充分利用課后時間進行反復不斷練習。在對部分學生進行調查了解的過程中發(fā)現,大部分學生并未在課后進行積極有效練習,之所以出現此種情況,主要緣于缺乏教師的有效指導。因此,高校網球教師必須加強課后練習指導,指導學生更多學習相關知識和練習相關技術動作。
為更好地指導學生進行課后練習,高校網球教師同樣可以微信為載體。例如,網球教師可通過建立的微信群要求學生將自身的日常課后練習情況與大家一起分享。對于練習過程中存在的錯誤技術動作,教師應及時予以指導,從而給予更多學生以有益啟示。于此同時,學生在課后練習過程中如若遇到學習難題,亦可在微信群中向教師提問,而教師也應盡可能在第一時間內予以正確解答。除此之外,網球教師亦可定期或不定期在微信群中推送一些網球練習方面的小知識,與大家一起分享。
除在日常課后時間指導學生練習外,網球教師更應在寒暑假期間以微信為載體重點加強對學生進行練習指導。眾所周知,網球學習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過程,練習過程中盡量不要中斷。以微信為載體在寒暑假期間加強對學生進行網球練習指導,更利于提升網球教學的有效性。
3? 以微信為載體的高校網球教學中應注意把握的幾點問題
具體教學實踐表明,上述以微信為載體的高校網球教學策略應用是可行且有效的。為進一步提升以微信為載體的高校網球教學成效,具體踐行過程中還應切實把握好如下幾點問題。
3.1 適時應用,科學把控
以微信為載體的高校網球教學模式應用固然有效,但這并不代表該模式即是萬能的,其他教學模式是無效的。為提升高校網球教學質量,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需運用多元教學手段。以微信為載體的高校網球教學模式是一種教學模式上的創(chuàng)新,適時應用可有效激發(fā)學生網球學習興趣,促進網球教學質量的提升。但如若長期單一、反復應用該模式實施教學,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倦心理,不利于調動其網球學習參與積極性。所以,以微信為載體的高校網球教學模式僅適時應用即可,切不可濫用。具體何時應用還需高校網球教師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及學生反饋情況科學把控。
3.2 依據規(guī)劃,長期堅持
部分高校網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僅偶爾以微信為載體實施教學,甚至還有高校網球教師僅“曇花一現”式的以微信為載體實施教學。在筆者看來,上述做法均是低效的,以微信為載體的高校網球教學只有長期堅持踐行方能取得預期成效。這里所說的長期堅持并不是每天如此,還應建立在適時應用基礎之上。當高校網球教師長期堅持以微信為載體實施網球教學,日積月累必然會讓網球教學呈現出更高成效,最大程度上促進高校網球教學質量的提升。所以,高校網球教師在以微信為載體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應做到心中有數,構建以微信為載體的長期教學規(guī)劃,并依據該規(guī)劃有的放矢開展教學。
3.3 不斷反思,積累經驗
以微信為載體的高校網球教學是教學模式上的一種創(chuàng)新,但目前卻極少有高校網球教師應用該模式實施教學。因此,建議高校網球教師在以微信為載體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應不斷反思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并針對不足在教學策略方面進行改進。應不斷總結有益經驗,將有益教學經驗繼續(xù)應用于接下來的網球教學當中。通過不斷反思不足、總結有益經驗,高校網球教師以微信為載體的網球教學成效必然可不斷得以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對于反思和總結,最好以文字形式記錄下來,以便隨時翻閱,從而幫助高校網球教師積累更多有益經驗。
4? 結語
總而言之,以微信為載體的高校網球教學對學生更具吸引力,微信自身的強大功能可以支撐高校網球教學。因此,我們高校網球教師應積極探索如何以微信為載體開展網球教學,讓微信成為高校網球教學的重要利器,不斷豐富教學手段,推動高校網球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有效激發(fā)大學生的網球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 張玲玉,劉睿.“微時代”下的高校教師教學能力評價的機遇與挑戰(zhàn)[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2019(7):23-24.
[2] 王國勝.高校網球教學改革和發(fā)展策略研究[J].內蒙古體育科技,2017(1):145.
[3] 王吉全.高職院校網球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理論研究[J].灌籃,2019(11):98.
[4] 王俊瑞.網球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能力結構優(yōu)化方法[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1):182,184.